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村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南部,東與響水鎮為鄰,南與三元、花屋兩村相連,西與郎家村接界,北與黃泥函村相接、面積8.80K㎡,轄8個村民小組1117戶,3867人。
村辦公地點白果村,海拔800米,距分水嶺40KM,全村屬丘陵地形,斷頭山居多,土壤以大土泥和紅石骨子土為主。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1200㎜,全年無霜期270天左右,村組公路共有17.5公里,有小型水庫——紅豆水庫1座,庫容1.7萬立方米,山平塘70口。全村耕地面積2403畝,其中田2065畝,林地總面積為1262畝。農業種植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05年糧食總產量1907噸,毛豬、蠶桑等產業發展較好,2005年農村經濟收入為1791萬元。
江蘇省江陰市顧山鎮有座紅豆村,紅豆村的紅豆樹下(小隊)有座紅豆院,紅豆院裡有棵千年紅豆樹。
顧山紅豆院內的這棵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進入紅豆院,我們見到這棵稀珍古樹高大挺拔,枝幹支撐到數十米外,形同巨傘,雖歷盡千年滄桑,但仍生機盎然,枝繁葉茂。據管理人員介紹,此株紅豆樹每三至五年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春夏之交開花,其色潔白。秋末結果,豆莢為茶色,狀若雞心。剝開豆莢,便是一粒心臟形的紅豆,燦若雲霞。
紅豆樹在江浙一帶十分稀少,千年古樹,更屬罕見。顧山紅豆有一個特點,就是顆粒特別碩大,這是別處的紅豆難以比擬的。紅豆樹在我國為三級保護植物,又由於數年才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所以種子便顯得格外珍貴。
唐代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現代詩人劉大白在獲得一莢雙粒的“雙紅豆”後,曾激動地寫下《雙紅豆》一詩:“豆一粒,人一囊,紅豆雙貯錦囊,故人天一方。似心房,當心房,偎著心房密密藏,莫教離恨長。”所以,紅豆又被稱為“相思子”,自古以來便被當作愛情的信物。紅豆,又被人們當作“吉祥壓邪”之物。人們將殷紅似火、光鑒玲瓏的紅豆,嵌在戒指、手鐲、項鍊等貴重飾物上隨身佩戴,祈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