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明代地方建置,在省以下實行府、州、縣三級,在縣以下置里甲兩級。
洪武四年,省武寧縣入萬縣後,今境屬萬縣大周里。
清代至民國初年置大周里二甲。
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里建鄉鎮,置黃泥鄉。
民國十八年(1929)建立自治系統,置萬縣第二區(分水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置大二鎮。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萬縣第三區(分水區)。
1949年12月8日(農曆十月十九),本區和平解放,12月16日,改置分水區為高升區,
1950年3月置分水區。
1951年1月改分水區為第五區。
1955年1月恢復分水區。
1992年10月,撤銷區建置,分置分水鎮、三正鎮、培文鎮、高升鎮、孫家鄉,各鄉鎮分治。
1993年1月,屬萬縣市天城區。
1997年12月屬重慶市萬縣區天城管委會。
1998年5月隸屬重慶市萬州區天城管理委員會。
1998年11月,恢復設定黃泥鄉、三元鄉、大興鄉。
2004年9月,分水鎮、三正鎮、培文鎮、黃泥鄉、三元鄉、大興鄉合併為分水鎮。隸屬重慶市萬州區天城管理委員會。
2005年3月,天城管理委員會撤銷,隸屬重慶市萬州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明清時期
本區域行政區劃,明以前無考。明清設里甲制度,甲以下設團、甲、牌三級,民國《萬縣誌》記述“甲大者兩分之,曰前後某甲,甲之長謂之團總。視甲之大小設團若干,置團首。團以下十家為牌,牌有首,十牌為甲,甲有長”。這一時期大二甲轄分水、黃泥、大興、三元、王家、瑞池6個場,設團若干。
民國時期
1927年,國民政府改行政管理體制,甲改鄉鎮,甲以下實行保甲制度,即改團為保,大二甲改為黃泥鄉,設保50個。
1929年推行城鄉自治後成立的第二區轄龍鳳鄉等10個鄉鎮。
1929年由黃泥鄉析出部分保設立培文鄉、三元鄉。
1931年撤銷培文鄉、三元鄉、黃泥鄉,併入大二鎮。
1935年改設第三區,鄉鎮改為聯保,轄12個聯保。
1938年改聯保為鄉鎮,培文鄉與三元鄉合併,轄10個鄉鎮,
1941年調整鄉鎮建制,轄14個鄉鎮,此後直到民國38年沒有大的變化。
解放以後
1949年12月建立高升區,轄培文鄉、三元鄉、孫家鄉、分水鄉、三正鄉、高梁鄉、石馬鄉、五梁鄉、順溪鄉、高升鄉10鄉。
1950年3月置分水區,轄培文鄉、孫家鄉、分水鄉、三元鄉4鄉。1951年1月改分水區為五區,劃出三元鄉至14區,劃入三正鄉,轄三正、分水、培文、孫家4個鄉,71個保(其中三正鄉19個保,分水鄉15個保,培文鄉19個保,孫家鄉18個保)。
1951年後,廢除保甲制,建立村政權,71個保全部改為行政村。
1952年9月劃出孫家鄉(見《萬縣組織史》),轄三正、分水、培文三鄉。
1953年行政區劃大調整,1月,從分水析出龍門村建立分水鎮,轄2個段1個村;從培文鄉析出青雲山、鏵頭嘴、袁家山、大興場、楠木寺、金獅嶺等6個村成立興安鄉。2月,響水鄉高興村(原響水鄉13保)3個隊劃歸分水,後設五馬村;響水鄉付家村(此前為八勝宮村)併入石杠村劃歸分水鄉管轄;甘寧鄉三角村劃歸分水鄉,分水鄉石杠、石梯2村劃入新成立的易家鄉歸第14區管轄。6月,從三正鄉析出四方、蘭花、紅椿、楊柳、新屋、新民等6個村建立棗園鄉;從分水鄉析出石燕、黃泥、禮福、白果、紅豆、鳳凰、清坪等7個村建立黃泥鄉;從培文鄉析出龔家山、八角、向廟等5個村成立向廟鄉;從三正鄉析出上石孔、下石孔、石龍、白果、麻柳,分水鄉析出五馬、智德等村組建新石鄉。
1953年7月後,分水區管轄三正、分水、培文、新石、棗園、黃泥、向廟、興安、分水鎮等9個鄉鎮。
1955年12月恢復五區為分水區、撤銷8個小鄉,恢復為三正、分水、培文3鄉(其中新石鄉的智德、五馬劃歸分水鄉,其餘村劃入三正鄉;黃泥鄉所轄村分別併入分水、三元、易家鄉);保留分水鎮,改轄3個段,1個村;劃入高升鄉、石馬鄉、三元鄉(此前,1953年7月劃出易家、瑞池、筆峰、三更、小彎、雙河、新村等7個村組建了瑞池鄉)、易家鄉、孫家鄉。被撤銷的高石鄉(1953年11月成立,辦公地點望月嶺)的回龍村(後與中壩村合併)劃入分水鄉;被撤銷的大梁鄉(1953年1月成立,辦公地點新屋院子)的永角、王興2村劃入三正鄉;甘寧鄉辣子坪村與高升鄉小城村1隊合併為辣子村劃歸三正鄉管轄;被撤銷的高洞鄉(1953年1月成立)的茶坪、牟家2村劃入三正鄉;三元鄉的紅豆村劃歸分水鄉。被撤銷的新石鄉的五馬村與高興村合併成立新的五馬村。全區轄鄉鎮9個,行政村7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364個。
