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國際和平公園

冰川國際和平公園

位於加拿大和美國邊界,風光迷人,特別是動植物種類豐富,同時還擁有草原、森林、高山和冰川的地貌特徵。

基本信息

世界遺產介紹

冰川國際和平公園冰川國際和平公園
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
Waterton Glacier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
國家: 加拿大 美國
所屬洲: 北美洲
編號: 711712-002
相關聯接: http://www.unesco.org/whc/sites/354.htm
1995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II)(II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位於加拿大美國邊界,風光迷人,特別是動植物種類豐富,同時還擁有草原、森林、高山和冰川的地貌特徵。
在山石嶙峋的加拿大阿爾伯塔(也有翻譯成阿爾伯達或艾伯塔的)省南部、美國蒙大拿州西北部,在雄偉的落基山脈,秘密地隱藏著一塊聖地、一片淨土、一個神秘的花園,一件大自然以百萬年的時間和心力創作的藝術品。這就是素有“落基山脈上的皇冠”美稱的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沃特頓,也有翻譯成瓦特頓或沃特頓湖的,冰川也有翻譯成冰河的)。她是擁有冰河期地形的山嶽自然公園。
沃特頓國家公園在加拿大境內,冰川國家公園在美國境內。國際和平公園總面積4576平方千米。這裡的冰川形成於200萬年前的冰川時期,據《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情景地圖寫真版》數據,冰川有3000多處,可謂冰川林立。
公園內還有650多個湖泊(以巨大的冰川風景著名的冰川國家公園有湖泊200多個),主要有沃特頓湖羅烏亞湖米德爾湖阿帕湖森特·梅里湖(公園東側)和麥克唐納湖(公園西側)。這些湖泊相互貫通,美麗非凡。沃特頓湖在公園的東南部,它的命名來自一位英國自然科學家查爾斯·沃特頓。巨大的冰川刻蝕山岩,形成了兩側岩壁筆直陡峭、底部寬闊的冰川谷,分外壯觀。探險家克特奈伊·布朗於1865年發現了這個景致迷人的地方,30年後的1895年,這裡才被正式命名為沃特頓國家公園。
這裡曾是驍勇驃悍的黑腳族印第安人的領地。印第安人與進入這片地區的白人之間發生了數不清的流血事件。而1932年,美國與加拿大將位於這片冰河區的國家公園合而為一,希望國家之間也像這安寧靜美的大自然一樣,和平之門永不關閉。
冰川國家公園的歷史要從18世紀說起。當時,原本居住在北美東部的黑腳族印第安人,受到歐洲移民遷往北美洲東岸的影響,才遷移到現在的蒙大拿地區。他們輾轉得到了西班牙人引進美洲的馬匹和英法移民傳人的槍枝,在馬背上建立了稱霸北美大平原的平原印第安文化。黑腳族人平日住在平原上靠獵捕野牛等野生動物為生,現在屬於冰川國家公園的山區則是他們舉行宗教儀式的聖地。
以兇猛勇悍而著稱黑腳族人靠著有馬和槍的優勢不停地與周邊部落開戰,他們在戰爭中壓倒了周邊的弱小部族。他們對進入這片領土的白人捕獵者毫不留情。整個落基山區幾乎成了他們的天下,捕獵河狸的白人進入這片地區總是心驚膽顫,甚至一聽到黑腳族的名字就嚇得發抖。長期以來,沒有白人敢踏入黑腳人的聖地。
第一個踏入今天冰川公園領域的白人是彼得·費德勒,他是來自加拿大的一名商人,1792年他行經此地時,還是靠黑腳族人隨行才得以平安通過。18年後,第一個真正穿過這個區域的白人名叫費尼安·麥克唐納,因為是用薩里施人作嚮導,結果遭到黑腳族戰土的襲擊,差點送了命。不過,他回去之後,向旁人繪聲繪色地地描繪了那裡的美景一一皚皚的雪山、清澈的湖泊、遍地的野花和無窮無盡的野生動物。
由於黑腳族人的恐怖控制,在以後的80年間,除了幾個為鐵路公司探查路線的白人嘗試尋找印第安人的穿山路線外,沒有其他白人敢進入冰川公園的現址。
