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冥冥之志
【拼音】míng míng zhī zhì
【解釋】冥冥:專默精誠。專默精誠的意志。形容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人的志向
作者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省安澤縣)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