1956年6月,撤銷易家鄉,其石杠、中壩兩村劃歸分水鄉管轄。1958年搞人民公社,11月改鄉為公社,適當合併或改村為管理區隊。全區轄公社7個,鎮1個,共設區隊152個。
1961年4月劃出石馬公社。改公社管理的區隊為生產大隊,並新增設組建了雙豐、紅寨、五馬、砂坪、青龍、楠木寺等生產大隊。4月,從高升公社中析出荊竹、楊見、蒲團、帽合等4個生產大隊,並將楊見分出毛壩,蒲團分出牡羊、荊竹分出雙河共7個生產大隊,復置毛壩公社;從三正公社中分出四方、蘭花、新民、新屋、茶坪、牟家、永角、王興等8個生產大隊並將茶坪分出砂坪,永角分出青龍共10個生產大隊復置棗園公社。7月,從分水公社析出禮福、三角等生產大隊復置黃泥公社。12月,從培文公社析出大興場、金獅嶺、袁家山3個生產大隊並將大興場分出楠木、青雲山共5個生產大隊成立大興公社。全區轄10個公社1個鎮,106個生產大隊,804個生產隊。
1966年11月,全區5個公社在“破四舊”時期更名,高升改為光輝、棗園改為紅花、培文改為文武、三元改為燈塔、孫家改為太陽,同時43個生產大隊也更名。
1975年11月全部恢復原名。1979年培文公社紅古大隊劃出花果園大隊,全區增劃53個生產隊,1980年再次增劃190個生產隊。
1981年地名普查毛壩公社更名為茅坪公社,另有38個大隊更名,分水鎮3個居民小組組建成1個社區,全區轄10個公社1個鎮,107個大隊,1個社區,1047個生產隊。
1984年4月,全區公社改為鄉。7月,分水鄉併入分水鎮,直到1992年未有變動,全區轄9鄉1鎮,107個村,1個社區。
1992年10月,分水區建制撤銷,轄區合併組建了三正鎮、培文鎮、分水鎮、這一時期轄區有3個鎮,72個村,6個社區,775個村民小組。
1998年11月,分水鎮析出三角、石梯、金鳳、紅寨、杉林、石杠、禮福、白果、紅豆、清坪等10個村和黃泥社區設立黃泥鄉。培文鎮析出鄧家、梨子、高樓、張家山、大沖、老觀、石硤、花屋、油寨等9個村和三元社區設立三元鄉;析出楠木寺、大興、金獅嶺、青雲山、袁家山等5個村設立大興鄉。1998年12月,經原萬州區天城管委會批准,撤銷分水鎮下壩村、雙豐村,建立敬家河、雙豐、下壩3個社區。這一時期轄區有3鄉3鎮,70個村,9個社區,732個村民(居民)小組。
2004年9月,三正鎮、分水鎮、培文鎮、黃泥鄉、三元鄉、大興鄉合併組建成分水鎮。10月,調整村居規模,合併村、居民小組。
2005年12月,分水鎮轄分水嶺社區、三正埠社區、張家嘴社區三個社區和石碾村、大地村、五馬村、川心村、竹山村、雙紅村、辣子村、四方村、棗園村、茶坪村、王興村、黃泥村、三角村、紅豆村、培文村、郎家村、龔家灣村、八角村、紅古村、大沖村、三元村、花屋村、大興村等23個村,198個村民小組,27個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2009年,分水鎮下轄8個社區25個行政村。 具體為:棗園場社區、大興場社區、分水嶺社區、張家嘴社區、三正埠社區、黃泥場社區、三元場社區、王場社區、石碾村、大地村、五馬村、新石村、竹山村、川興村、三正村、雙紅村、辣子村、茶坪村、王興村、雙城村、棗園村、三角凼村、紅豆村、黃泥凼村、大沖村、花屋村、三元村、培文村、郎家村、八角村、紅古村、龔家灣村、大興村。鎮政府駐地分水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分水鎮東距主城區28公里,西與梁平縣交匯,南與忠縣接壤,北與開縣毗鄰,鎮域幅員面積220.96平方公里。
氣候
分水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冷夏熱,春早秋長,水熱充沛,雨熱同季,常年四季分明,無霜期328天,年均降水量1186.4毫米,年平均氣溫18.3℃。
水文
境內有橫穿腹地的河流2條,山溪25條,山溝溪流30餘條。河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汝溪河和壤渡河,其他溪流呈枝狀分布,全境之水盡歸長江。
地形地貌
分水鎮地處渝東平行嶺谷區與山地過渡地帶,地貌以丘陵為主,四周山巒重疊,深丘峽谷縱橫,地質複雜,地形多樣,海拔在200~850米之間。
地貌