後來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機:19世紀後半葉,黑腳族人因感染上白種人帶來的多種傳染病而大批死亡,活下來的人還不足原來的l/4。元氣大傷、雄風不再的部族剩餘人口也被美國政府一廂情願地劃入在了保留區內。
1891年,大北方鐵路公司(現在的伯靈頓北方鐵路公司),依照傳統印第安人跨越落基山大分水嶺的路線,完成了鐵路的修築,這使得冰川公園從此正式呈現在美國人民面前。人們可以乘坐火車來到這裡,欣賞這片山地原始迷人的景致。
1871年黃石國家公園建立後,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自然風光是一筆價值連城的財富。當時的美國人正朝氣蓬勃,為自己的國家感到無限的驕傲。於是,有人開始倡議:這片領域也應該建成國家公園。
1896年,窮困的黑腳族人將現在的冰川公園內大分水嶺以東的土地,以1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政府。1910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塔夫脫應自然保護團體及鐵路公司的要求籤署了一項法案,明文規定這一片山區必須開放給美國人民作為自然保護區,這宣布了冰川國家公園的正式成立。
公元1818年,美國與加拿大(當時屬英國政府管轄)劃分國界,將界線設定在北緯49度與大陸分水嶺之間:國界以南的部分為公元1910年成立美國冰川國家公園,國界以北的部分(加拿大方面)則為早在公元1895年就成立了的沃特頓(湖)國家公園。
1931年,加拿大阿爾伯塔州(省)和美國蒙大拿州的扶輪會會員在邊界聚會,他們認為,這兩個國家公園不論自然景觀或動植物都極為相似,不應以國界刻意一分為二,而應該在一個國際生態保護區下,共同來維護公園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由於他們的不斷努力,第二年美、加兩國國會分別通過法案,把這兩個公園合併而成立世界上第一個國際和平公園(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Waterton-Glacier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從此這座國家公園不僅僅是自然生態得到更有效的保護,也更象徵著兩國永遠的和平和友誼。
當時,加拿大有位叫做伯朗的愛爾蘭商人。他住在加美邊界,對沃特頓湖無比鍾愛,很早他就夢想有一天這些可愛的湖沼會闢為國家公園,並曾為這個夢想多方遊說。當這個理想實現後,他被指派為首任狩獵和山林管理人。後來,當他故去,這個執著的愛爾蘭商人的墳墓就離他所愛的湖不遠——他永遠守候著這個美麗的地方。
加拿大和美國因國界綿延相當長,故沒有設藩蘺,一些偷渡客,都輾轉由加拿大再進入美國,此和平公園園中有一處美加界碑,讓你一腳即可橫跨北美兩大國。兩國分界處還樹立著一道石門,門的中央右邊寫著“1814 open one hundred 1914(於1814打開100年至1914年)”,左邊寫著“May these gates never closed(希望此和平之門永不關閉)”。
冰川國家公園成立初期,由於它深處山區,路途艱難。大北方鐵路公司是推動觀光遊客來這裡遊玩的早期倡導者之一。正因為有了鐵路,東西海岸的人們才可能到達這裡。被譽為“北方鐵路之父”的詹姆斯·J·希爾居功至偉。
北方原是許多印第安原住民的保留區及渺無人煙的草原,希爾為了建築鐵路,每隔16公里就建立一個小鎮,還蓋了許多運送穀物的升降梯,這些升降梯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看來相當醒目,被稱為是“草原里的摩天大樓”。作家惠靈頓曾讚美在美國北部打造出不同凡響的鐵路王國的希爾是鐵路之父,這條鐵路為原本居住於此的農民、木工、礦工開創了新的生活方式與視野,也創造了更美好的未來。
