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勢原文
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大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風氣調和。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門幽洞,羊腸曲沃。人勢者,主聖將賢,三軍由禮,士卒用命,糧甲堅備。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聽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譯文
大凡將帥領兵出征要注意三種情勢: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戰爭勝利的基本因素和條件。天時,就是指天氣晴朗、氣候溫和適中,寒暑不烈,不旱不荒,天象正常,沒有不祥的徵兆,這是有利於我方的自然因素。地利,就是指我方城牆高壘於險峻的地勢之上,有深溝、大河做天然屏障,地形複雜,深不可測,還有唯一的羊腸小路還曲折迂迴。人和,就是君主聖明將帥賢達,三軍上下守禮守法,整齊統一,士卒個個都能效命沙場,糧餉充足,武器堅利。卓越超群的將帥如果能憑藉天時,就地利,依人和,就可以所向無敵,大獲全勝。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出兵打仗的戰術原則。文章指出,必須善於順應天時,善於利用地利,充分發揮人和。為將之人能做到這三點,就能“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了。拓例
洛澗挫敵銳氣公元四世紀,中國呈南北對峙的局面。在南方,西晉皇族司馬睿稱帝,建立東晉政權。在北方,許多少數民族都建立了政權,史稱16國。公元357年,前秦的苻堅自立為帝。經過多次戰爭,苻堅統一北方,積極準備南下滅晉。
公元383年5月,苻堅率幾十萬大軍,號稱百萬,浩浩蕩蕩南下攻晉。東晉派出謝石、謝玄、劉牢率軍迎戰,但東晉的軍隊只有8萬人,前秦的軍事力量處於絕對優勢地位。10月18日,前秦先頭部隊攻克壽陽,並派梁成率5萬軍隊進到洛澗,以阻擋從東面趕來援助的晉軍。東晉的援軍受阻,只好退守硤石。這時,苻堅得知在硤石的東晉軍隊兵力很少,糧食也不足,便以為可以一舉消滅東晉。於是,他把大軍留在項城,自帶8千輕騎趕到壽陽,並派朱序前往晉軍營中勸降。朱序本是東晉將領,戰敗被俘後被迫投降。他到晉軍營地見到謝石、謝玄後,不僅不勸降,反而告訴謝玄和謝石,前秦的軍隊準備不足,各路兵力尚未集結完畢,並建議趁此良機,進攻前秦軍隊的前鋒,挫其銳氣。謝石和謝玄接受朱序的意見。11月,晉軍前鋒劉牢率五千精兵強渡洛澗,夜襲梁成的營寨,大敗五萬前秦軍隊,殲滅1萬5千人,主將梁成也被晉軍斬殺。與此同時,謝石、謝玄率軍水陸並進,一舉推進到淝水東岸,與前秦軍隊隔河相對。
洛澗一仗,東晉軍隊打擊了前秦軍隊的銳氣,鼓舞了晉軍將士的士氣,堅定了以弱勝強的信心。原來看不起東晉軍隊的苻堅,站在幫陽城頭,看到河對岸的晉軍陣營嚴整,士兵的刀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心裡非常慌亂,以至錯把河對岸山上的草木也當成晉軍士兵。後人謂之“草木皆兵”。他再也不敢輕視晉軍,下令嚴守淝水,不許晉軍渡河。
晉軍在洛澗之戰中雖然沒有與前秦主力交鋒,但已為在不久後的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軍隊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