境內地質複雜,地貌多樣,以低山、丘陵為主,次為低中山。全境最高點為北部悅君山馬鬃嶺,海拔1373米;最低點為西南部的王場河溝,海拔240米,境內相對高差1133米。全境低山、丘陵面積約占三分之二,低中山和山間平地面積約占五分之一,極少的平壩和台地零星散布。
地質
境內地質構造線屬於新華夏系第三巨型隆起帶武陵山褶皺帶西緣與大巴山弧形褶皺帶控制的四川菱形構造盆地的北東三角區一隅。多為小褶皺,呈雁形排列,紐狀起伏。其褶皺以鐵峰山背斜和萬縣向斜為主。鐵峰山背斜在白廟入境,境內全長10公里,地層為三疊紀須家河組和中、下侏羅紀。萬縣向斜核心地層為上侏羅紀,由東北向西南在紅古村陳明岩進入忠縣境。
山脈
境內北部為鐵峰山脈,約呈東西走向,在境內東起於荊竹溝,西止於白廟梁,長約10公里,寬約3.5公里。在境內稱為悅君山(地名辦確認)。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05年,全鎮耕地總面積為55875畝,其中水田36419畝,旱地19456畝,耕地55234畝,林地100000畝,其中天然林保護面積40654畝,其中竹木3萬餘畝。
植物資源
轄區植物以喬木以馬尾松為主,占90%以上;其次是柏木,占5%;還有一些零星小塊的杉木、柳松、櫟類針闊混交林和種地散生的香樟、楠木、紅豆、銀杏等珍貴樹種。
四旁樹多為桉樹、千丈、麻柳、榆樹、楊樹、椿樹、洋槐、泡桐、樟樹、欒樹、刺楸等。
經濟林木有桑樹、柑桔、桃、李、梨及櫻桃、柿子、蘋果等各種果樹,油桐、茶葉、棕樹、核桃、板栗、杜仲、白蠟、漆樹等其他經濟林木,曾引進油橄欖。
灌木主要有杜鵑、救軍糧、黃荊、馬桑、黃梔子、胡頹子等品種。
竹類以慈竹占絕對優勢,其次為楠竹、斑竹、水竹等,竹在境內栽種歷史長久,分布面積很廣。
動物資源
轄區內野生動物主要有:
獸類:山羊、小靈貓(野貓),林鹿、野豬、土豬、豪豬、獐子、刺蝟、短耳野兔、黃鼠狼、田鼠、老鼠、鼴老鼠(蝙幅)等。
鳥類:有國家保護的二類動物白冠長尾雉、錦雞。其他鳥類有白鷺、黃鸝、布穀鳥、燕子、喜鵲、斑鳩、老鷹、鷂子、青樁(信天翁)、貓頭鷹、烏鴉、啄木鳥、岩鴿、翠鳥、麻雀、黃雀、小雲雀、畫眉、八哥、山雞、秧雞、野鴨、鵪鶉等100多種。
爬行類:有烏龜、團魚、四腳蛇、石龍子、九草蜥、火鏈蛇、玉錦蛇、竹竿蛇、菜花蛇、青竹標蛇、烏梢蛇、烙鐵頭蛇、水蛇等15種。
兩棲類:有蜞螞(田雞、沼蛙),乾蜞螞(澤蛙)、青蜞螞(青蛙)、中國林蛙、蛤蟆(癩疙包)等6種。
魚類:有鯉魚、草魚、鰱魚、鯰魚、鯽魚、白甲魚、鯪魚、麻花魚(斑石)、白鱔魚、泥鰍、黃鱔、黃臘丁等50多種。
無脊椎類:有蝸牛、田螺、螃蟹、蚌、蝦及各類昆蟲200多種,其中農作物害蟲天敵2個綱,40個目,138種。
礦藏資源
境內有煤、銅、鐵、鈣、石灰石、天然氣等礦產資源。
水資源
境內除河流水資源外,還有塘庫蓄水和地下水資源。有自來水供水站7座,自來水日供應能力3000噸,有大小水庫16座,山平塘986口,水資源蓄量465萬方。
地熱資源
2005年上半年,重慶南江地質工程勘察院專家初步探明,境內新石村苦葛壩,地下2000—2500米間蘊藏著大量地熱資源。
人口
2005年,分水鎮人口總計32995戶,10.2392萬人,其中非農人口26894人,農業人口77030人,鎮區人口3.3萬人。
2009年,分水鎮人口10.8萬人,城鎮人口3.5萬人,流動人口1.2萬人。
2010年,分水鎮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6.3萬人。
交通
境內交通便利,318國道、渝萬高速公路、達萬鐵路橫貫全鎮東西,鎮內設有渝萬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橋,鐵路中型客、貨兩運站,渝東地區唯一的化學危險品鐵路專用支線及裝卸倉儲中心。距萬州機場、長江深水碼頭僅30公里,高速公路和鐵路可直達機場和港口。轄區內分余路、分響路、分培路、分大路、三棗路都在境內與318國道交匯。
經濟發展
綜述
2009年,分水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108.3萬元。
2014年,分水鎮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1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77萬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4.9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