1929年6月11日,“帝國創始者”鐵路正式通車。它是當時美國北部最有活力的一條路線,行駛西雅圖與芝加哥之間長達3500公里的路段的這條,由於途經冰川國家公園、白魚鎮等度假勝地,因此夏天總會載運許多前往美國北部休閒度假的遊客。
大北方鐵路公司不僅解決了公園的交通問題,它也真正為開發公園做出了貢獻——它在公園不同地方興建了許多旅館和小屋,這給遊客帶來了方便,也給公園帶來了生機。直到現在,大北方鐵路公司蓋築的一些小屋還在供遊客使用。
被譽為自然保護之父的約翰·穆爾曾這樣評價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既然要游公園,至少就得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因為它有遊覽一個月的價值。”
朋友們,打開你的地圖,看一看穿越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的這條雄偉的落基山脈吧,這條從海中誕生的美洲脊柱!這道綿延5000餘公里、縱穿北美大陸,將北美洲活生生劈分成西部太平洋沿海和中部平原兩大部分的“北美的脊樑”一一人們這樣稱呼它——用“父親”來比喻落基山脈是再好不過的了。(註:公園中央即為大陸分水嶺里根峰,里根峰的北側分布著格林奈爾、加登華爾等現代冰川。)對每一個美洲大陸的新居民而言,高聳綿長的落基山脈阻擋了視線,卻放飛了夢想,對大山的另一邊一一西部的黃金、自由和榮耀的嚮往,驅使著一代又一代拓荒者踏上征程。
多年的地質勘查,在落基山區的沉積岩中發現了大量奧陶紀、寒武紀的海洋生物化石。和喜瑪拉雅山脈一樣,這些巍峨雄偉的山脈,在億萬年前,卻是一片海洋。泥沙、生物殘體等沉淤海底,日積月累逐漸變得堅硬,形成厚厚的石灰岩、泥岩和沙岩層。當地球地殼板塊相互衝撞、擠壓,海底岩層隆起,露出海面,形成眾多的山脈鏈,這就是最初的落基山脈。造山的活動至今仍沒有結束,大約6000萬年前,地殼板塊再次相互擠壓碰撞,強大的壓力使山脈岩層開始彎曲、摺疊、最終斷裂。這時,一塊巨大堅硬的岩石板塊在壓力的推動下,被從西向東楔進另一塊岩石板塊,楔入部分足有480公里長,數公里厚,楔入深度達80多公里,這就是著名的“劉易斯上沖斷層”。
世界上以同樣的地質作用造就出的山脈很多,但能與“劉易斯上沖斷層”相媲美的卻寥寥無幾。通常,上沖斷層的結構多為“老岩石”楔人“新岩石”,而在“劉易斯上沖斷層”中,楔在裡面的白堊紀岩,要比躺在表面的原生代岩年輕15億年,這種現象實屬罕見。更珍貴的是,歷經幾千萬年,斷層的原始岩層結構卻依然保存完好,因此,“劉易斯上沖斷層”成了科學家探究地質歷史的視窗。
有兩條河的故事與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有著不解之緣:
20世紀60年代好萊塢曾拍過一部著名西部影片《不歸河》(River of No Return),男主角是由羅伯特·米特切姆飾演的,而女主角則是大名鼎鼎的好萊塢艷星瑪麗蓮·夢露。一段經典的愛情故事在一條洶湧的河流上展開。兩人沿著河順流而下,印第安人的馬隊在岸上追擊。經歷了死亡的考驗,愛情顯得如此珍貴。
影片最著名的是它的主題歌曲,自從它誕生以來,便被廣為傳唱,直到今天依然餘音裊裊。這首《不歸河》的詞曲都堪稱經典。
《不歸河》
“這裡有條不歸河,
有時寧靜,有時狂野。
愛情是不歸河上的旅人,
如此甜蜜,卻突然在濃霧中消失。
我聽到河流說:‘不回頭,不回頭。’
我聽到我的愛人說:‘回來吧,不要走,不要走。’
我在這條河上丟了我的愛人,
心永遠在嘆息,
他走了,沿不歸河而下,
他走了,不再回頭,不再回頭……”
影片中的“不歸河”英文名字是“Bow River”(弓河),發源於加拿大的哥倫比亞大冰原,一路往南,流過卡爾加里城,一直匯入加拿大沃特頓湖國家公園中的湖泊。這是一條不折不扣的“不歸之河”,受到日照和冰川溶解速度的影響,正午的時候水流最急,早上和傍晚的時候河水會比較緩。眼見河水時而洶湧澎湃,時而平靜安詳,像愛情一樣有歡樂、有痛苦,回首之間,不能歸去!也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緣故,情侶們最喜歡在此岸邊留下浪漫的婚紗照。
