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興起的公益法運動造就了為社會正義而奮鬥的新一代律師。在此期間,成百上千的律師、法學院的學生和法律工作者們到美國南部作為自願者為非洲裔美國人提供法律幫助,幫助那些為了要求獲得與白人平等的權利而被監禁被毆打的非裔美國人。此後,言論自由運動在伯克利展開,學生們抗議越戰,在六十年代後期和七十年代,很多美國的法學院畢業生開始尋求在他們的工作中創造出對社會問題具有影響力的價值,他們把自己命名為公益律師,以示與布蘭代斯所稱的“公司的附屬”的區別。
這些新型的公益律師是那些為社會變革而工作的人們,同時他們承擔由這些社會變革在法律領域中所帶來的挑戰。在水門事件中政府官員的權力濫用也促動了新一代律師的成長,他們是“另類律師”,是具有社會良知的律師。
新型律師的出現以及在此期間發生的政治權利分散導致了法律援助和公共辯護人遍布全美。此外,這一階段也出現了新型私人公益律師事務所,它們抵制傳統的公司法律實務,充分調動他們的技能以便創造出更人性的、更多的社會正義。在此階段也出現很多的實驗形式。
自七十年代後,在美國和歐洲都有一個顯著的動向,就是籌備一些官方或民辦的機構來保護消費者、環境保護主義者或者以前沒有給予權利主張機會的其他團體的利益,包括為貧困者謀求整體利益。如公共辯護人項目、法律援助制度。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公益法這一術語在很多其他國家中得到了使用。南非有著強大的公益法團體,他們構成了反對種族隔離運動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公益法中心、社群、網路,遍布英國、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澳大利亞、智利和阿根廷。雖然其名稱、背景各異,但是,公益法與布蘭代斯的倡導相一致的一整套原則體系,價值和目標。它依託於社會正義的概念,以及視法律為社會變革工具的意願。
今天,在美國,公益法這一概念已經通過公益訴訟和公益律師得以制度化。在美國,那些為促進和保護人權而工作的非政府組織,為環境保護而奮戰,為維護消費者利益而努力的組織都稱自己為公共利益組織。也有相當多的律師從事公益實務,包括免費的法律幫助,診所法律教育,為法學院的學生提供實踐法律的機會,處理涉及複雜的公共利益問題,諸如婦女權利,反歧視法,憲法權利和環境保護等。某些法學院設立公共利益法律中心,幫助那些有興趣致力於公共利益服務的學生,提供免費項目,從而為商業律師提供機會使他們可以為公益活動貢獻時間。
在大陸法國家,公益法的概念立基於哈貝馬斯所說的“公共領域”這一前設,或者由黑格爾所使用的“市民社會”這一概念,指社會包括了廣泛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內在聯繫的、自我組織的社團,他們在某種程度與私人和公共領域相關,私人組織應當在公共話題中承擔積極角色。
相關詞條
-
和諧社會與公益法
內容介紹《和諧社會與公益法:中美公益法比較研究》作者被眾多媒體譽為中國公益法發展的領軍人物,其在多年來深人參與、推動我國公益法發展並對美國公益法發展進行...
內容介紹 -
公益徵收法研究
《公益徵收法研究》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房紹坤。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作者簡介 目錄 -
實踐中的公益法
內容介紹《實踐中的公益法》本身並不是一個學科,也不是一個部門法,是法律解決社會問題和治理社會的一種運行形式,本身即指向法律的社會實踐,是對法律價值和法治...
內容介紹 -
經濟公益訴訟
經濟公益訴訟是指由於行政機關或其它公共權力機構、公司、企業或其它組織及個人的違法行為或不行為,使社會經濟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時(如中國的國有資產...
特徵 現狀 理論基礎 現實依據 啟動主體 -
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訴訟法理論認為,利益受到了損害,受害者就有權向法院起...
定義理解 構建可行性 認識變遷 原告制度 法律特徵 -
勞動者公益訴訟
勞動者公益訴訟是指有關勞動者的公眾利益遭受用工方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時,(這裡的勞動者公眾利益應區別於某一單個或幾個勞動者的個人利益或集體利益),法律授權公...
特徵 理論基礎 評價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中國公益法論叢(第1卷)
內容介紹《中國公益法論叢(第1卷)》既有彭小坤律師從實務角度所作的工傷與職業病公益訴訟的案例評析,也有劉小楠教授、孔繁華教授以及吳淞豫教授等分別針對就業...
內容介紹 -
公益律師
公益律師是指受僱於政府法律援助機構,公益機構、非政府機構、非營利機構,免費為某類人群提供法律服務的律師。 例如政府或者社會法律援助機構的律師,工會的維權...
歷史由來 律師團體 主要領域 一般範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