別丟掉

別丟掉

《別丟掉》寫於1932年,刊1936年3月15日《大公報·文藝》。這是一首緬懷和追憶逝情的詩,寫出了抒情主人公隱幽而寂寞的情感。

作品信息

名稱:別丟掉

作者:林徽因

體裁:現代詩

選自:寫於1932年,刊1936年3月15日《大公報·文藝》。

作品原文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嘆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持著那真!
.
一樣是明月,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詩歌賞析

賞析一

朱自清/新詩雜話·解詩
今年上半年,有好些位先生討論詩的傳達問題。有些說詩應該明白清楚;有些說,詩有時候不能也不必像散文一樣明白清楚;關於這問題,朱孟實先生《心理個別的差異與詩的欣賞》(二十五年十一月一日《大公報·文藝》)確是持平之論。但我所注意的是他們舉過的傳達的例子。詩的傳達,和比喻及組織關係甚大。詩人的譬喻要新創,至少變故為新,組織也總要新,要變。因為就覺得不習慣,難懂了。其實大部分的詩,細心看幾遍,也便可明白的。

譬如靈雨先生在《自由評論》十六期所舉林徽音女士《別丟掉》一詩(原詩見二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天津《大公報》):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嘆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一樣是月明,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

只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問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這是一首理想的愛情詩,托為當事人的一造向另一造的說話;說你“別丟掉”“過往的熱情”,那熱情“現在”雖然“渺茫”了,可是“你仍要保存著那真”。三行至七行是一個顯喻,以“流水”的“輕輕”“嘆息”比“熱情”的“渺茫”;但詩里“渺茫”似乎形容詞。下文說“月明”(明月),“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和往日兩人同在時還是“一樣”,只是你卻不在了,這“月”,這些“燈火”,這些“星”,只“夢似的掛起”而已。你當時說過“我愛你”這一句話,雖沒第三人聽見,卻有“黑夜”聽見;你想“要回那一句話”,你可以“問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但是“黑夜”肯了,“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你的話還是要不回的。總而言之,我還戀著你。“黑夜”可以聽話,是一個隱喻。第一二行和第八行本來是一句話的兩種說法,只因“流水”那個長比喻,又帶著轉個彎兒,便容易把讀者繞住了。“夢似的掛起”本來指明月燈火和星,卻插了“只有‘人’不見”一語,也容易教讀者看錯了主詞。但這一點技巧的運用,作者是應該有權利的。

賞析二

嵇景洋/《別丟掉》讀後感
《別丟掉》是林徽因為紀念徐志摩遇難四周年而創作的懷人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作為現代文學史上的兩位著名的詩人,林徽因和徐志摩一生始終保持著一種特殊關係。早年他們在英國發生的戀情,雖然無果而終,卻奠定了這種關係的基礎。然而,在他們全部感情交往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徐志摩的熱情、直率以及這種感情對他短暫一生的深刻影響。林徽因由於理性、個人經歷及性格因素,在行為上努力進行淡化處理。使林徽因本人在與徐志摩的關係中成為示情的背景。一九三六年在上海的徐志摩,為趕時間聽取林徽因在北京進行的建築學報告而搭乘郵政飛機遇難。林徽因在極度的悲痛中懷念著這位能夠以心相交的朋友,並將飛機殘骸中的一塊木板掛在臥室里做永恆的紀念。一九四零年徐志摩去世四周年林徽因寫下了意味深長的《別丟掉》: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嘆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一樣是月明,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

只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問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閱讀《別丟掉》這首詩,終於讓讀者以直接的方式感受到林徽因對這一情感同徐志摩一樣的珍視和執著!然而,全詩採用直述與象徵相結合、新月詩派和現代詩派相統一的手法,通過創造一種情緒氛圍來表達情感,含蓄蘊籍,詩意靈動又給讀者切實把握內涵帶來影響。本文將蘊籍靈動的寓意分三個層面進行解說,以期達到共賞的目的。

一、行文分析把握線索

本詩雖然篇幅短小,但內蘊豐富,表達曲折,手法多樣、意象繁複。因此,透過含蓄蘊藉的文字把握貫穿其中的線索便成為正確、深入解讀全詩的首要條件。詩的前七句寫的是抒情主人公自己“別丟掉這一把過往的熱情”是自我勸諭和提示。作為以心相交的朋友,林徽因同徐志摩的交往中,一定有許多激發他們熱情、給他們留下難忘印象的經歷,從這首詩整體基調上看“這一把過往的熱情”應指他們的初戀,這是他們友情的發端,投入情感最大,因而也最值得珍視。所以,那“熱情”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了,但它不但沒有消逝,反而“流水似的”在悄無聲息中擴展著,在“幽冷的山泉底”有它的留痕,“在黑夜”里有它的蹤影,“在松林”有它的聲息。然而,它畢竟是不可重複的過去。於是這些存在給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只能是“嘆息似的渺茫”,這也正是詩人在一開始就勸諭提醒自己“別丟掉”的原因,第八句:“你仍要保持那真”中的“你”是主人公情感的傾訴對象徐志摩。本詩的紀念對象是人徐志摩,同時“真”也是徐志摩最鮮明的性格,接下來幾句寫徐志摩去世後自己的感受:“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明月依舊、隔山燈火依舊、滿天的星星依舊,但由於物是人非那一如既往存在著的景物也如夢幻般地失去了現實的本真。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表達了徐志摩去世後抒情主人公那種寂寞而無所寄託的情感。最後幾句:“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是說:如果你要向黑夜要回初戀時那句刻骨銘心的話,既便是黑夜答應了,山谷留下的回音卻依然不會消失。鮮明體現了生者對於死者至死不渝的愛戀和懷念。通過行文分析,我們看到作為懷人作品,本詩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情感線索:“別丟掉這把過往的熱情”是直接述情,也是詩歌情感線索的發端,接下來的五句是通過著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寫來擴展和豐富所述情感的內涵,“你仍要保存著那真”又是直接述情,是沿著情感線索發端之後進一步發展和轉換,由抒情主人公勸諭提醒自己,進而勸諭情感傾訴的對象,而其中又有一個小小的轉折,景物依舊,人卻不復存在了,因而勸諭的結果只能是“夢似的掛起”。“你問黑夜要回那一句話-----”是直述情感中的假設,是情感線索由發端到發展而進入高潮:即使你想丟掉它也不可能。這樣詩歌線索清楚了,感情脈絡便顯露出來,閱讀的第一層面也就完成了。