另一條讓遊人戀戀不捨的河是冰川公園和黃石公園之間的黃石河(見附圖),這裡讓人想起的是好萊塢在1991年拍攝的另一部名片《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黃石河流經蒙大拿州保持著西部小鎮的原始風貌的利文斯頓一段,景色美得驚人。
《大河戀》中最精彩的鏡頭之一,便是在黃石河中“飛繩釣鱒魚”了。閃亮的釣線在河面飛舞,舞出一道道優雅的弧線,水面盪起串串漣漪。突然,魚上鉤了,釣竿猛地抬起,銀色的鱒魚奮力在空中掙扎。這實在不僅僅是釣魚,而是舞蹈、是音樂、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主演這部影片的,是好萊塢著名的帥哥布萊德·皮特,這個英俊得讓人心疼的男子,在影片中恰到好處地表現了男主人公——這個典型的美國男人個性中瀟灑不羈、狂放而又優雅的特性。漫步於河邊,沉醉於那些經典鏡頭的回想之中,讓人渾然忘記身在何處。
……
再說說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的植被:由於美洲大陸的分水嶺——落基山脈從公園中央穿過,在山脈兩側,雨量充沛,氣候潮濕而寒冷,這種氣候孕育出蒼翠濃郁的雨林,當你漫步於此,濃密的森林幾乎有一種要把人吞噬的感覺。
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生長著1258種喬、灌木和275種地衣植物,其中有18種是這裡特有的。道格拉斯冷杉、美國側柏等生長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區。這裡還有60多種哺乳類動物,珍稀動物有美洲熊和美洲野牛等;公園內的魚類有240種。
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落葉松之王”是北美西部的大樹中最上乘的一種,它秀美、壯麗,有著帝王般的威儀,顯然是世界所有落葉松之冠。它的樹高可達45米至60米,地面處的樹幹直徑有1.5米,沒有任何樹木能把枝條伸到它的樹冠頂上。在冰川的植物王國,它顯然是這裡的國君。
與這一巨大的樹種一同構成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森林的還有高大秀麗的山松、龍膽松、扭葉松、雲杉、鐵杉和香柏樹。在公園西北部,有一條“香柏小徑”,一條小路直深入巨大的香柏和鐵杉林。在這裡漫步,嗅著樹木散發的清香,一切世俗的煩惱都會一掃而空。
在森林的覆蓋之下,則是一片片段預告園。這裡的北極花生長得極為茂盛,簡直是一條散發著濃郁芬芳的地毯,上面不時點綴著鮮亮的苔蘚、七筋茹、鹿蹄草和雪靈芝。
生長在高山區的植物十分稀少,但這裡有著北美高山區最棒的野花。當春天來臨,冰雪融化後,冰川百合遍布高山草原,色彩亮黃,繽紛的花色為公園增添不少熱鬧的氣氛。還有美麗的印第安元參草、紅猴花和山石南等等。
國際和平公園內的植物中有一種較奇特的“熊草”,這種花朵是白色的,形狀酷似熊的尾巴。據說探險家路易斯在路過此地時,看到熊正低頭嗅熊(尾)草的花香,以為這是熊最愛吃的青草,該草因而得此芳名。每一株熊草數年才開一次花,但是開花時足足有1.5米高。這種花特別受到遊客的喜愛,不過因為開花頻率不高,要在拜訪期間看到開花,就要看你的運氣咯。
冰川國家公園裡棲息著數百種動物,其中以熊及落基山山羊最為特別。另外,公園的草原上還有北美地區特有的土狼、山獅,各種大角鹿、大角羊更是常見。羅根山隘的路段還有機會看到白頭鷹及雷鳥。
落基山山羊是這裡特有的動物,也是冰川公園的象徵。在加拿大落基山脈的國家公園也常可見到。它們其實不是山羊,而是羚羊的表親。它們通常出沒在山區的雪線與森林間,令人驚異的是它們走在冰雪覆蓋或陡峭滑溜的懸崖山陵上卻能如履平地,雪白的毛色非常醒目、美麗。
因為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雪地,雪白的保護色能使它們有效避開兇猛肉食性動物的攻擊。落基山山羊的體積不小,成羊體重約150公斤左右。山羊們除了吃苔蘚及青草外,也要經常補充鹽分,所以常可看到它們在舔岩石中的岩鹽,這便是“山羊舔石”名稱的由來。
