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

公安三袁

公安三袁(又稱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們分別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長安里(今中國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

基本信息

人物關係

老大​ 袁宗道
​老二 ​袁宏道
​老三 ​袁中道

袁家三兄弟

公安三袁公安三袁
明朝時,湖北有一戶姓袁的人家。袁家有兄弟三人,三兄弟非常友愛,而且他們從個個聰明機敏。但他們從小不自持聰明,打小便勤奮好學,對人更是彬彬有禮,深受鄉里喜愛。教書先生們都覺得袁家三兄弟是品學兼優的可造之才,於是,不遺餘力地將自己所學傳授給他們。因為他們都是湖北公安人,史稱“公安三袁”。​
得到老師們的厚愛,兄弟三人變得更加刻苦,對老師越發越感激、敬重,生怕辜負了老師們的苦心。老師們瞧在眼裡,樂在心裡。
一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兄弟三人都長成了大人,各自學有所成。先生們覺得:再沒什麼可教他們了。一天,先生們把三兄弟叫到面前,點著頭逐個看了一番,有點戀戀不捨的:“是時候了,憑現在的學識,考進士應該不是太難的事。老師雖然捨不得,但不能耽誤了的前程。們去吧。”袁家三兄弟苦讀十多年,盼的就是這一天,然而這時,三兄弟不由得想起那些和老師朝夕相處的日子。三兄弟心裡酸酸的,戀戀不捨,一拜再拜,很久才緩緩的離去。
不久,喜訊就傳回鄉里。這一年,袁家三兄弟都考取了進士。袁家一收到訊息,上上下下都沸騰了,決定設盛宴慶賀。一切就緒,只等三兄弟回來,但左等右等總不見人,終於,兄弟們都回來了,連老師們也來了。原來,三兄弟約好直接趕到老師們家中,接老師們回來慶賀。
但此時,有一位先生正在家生悶氣呢,他叫劉福錦,是老三的啟蒙老師,由於時間太久,所以袁家對他印象不深,這次宴請,竟將他忘掉了。劉福錦見袁家請客沒有請他,心中很不是滋味,加上有人藉機挖苦他,他實在忍不住,便在一張白紙上寫了“高塔入雲有一層”這句話,寄給老三,意思是提醒他,有了今天的成就可別忘記了老師。老三打開一看,恍然大悟,連說:“失禮了,失禮了。”又急忙去找兩位哥哥商量。兄弟三人商定再專門請劉福錦先生一次,並重邀所有的師長、長輩作陪。
在送給劉福錦先生的請貼上,老三就劉老師的原話作了一首詩:“高塔入雲有一層,孔明不能自通神,一日為師終生父,謹請先生諒晚生。”委蜿地表達了自己的歉意。酒宴那大清早,老三特意抬著轎子,去劉福錦先生家接他,劉先生假裝還生氣,不肯上轎。老大和老二在家得知此事,連忙步行趕到劉家。兄弟三人一起恭恭敬敬地邀請。這一來劉福錦先生大為感動,忙扶起拜倒在地的三兄弟,上轎前去赴宴。
酒席上,師生們共敘往事,開懷暢飲,三兄弟對老師們一拜再拜,老師們滿面紅光,高興得合不攏嘴,拉著三兄弟連說:“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文學主張