第一產業
分水鎮有依託悅君山片區扶貧開發、石碾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工程兩個項目平台,重點發展李子、茶葉、核桃、山羊四大主導農業產業。
2014年,李子產量8000餘噸,產值5000餘萬元。
2015年,李子產量1萬餘噸,產值達到8000萬元以上,會員戶均收入3萬餘元,李子專業大戶戶均收入20萬元以上。
第二產業
2005年,全鎮擁有鄉鎮企業237個,其中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
2010年,全鎮擁有鄉鎮企業21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區級龍頭企業6家。
2015年,培育產值上億元的企業2家,產值上5000萬元的企業3家,培育規模以上企業1家,引進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1家。
第三產業
2005年,全鎮有農行、信合等金融機構13家,保險機構1家,大小超市、商業網點2000餘個,農副產品集貿市場9個,賓館、酒吧、美容美髮、康體娛樂等服務行業齊全。
2009年有大型超市10餘家、商業網點2050個,農副產品集貿市場7個,賓館、酒吧、康體娛樂等服務業齊全。
2015年,分水鎮引進1家線上商貿企業,引進兩家品牌(連鎖)超市。
特產
分水鎮是農業大鎮,主要特產有:蠶桑、菸葉、石碾李家山青脆李子、川心梨、花生牛奶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5年,分水鎮有重慶市級重點中學1所,區級初級中學2所,中心國小2所,幼稚園57所,擁有中高級教師700餘人,在校學生13000餘人。
2009年,鎮內有區級重點中學1所,區級初級中學2所,中心國小2所,完全國小8所,幼稚園56所,擁有中高級教師1300餘人。
分水中學建校於1956年,1978年定級為萬縣地區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後,定為萬州區重點中學。學校現有教學班65個,高中部和國中部分開,學生4526人,教職工236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中級教師132人。
文化事業
2005年,分水鎮有體育場10個,休閒廣場1個,文體廣電中心1個,文化站2個,民間藝術表演團體6個,電視站6座。
2009年有體育場15個,休閒廣場2個,籃球隊15個,民間藝術表演團26個,建有文體廣電中心1個,文化綜合服務站1個,村級文化圖書室10個。
衛生醫療
2005年,分水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醫療站6個,醫療點70個,各類醫務人員134人。
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中心衛生院地處萬州區西大門——分水鎮,始建於1952年,是一所集醫療、急救、公共衛生、鄉村管理一體化的綜合性醫院,是萬州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城合定點醫院,下設三正、棗元、黃泥、三元、培文、大興6個分院,託管孫家鎮衛生院。轄區服務人口40萬人,服務半徑20公里。年門診量10萬餘人次,住院病人4500餘人次。
旅遊景點
悅君山風景名勝區
悅君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境內,為萬州、梁平、開縣三區縣交界地帶,地處長江三峽地區平行嶺谷地山系鐵峰山脈西段。北起與萬州區後山鎮接壤,南迄分水鎮邑河谷,東接分水摩芋溝,西至萬州孫家鎮白廟梁微波站,總面積15萬畝,其中森林面積6萬畝,田壠果樹經濟林木9萬餘畝。
重慶萬州區行政區劃
萬州,既原四川萬縣,重慶直轄後劃歸重慶,改為萬州區。萬州位於東經107°55'22"-108°53'25",北緯30°24'25"-31°14'58"。東與雲陽,南與石柱和湖北利川,西與忠縣和梁平,北與開江和開縣接壤,總面積3457平方千米。萬州區幅員面積3457平方公里,轄52個鄉鎮街道(其中13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