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宋志軍河北任丘人。西北政法大學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後,從事刑事訴訟法學和證據法學的教學與研究。先後就讀於河北師範大學、河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在《法律科學》、《政法論壇》、《中國刑事法雜誌》、《法學論壇》、《證據科學》等法學專業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參編專著和教材6部,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課題1項,主持陝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課題1項。論文《刑事證據法中的人道倫理》獲中國法學會第二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博士論文《刑事證據契約論》獲“2010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獎。目錄
前言一、範式轉換:從“事實”關注到“行為人”關注
二、理念更新:刑事證據法律關係的契約化
三、本書的結構與基本觀點
第一編導論:刑事證據與契約的契合性論證
第一章證據場域:社會學視野中證據的多個面向
一、社會學“場域理論”述要
二、場域理論對研究刑事證據的適用性
三、刑事證據場域的構造
四、刑事證據場域範疇的理論價值
(一)為刑事證據與契約搭建可溝通的橋樑和聯結點
(二)為刑事證據法學理論研究的深化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三)為證據立法和法律移植提供多重的參考依據
第二章契約精神:刑事證明合意的解碼器
一、契約的解讀與祛魅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