二、意象解剖,理解內蘊
通過貫穿於詩歌的線索,把握抒情脈絡只是理解作品的一個基本層面,對於《別丟掉》這首詩,還必須對其中的意象進行研讀和分解,才能體會深層次的豐富意蘊。概括地說,《別丟掉》感情線索所連綴的是一個個含蓄蘊藉的意象,是懷人之“意”與自然之“象”通過不同角度,運用多種形式的強調與開發。從“流水似的”對已過去卻不能忘懷的情感的形象述說到“嘆息似的渺茫”——自己感慨和無耐通過創造情緒氛圍的抒發,從“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情感化景物的敘寫到“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留著有那回音”一種情感過程故事化的敘述,整個詩作充滿著形式多樣,層次豐富的意象,甚至多數句子本身就是一個個含意幽深的意象,如“幽冷的山泉底”本身是一種物象或景致,但同時它又是一種情感,是由生死離別所造成的孤獨無助以至於心灰意冷,“黑夜”同樣也抒發一種沉重灰暗的心境,“松林”則暗示了平靜中不時泛起的感情動盪,又如“一樣是隔山燈火”這句話,在整首詩中是以前後對比來映襯物是人非給抒情主人公帶來情感上的傷痛。而“隔山燈火”本身又是一個獨立的意象,這個“象”所表達的“意”是那過去了的可望不可及的情感經歷給人誘惑的同時更給人以傷害。由此情感的表達通過意象進入更為幽深的心理世界。

由於情感的表達與文學手段充分運用的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給讀者提供了一個解詩的廣闊空間,使得有限的文字負載了更為豐富、深廣的情感內涵,也使這種懷人的情感,超越了一般懷人作品那種外在的沉重而成為不乏深刻的詩意情感。

三、對照比較,澄清疑義
第二層面解決之後,對於作品的閱讀已經基本完成,然而由於對,《別丟掉》這首詩,不同讀者對其表達手法認識上有分歧,所以澄清這一分歧便成為閱讀的第三個層面。

有讀者認為,全詩涉及了兩個人物;抒情主人公和“你”,兩者雖然以抒情主人公為主體,但“你”也有主動參與,如“你向黑夜要回”,因而隱含一種對話的意味,或稱為“潛對話”。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別丟掉》是以心理獨白作為內容和構造形式的雙重因素出現在詩中的。詩中“你”的處境、“你”的地位、“你”的願望,都是抒情主人公獨白中的情形,懷念對象“你”完全是被動接受情感傾訴的,他也不可能進行主動的回應,“你向黑夜要回”一句是抒情主人公想像中的推測情景,並未改變“你”的無法做出反應的存在狀態。詩的前七句直接寫“這把過往的熱情”在抒情主人公心裡留下的深刻印跡,由於這段情感貫注了她的整個生命過程,因而在她眼裡,客觀世界中的一切都有那段情感留下的深刻的印痕,正面表達這種情感在她心理產生的影響之廣,又側面描寫這種情感對心理產生影響之深——“嘆息似的渺茫”,時過景遷之後難以割捨又無以為續,使詩人無所是從,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矛盾而無所寄託的情感極度的珍視。下一句“你仍要保持那真”在詩中第一次出現“你”,但這裡沒有對話的意味,而是詩人通過心理獨白所產出的期望。“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只是人不見”,前面說“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都留下了“這一把過往熱情”的痕跡。這三句是說,那些寄寓著情感的景物還是如從前一樣沒有變化,變化的是作為感情主體的人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對那段難忘的感情,對那傾注感情對象的真誠美好回憶,只能“夢似的掛起”這一段雖然出現了“你”但內容上仍然是抒情主人公的主體感受,形式上也仍然是心理獨白,“你”不過是為心理獨白拓展出一個新的空間。

最後五句則是通過心理獨白進行假設,假設“你”沒有保持那“真”而是要收回那段情感,其結果如何呢?“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這裡的假設及對假設的推理依然是心理獨白的內容,兩次提到的“你”,不過是作者對心理獨白假設與否定過程述說的稱謂。

所以從全詩表達方式看,是以心理獨白為主體構築意象抒發情感的。雖然出現了兩種稱謂,但“你”的意義只在拓展心理獨白的內容範疇,增加詩的意象層次而已。

通過上述解說,我們認為閱讀一篇意象複雜,情感含蓄的作品,一定要理清線索,抓住重點,分步進行。這是清楚透徹地理解作品的寓意,把握作品的技巧的必要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在相對的時間內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

作者簡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閩候人,建築師、作家、新月派詩人之一。

林徽因林徽因

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林長民早年留學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1920年4月至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遊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同年人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與在倫敦經濟學院上學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國復入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台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8月回國。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鬥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詩集有《林徽因詩集》(1985)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