公園裡還有另一種優美敏捷的動物一一叉角羚羊。它優雅的體形因為它毛皮的色澤而顯得更加突出:背部和頸後部呈棕紅色;肚子呈白色;臀部和脖子上各有兩塊新月型的白斑。臉的後邊兩邊也各裝飾著一個顏色較暗的斑點。為了發現來臨的敵人,叉角羚羊具有相當靈敏的聽覺器官、視覺器官和嗅覺器官。因此,想要靠近叉角羚羊而不被它發覺是很困難的。事實上,叉角羚羊的天敵給它們構成的威脅並不大,因為它們實在是太能跑了。叉角羚羊無疑是美洲大陸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它們能夠不知疲乏地以每小時48公里的速度跑上5、6千米。在較短的距離上,它們毫不費力地達到每小時65公里的速度。
冰川公園也被稱為“熊的國度”,常可見到棕熊與黑熊的足蹤。棕熊是瀕臨絕種的動物,印第安黑腳族稱它是“真正的熊”,目前全美僅有900隻左右(不包括阿拉斯加),冰川公園及鄰近區域便多達300多隻。但大多數的棕熊性情平和溫馴,食物來源也多是青草與樹根,一聽到有人類的聲響就會自動避開。較常見到的是體積較小的黑熊。
棕熊不一定就是棕色,黑熊也未必就是全黑的,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體形。棕熊平均體重約為160千克,較大可長到200~300千克,背脊的最高處隆起,在頸部有較長的環狀軟毛,隨著年紀增長有些則會變成銀灰色,它的面部較突出,手掌力量較大且爪子鋒利較直(最長可到15厘米),棕熊也需要較大的生存空間,據說可涵蓋260平方公里。
“黑熊”是較容易見到的,黑熊的體重約50~230千克,面部較平。在落基山脈大約有一半的黑熊,口鼻部分都為棕色。黑熊的毛色則呈多樣化,從純黑色到棕色、黃褐色、淺金色都有。黑熊的手掌也較小,爪子呈彎形。它爬樹爬得很快,所以在故事中,遇到熊可以爬樹避開攻擊並不是很保險的一招。
無論棕熊還是黑熊,它們都有敏銳的嗅覺和快捷的奔跑速度,別看它們表面上笨笨的,但奔跑起來,速度不可思議地可達到每小時48公里,比人類百米賽跑的世界紀錄還快。熊的食性很雜,當然,它大部分的食物是植物類:各種水果和漿果、塊莖、蕨類等。春天,熊從冬眠狀態解脫出來,開始進食。這個時候,大自然能供給它吃的植物種類還比較少,這時它會變得非常愛吃肉,專門尋找昆蟲、蠕蟲、魚類、野味和牲畜為食。而隨著夏天到來,熊的食譜也慢慢變“素”了,因為各種果實、含油種子、蘑菇、含澱粉的根更加引起它的食慾。當然,正如我們所知,熊的最愛的食物是蜂蜜。從11月到次年春天,它們會進入冬眠。
從一進入冰川公園開始,就會常常看見一個大紅色的標示牌,提醒旅客已經進入熊的國度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公園管理者會告訴你,千萬不要接近熊,那是非常危險的。在公園徒步旅行時,你應該時常發出聲響,比如大叫或者大聲的鼓掌。熊很少主動攻擊人,它們對人發起攻擊一般是因為人們闖入了它的領地並使它受到驚嚇。因此,時常發出聲響能讓熊有所準備,從而用這種方式有禮貌地告知它:你光顧了它的領地。
青5532後記:
區區短文不足以描摹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的勝景,朋友們若有興趣請點擊相關聯接:(並可由此再進入加拿大沃特頓國家公園和美國冰川國家公園的相關網站)
http://www.unesco.org/whc/sites/354.htm
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這曾經的印第安人舉行宗教儀式的聖地,這一片淨土,是大自然聖潔的賜予。來到這裡,你能充分地被大自然所震撼,也總能喚起人們心靈中與宇宙同源的原始情感——那做為人的最本質的情感。
祈願“和平之門”永不關閉!願大自然永遠美好!

美國國家公園導航

美國,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個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