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歷來有"春去秋來無盛夏"之說,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登上主峰遠眺,朝霧迷漫,雲海蒼茫。日出雲開,只見重巒疊嶂,層出不窮。
六盤山有高等植物達788種,喬木林達2.6萬公頃。有38種獸類棲息。200種脊椎動物、147種鳥生活在這裡。
六盤山位於寧夏固原城東南50公里處,古代稱隴山。它北起寧夏海原縣的西華山,向南一直延伸到甘肅、陝西境內,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綿延240公里。主峰米缸山在寧夏固原、隆德境內,海拔2928米。六盤山還是陝北
黃土高原與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黃河水系的涇河、清水河、葫蘆河均發源於此。六盤山山路曲折,山體由白堊紀頁岩、砂岩構成,山頂渾圓,山坡略成梯狀,路況十分艱險,以前登山要盤環山路六次才能到達山頂,六盤山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六盤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具有大陸性季風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5.8℃,平均降水680毫米。山上森林覆蓋率為72.8%,有高等植物788種,喬木林2.6萬公頃,野生動物213種,昆蟲905種,鳥類近150種,從而成為我國西部黃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地和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為"高原綠島"和"天然氧吧"。
虎牙龍脊自嶙峋,絕山獻排空扼隴秦。
塹道崎嶇通一線,徵車迢遞轉雙輪。
雲封遠隔蠶叢月,風勁橫飛馬足塵。
漢史絡盤搜舊跡,東沖鎖鑰鎮蘭岷。
這是清《宣統固原州志》所載的清末湖南湘鄉人金希聲詠“六盤鳥道”的一首詩作。
六盤山高大,雄渾,橫亘陝、甘、寧三省,山勢陡峭,地貌險峻,林密草茂,常有野獸出沒,加之氣候多變,陰濕多雨,春秋霧繞,隆冬雪飄,給山兩邊人們的出行、翻越、攀爬帶來了極大困難。而古代六盤扼控古蕭關道、回中道等交通要道,漢唐時絲綢之路東段北道路線又行經此處,從長安至蘭州時是繞山而遠走,還是翻山越嶺求捷徑,幾乎成了當年行經上此處的人們必須要做出的決擇。據《寧夏交通史》等書記載,古代翻越隴山山脈亦即六盤山脈,共有三條通道:南面是略陽道,中間是雞頭道,北面是瓦亭道。略陽道亦稱隴坻道,早在先秦時就已開通,是隴山地區開鑿最早的道路之一,其走向大致是從長安起,經雍(鳳翔),沿千水河谷西北行,經上關(華亭)、陽城(山峽)、番須(華亭西北部),翻越小隴山,再經古略陽城一線,西出抵莊浪、秦安、天水;雞頭道主要走向是沿涇河至平涼,再由崆峒山東峽入涇源,穿制勝關西出六盤山,抵達隴西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出巡隴西翻越六盤既走此道;瓦亭道則是沿蕭關古道北上至瓦亭,然後到六盤山下,再沿山上小道翻越六盤山,西至隆德、靜寧、定西、榆中到蘭州,大體就是今天的西蘭公路走向。這條路經過的六盤山一段,便是後來聞名於世的六盤鳥道。
自古以來,六盤山道路崎嶇,行路難於上青天。這從流傳在六盤山區的有關“鹿攀山”的傳說可見一斑。故事中的老僧就是因逐鹿山澗,循鹿跡撥草尋路,攀上山巔,才踏出了六盤山上的第一條路徑,從那以後,人們稱該山為“鹿攀山”,後又因山路迴旋曲折,折轉六盤,故又稱“六盤山”。如此想來,這老僧當年踏出的小徑,應當就是最早的一條六盤鳥道吧。