公安派的文學主張發端於袁宗道,袁宏道實為中堅,是實際上的領導人物,袁中道則進一步擴大了它的影響。公安派的文學主張主要是:
①反對承襲,主張通變
公安派諸人猛烈抨擊前後七子的句擬字摹、食古不化傾向,他們對文壇“剽竊成風,眾口一響”的現象提出尖銳的批評,袁宗道還一針見血地指出復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擬,而在無識”(《論文》)。他們主張文學應隨時代而發展變化,“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極其變,各窮其趣”(袁宏道《敘小修詩》),“世道改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勢也”(袁宏道《與江進之》)。不但文學內容,而且形式語言亦會有所變化而趨於通俗,這是因為“性情之發,無所不吐,其勢必互異而趨俚,趨於俚又變矣”(袁中道《花雪賦引》)。因此,“古何必高今何必卑”他們進而主張:“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古人之法顧安可概哉”(袁宏道《雪濤閣集序》)衝破一切束縛創作的藩籬。
②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所謂“性靈”就是作家的個性表現和真情發露,接近於李贄的“童心說”。他們認為“出自性靈者為真詩”,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強,率性所行,是謂真人”(袁宏道《識張幼於箴銘後》),進而強調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則不下筆。因此他們主張“真者精誠之至。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應當“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瀟碧堂集序》),這就包含著對儒家傳統溫柔敦厚詩教的反抗。他們把創作過程解釋為“靈竅於心,寓於境。境有所觸,心能攝之;心欲所吐,腕能運之”,“以心攝境,以腕運心,則性靈無不畢達”(江盈科《敝篋集序》)。只要“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靈無涯,搜之愈出,相與各呈其奇,而互窮其變,然後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於楮墨之間”(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就能實現文學的革新。
③推重民歌小說,提倡通俗文學
公安派重視從民間文學中汲取營養,袁宏道曾自敘以《打棗竿》等民歌時調為詩,使他“詩眼大開,詩腸大闊,詩集大饒”,認為當時閭里婦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棗竿》之類,是“無聞無識真人所作,故多真聲”,又讚揚《水滸傳》比《史記》更為奇變,相形之下便覺得“六經非至文,馬遷失組練”(《聽朱生說水滸傳》)。這是和他們的文學發展觀與創新論相聯繫的,對提高那一時期民間文學和通俗文學的社會地位有一定作用。
公安派在解放文體上頗有功績,“一掃王、李雲霧”(《公安縣誌·袁中郎傳》),遊記、尺牘、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潑詼諧,自成一家。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消極避世,多描寫身邊瑣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會內容,因而創作題材愈來愈狹窄。其仿效者則“衝口而出,不復檢點”,“為俚語,為纖巧,為莽蕩”,以至“狂瞽交扇,鄙俚大行”(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後人評論公安派文學主張的理論意義超過他們的創作實踐,是為公允之論。

袁宗道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袁宗道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號玉蟠,又號石浦。明代文學家,明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萬曆十七年(1589)會試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發起者和領袖之一,與弟宏道、中道並稱“三袁”。荊州公安人。萬曆十四年(1586)禮部會試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編修,授庶吉士。在復古派極盛一時的情況下,他獨推白居易、蘇軾,成為共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萬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東宮講官,“雞鳴而入,寒暑不輟”。萬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憊極而卒”。終年41歲。光宗繼位,贈禮部右侍郎。在文學上既反對模擬復古,又注重學習前人“古文貴達”的精神,先後發表《論文》上下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這兩篇論文批駁前後“七子”違反文學發展規律,倡導剽竊蹈襲、復古倒退的謬論,主張作家應“從學生理,從理生文”。萬曆二十六年,三袁共同發起,在北京西郊崇國寺組織“蒲桃社”,吟詩撰文,抨擊“七子”。為人神清氣秀,穩健平和。居官15年,"省交遊,簡應酬",“不妄取人一錢”,身為東宮講官,死後竟僅餘囊中數金,幾至不能歸葬。著有《白蘇齋集》22卷行世。他的詩文創作無人云亦云之作,多是有感而發、率真自然之作。代表作有《戒壇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創作如袁宏道一樣存在著內容貧乏的缺點,這也是由他的創作思想導致的。

袁宏道

人物簡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主帥,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今屬湖北)人。
袁宏道始終無意於仕途,萬曆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他不願做官,而去訪師求學,遊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遊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游山”“與其死於床,何若死於一片冷石也。”《開先寺至黃岩寺觀瀑記》在登山臨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文學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

生平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滿井遊記》就寫於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生於湖廣公安(湖北公安)。北國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遊興。文章的第一段,就寫了這種欲游不能的苦惱。早春二月,乍暖還寒,這對北方人來本不足為奇,但對一個在江南長大的人來,卻是不可忍受的。作者從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則是他親身的感受和體驗了。一個“余”字,一個“猶”字,兩相映襯,把寒流不肯罷去的情狀描述無遺。那么,其具體表現是什麼呢作者用了極其簡練的語言來描繪:“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寒風”“冷風”而說“凍風”,意在說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對“燕地寒”的敏感。這樣惡劣的天氣,只好“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從“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來看,作者不知做過多少次嘗試,都無奈而歸。

公安派領袖

明代文學流派。代表人物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貫為湖廣公安(今屬湖北),故世稱“公安派”。其重要成員還有江盈科、陶望齡、黃輝、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員主要生活在萬曆時期。明代自弘治以來,文壇即為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貞、李攀龍為首的“後七子”所把持。他們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大曆以後書勿讀”的復古論調,影響極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為四大家,無不爭效其體”《明史·李夢陽傳》。其間雖有歸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爭,但不足以矯正其流弊。萬曆間李贄針鋒相對提出“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時勢先後論也”的觀點,振聾發聵,他和焦、徐渭等實際上成為公安派的先導。
袁宏道(1568—1610)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針對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字摹句擬,製造贗鼎偽觚的風氣,他大聲疾呼:創作要充分發揮自己個性,不要從人腳跟,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筆”。《小修詩序》他把死學古人的做法斥之為“糞里嚼渣”“順口接屁”“一個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與張幼宇書》。他強調文學要“真”,要有真知灼見、真情實感,要從“假人假言”,也就是從“文以載道”的封建文學觀中解放出來。這種尊重個性、要求解放,反對傳統的文學主張,使他的創作充滿著由儒、道、禪混合的自由放縱思想。袁宏道一生創作了大量山水遊記,在他筆下,秀色可餐的吳越山水,堤柳萬株的柳浪湖泊,風清氣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著筆不多而宛然如畫。這些山水遊記信筆直抒,不擇筆墨。寫景獨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悅性。語言清新流利,俊美瀟灑,如行雲流水般舒徐自如。

