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偏生暗

公生明,偏生暗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第三》:"公生明,偏生闡,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誇誕生惑"。謂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後以此三字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衙門大堂前面正中豎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後因出入不便﹐改為牌坊。參閱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公生明坊舊是立石》。主要意思可以解釋為:“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1948年冬,遼瀋戰役進入高潮。瀋陽市容一片蕭條。思想史專家侯外廬在一家古玩店發現一枚印章,刻章著“公生明,偏生暗”六個字。刀法老辣爽利,布局氣魄非凡,尤其是“明”與“暗”兩字,線條勁挺,“明”故意大些,“暗”著意小些,形成對比,很切題。當時一般人已沒有心思買這玩意。但老闆看侯外廬的氣質,風度,知道是行家,一錢不讓成了交。不久,郭沫若看到這方印章,很是喜歡,侯外廬就把印章送給了他,為了謝侯的盛情,郭沫若寫了一幅聯送給侯外廬做紀念。上聯就是“公生明,偏生暗”,下聯是“智樂山,仁樂水”,對仗工整,內容也貼切、深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