但我以為,六盤鳥道是古人概括六盤山道崎嶇險阻、難以逾越情形的形象說法。秦漢時期,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六盤山各處始有道路相通,尤其是山下的蕭關古道、回中古道,穿山而過的絡盤道、雞頭道等,皆為秦時開通或漢時新築或拓寬,否則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出巡六盤山區,又如何能車駕甚眾,“從數萬騎”?由此可知,六盤山地區修通道路,一則便於帝王們“巡郡國”,二則便於朝廷控北地邊塞,三則也便於百姓通食貨往返。六盤山古道大約也出現於這一時期,這從《史記》、《漢書》中所說的絡盤道、洛畔道即可證實。只是位於瓦亭關一線翻越六盤山的道路,由於山大溝深,林木茂密,只有一條狹窄的人行小道或者是馳道,此即後來的六盤鳥道。《宣統固原州志》在“六盤鳥道”圖說中也說:“六盤或雲即《漢書》洛畔、絡盤之沿說也。余以為古高山,是山崚嶒奧曲,跋涉恆艱、洵為天塹……而山雨欲來,必先作雲;即晴亦多霧,是以輪聲鞭影,從雲霧中出,亦風塵景色也。謂為鳥道,識奇耳。”可見六盤山山高地險,多雨多霧,行人登山時,須在半山腰廟兒坪作短暫休息後再行爬越。由於雲遮霧罩,後人見前人腳底,前人見後人頭頂,聽到的全是車輪聲、甩鞭聲,恍若鳥鳴鵲噪,叫成“鳥道”,見識實在奇妙。“六盤鳥道”大約就是由此情景而來的。
到了唐代,六盤山道的軍事戰略地位更是重要起來。突厥、吐蕃等北方少數民族不斷襲擾唐王朝北方州縣,唐初原州(今寧夏固原)一度成突厥進出的要道之一。“安史之亂”後整個甘肅皆為吐蕃控制,六盤山地區陷於吐蕃勢力範圍長達80餘年。直到公元783年雙方通過清水盟約,劃定了邊界,其中六盤山地區“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三關口)”為唐蕃北界,吐蕃的控制線向東推到了六盤山、隴山一線。在與突厥、吐蕃等少數民族上百年的爭戰過程中,唐王朝曾在原州設七關(即石門、制勝、六盤、木峽、木靖、驛藏、古硤),其中六盤關即位於六盤山道上,置官屯兵、以守其險。在吐蕃勢力未犯及的那些年月,六盤山道及山下的蕭關古道上,官吏、士卒、僧侶、使節、商賈等熙來攘往,出沒于山水之間,給青蔥而峭拔的六盤山帶來了一派繁華景象。
宋元時期,六盤山地區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宋天禧元年,六盤山西麓開始置羊牧隆城以資拱衛,後改隆德寨,並於六盤腳下置德順軍(今寧夏隆德)與六盤山東邊的鎮戎軍(今寧夏固原)均為軍鎮一級的建制,互為犄角之勢。由此六盤鳥道又得以拓展,已可走馬行軍。山道兩側驛站廣布,人馬往來不絕。歷史上有名的宋夏好水川之戰,就在六盤山西邊進行。想當年宋軍主帥任福率數萬大軍赴鎮戎、德順兩軍鎮迎擊西夏軍隊,越六盤,遇敵騎,身陷重圍,力戰而死,說不定就是通過這條六盤鳥道攀援西去,為國損軀的。而到元朝初年,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幾代皇帝曾駐蹕於此,避暑消夏,開城建府,經略六盤,六盤鳥道必當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成吉思汗就是在六盤山西側的隆德,拔金德順州,而後於閏五月翻越六盤山避暑的。特別是元中葉以後,由於裁撤了長安西通臨洮至蘭州的驛路,該道就更為繁忙,以至於六盤山許多驛站“赤日起逐馬,不下百匹,晝夜未嘗稍息”。
