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窯遺址

刑窯遺址

關於唐代邢州白瓷的窯址,據唐人李肇的《國史補》上記載“內丘白瓷甌,端溪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在所發現的唐代邢窯遺址中,出土較完整的白瓷器物有:玉環底碗、玉壁底碗、瓷馬殘件、執壺等文物。 今天在臨城境內唐代邢瓷窯址的發現,大量盛唐乃至初唐時期的實物標本的出土,填補了我國瓷史研究中的一項空白。

簡介

唐代北方邢州所燒造的白瓷與南方越州(今浙江紹興)所燒造的青瓷,可以相互媲美,同時著

刑窯遺址刑窯遺址
稱於世。

描述

青瓷號稱類玉類冰,邢州白瓷號稱類銀類雪。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稱“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瓷白而花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唐代詩人皮日休也有“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的詩名,還形容其造型的規整“圓似月魂墮”,細瓷的輕盈俏麗則是“輕如雲魄起”。邢瓷胎質細膩,色調白淨,所使用的原料和瓷泥都經過嚴格選擇和精心洗鍊。邢瓷的樣式也豐富多彩,碗器有兩類七式,壺器有兩類三種,此外還有大小不同規格的壇、盤、盞托和馬俑一類的工藝品。就其紋飾和花飾來說也是精細雅致,別具一格。邢瓷不愧為名瓷。現在邢瓷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
關於唐代邢州白瓷的窯址,據唐人李肇的《國史補》上記載“內丘白瓷甌,端溪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故此過去許多瓷史研究者都認為邢瓷的窯址應在內邱。但在內邱縣境內未找到唐代任何窯址的痕跡。而在臨城境內的南起瓷窯溝、北至祁村、雙井一線長達二十五華里的地帶,發現了十二處古窯遺址,而且屬於唐代的遺址區。邢瓷窯遺址在臨城主要分布有四處:一處在崗頭,兩處在祁村,另一處在西雙井。這些地方都發現有邢窯遺蹟、白瓷碎片、窯具、柴灰等。在所發現的唐代
邢窯遺址中,出土較完整的白瓷器物有:玉環底碗、玉壁底碗瓷馬殘件執壺等文物。臨城,唐屬趙州。自隋至唐武德四年,內邱也屬趙州,在武德五年後屬邢州。李肇所謂“內邱”,當是泛指這一帶。今天在臨城境內唐代邢瓷窯址的發現,大量盛唐乃至初唐時期的實物標本的出土,填補了我國瓷史研究中的一項空白。所以,1992年出版的《中華文明史》明確指出,唐代白瓷“河北臨城邢窯最有名”。1982年至1994年底,內丘縣文化館業務人員在內丘縣境內又查出邢窯遺址20多處。
唐代邢窯白瓷,作為傳世品,目前尚未見到,但作為出土文物,在全國各地唐代遺址中卻發現不少。河北陶瓷學者對邢窯出土實物標本經過分析後認為,邢瓷不論是胎質和釉質,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所占的比重都是相當高的,無疑需要高強度的焙燒溫度,據計算,邢瓷的胎質和釉質,是經過1380℃以上的高溫燒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與現代世界制瓷業最先進的所謂“硬質瓷”的燒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河北的陶瓷學者認為,邢瓷的物測結果,為“硬質瓷”燒成於我國提供了有力證據,把薄胎細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個世紀。如今,邢窯遺址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