明清之際,由於人口增加,商貿活躍,軍事頻繁。六盤山古道進一步受到重視,變成了較寬暢的車馬道。眾多的軍用物資、民用物品以及軍旅隊伍、官員商賈等東來西往,絡繹不斷。據《宣統固原州志》載:六盤山“腰峴有廟兒坪,廟以關帝祀,行人至此可以聊憩”。民國《重修隆德縣誌》也載:六盤山上有六盤關寨,舊有牌坊曰:“隴乾鎖鑰”,門廊柱上有隆德知縣潘齡皋撰題的“峰高華岳三千丈,險據秦關百二重”聯語。據說當年林則徐發配新疆路經六盤鳥道時,還曾在廟兒坪的台地上歇過腳。六盤鳥道也給清末變法志士譚嗣同留下了極深的影響。他的《六盤山轉餉謠》,記敘了一個雨雪交加的日子自己在六盤山道上看見的一幅悽慘的雪地運糧圖景:“馬足蹩,車軸折,人蹉跌,山岌嶪,朔雁一聲天雨雪。”形象地描摹了六盤古道上運輸糧餉的士卒和民夫的艱難、辛苦以及六盤鳥道的坎坷、崎嶇與難行。
同樣的感受,也使現代人對六盤山道路崎嶇難行發出許多感慨。毛澤東在攀登這座高山後寫出了那首有名的《清平樂·六盤山》以抒發豪情。我想一定是腳下陡峭的六盤山小道,使他想起了長征以來行程的艱苦和道路的漫長,於是,毛澤東便不由吟喔出這樣的句子:“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路由鳥道變成公路,是上世紀30年代的事了。1929年,國民政府為控制大西北,便籌資集款,驅使百姓,炸石開山,花了好幾年時間,才築通了六盤山長23公里、東西盤旋34道彎的沙礫公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曾多次對六盤山道進行了整修改造,並在上世紀70年代將石子路鋪成了瀝青路。六盤路從此成為西蘭公路上一個運輸最為繁忙的重要國道段。但是,六盤路,入雲天,一旦遇上雨雪天氣,霧大路滑,車輛難行,還多次發生了重大交通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跟古代的六盤鳥道一樣,恐怖、擔憂、悲傷、哀痛常常像惡夢一樣潛藏在六盤山人的心中,揮之難去。到了80年代中後期,國家交通部會同甘肅、寧夏等省區多次考察論證,決定籌集巨資開鑿六盤山公路隧道。從1991年9月開始,承建隧道工程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交通第五支隊的數千名官兵,經過五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在1996年5月將高7米、寬10.5米、全長2385米的六盤山公路隧道全線打通。
而今,當你步行或乘車走上六盤路,穿越六盤山時,公路隧道中拱形的洞窟,明亮的路燈,潔淨的路面,都會引起你由衷的讚嘆。昔日,人們翻越鳥道從黎明上路到深夜下山,需要一天多甚至兩天的時間,即使後來乘汽車過山也需要一兩個小時,現在僅用20多分鐘就能過六盤山,既無性命之虞,又無翻越之苦。作為迄今為止全國最長的公路隧道之一,六盤山隧道的建成,也為六盤山眾多的旅遊景點增添了新的景觀。它貫通東西,與六盤山兩邊的鐵路、公路、高速公路聯成了一個交通大網,方便了人們的隨意出行和物資的快捷流通。
六盤鳥道鳥難行,如今天塹變坦途。一個現代神話,又一次在六盤山區的老百姓中廣為傳說著……
遊覽六盤山一般需安排二至三天行程:第一天到達固原,瀏覽固原縣城風貌,然後赴六盤山長征紀念亭,緬懷當年紅軍的革命傳統,接著前往六盤山腹地的涇河源;第二天遊覽位於六盤山主脈東麓的老龍潭,然後去東麓腹地涼殿峽,那裡曾是成吉思汗避暑行宮所在地;時間充裕的話,到達固原後,先北上再南下,即先去參觀著名的須彌山石窟,了解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人文景觀,進而探訪絲路文化的歷史軌跡。整個行程集自然和人文於一體,熔古代和現代為一爐,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旅遊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