融通三教

宏道在佛教內部融攝禪、淨、教,學凡數變,不拘一說。於“外道”亦然,他會合三教道:“一切人皆具三教,飢則餐,倦則眠,炎則風,寒則衣,此仙之攝生也。小民往復,亦有揖讓,尊尊親親,截然不紊,此儒之禮教也。喚著即應,引著即行,此禪之無住也。觸類而通,三教之學,盡在矣。奚必遠有所慕哉”(93)在他看來,三教融通已深深地融入了百姓日用之中,是毋庸辯的事實,無需遠慕,不假外求、自然而然。晚明期間雖然三教融通之論甚多,但不落理礙,即身而自得,莫過於宏道。這是因為在他看來,三教本出一源,他作詩云:“堂堂三聖人,同宗偶異胤。刻影求飛鴻,霧眼自生暈。白水涌冰輪,千江同一印。”(94)他作《廣莊》,但“語有禪鋒”(95),因此,陸雲龍嘆其“直為三教之冶。”(96)而對於佛道、儒佛之間的融通關係,宏道則分別從性命雙修和借詮解“格物”等不同的途徑進行了論證。

袁中道

人物簡介

袁中道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學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領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歲中秀才,以豪傑自命,性格豪爽,喜交遊,好讀老莊及佛家之書。成年後科場考試,幾經落第,萬曆進士,授徽州府教授、國子監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長愈豪邁。與其兄宗道、宏道並有文名,時稱"三袁",同為公安派。其績稍遜於宏道。反對復古擬古,認為文學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天下無百年不變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寫性靈。晚年針對多俚語纖巧的流弊,提出以性靈為中心兼重格調的主張。
三袁兄弟中,小修享年最長,著作的數量也最多。萬曆四十四年(1616),小修四十六歲,這一年,他經過二十多年的場屋之苦,好不容易考取了進士,使他喘過一口氣,如他自說的,“叨得一第,聊了世法”《與愚庵》,或換一個說法,“卑卑一第,聊了書績”《寄王以明居士》。這時他想到有必要清理一下自己積年所寫的詩文,為自己的文集做一個總結了。他給朋友錢受之,也就是有名的錢牧齋,寫了一封信,其中寫道:
弟前歲(指萬曆四十二年[1614])一病幾殆,故取近作壽之於梓,名為《珂雪齋集》。蓋弟有齋名珂雪,取《觀經》“觀如來白毫相如珂雪”意也。近轉覺其冗濫,不欲流通,正思取一生詩文之精警者,合為一集。時方令人抄寫。完後當寄一帙受之,為我序而傳之可也。日記系另一書,目下亦未可出耳。詩文之道,昔之論氣格者近於套,今之論性情者近於俚,想受之悟此久矣。

創作作品

小修生於隆慶四年(1570),卒於天啟三年(1623)。終年五十四歲。伯修壽四十一歲,中郎壽四十三歲。袁氏三兄弟,小修的年壽最長了。但兩位兄長功名早達,伯修二十七歲舉會試第一,中郎二十五歲登進士第。小修則遲至四十六歲對科第已幾頻絕望時,方考取進士。所以中年以後,他詩文中的失意自傷情緒是相當濃厚的。
創作以散文為佳,遊記、日記、尺牘各有特色。遊記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記寫得精粹,對後世日記體散文有一定影響。其詩偶有關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寫得較清新。但詩文思想較平泛,酬作應答、感時傷懷,藝術上創新不夠。有《珂雪齋集》20卷,《游居柿錄》、《袁小修日記》20卷。

公安三袁

公安三袁,指湖北公安縣籍明朝文學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姓名簡介作品
袁宗道(1560年1600年),字伯修,號石浦。官至右庶子。《白蘇齋集》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在明代文壇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安派領袖。《袁中郎集》
袁中道(1570年1623年),字小修,一作少修。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長愈豪邁。其績稍遜於宏道。《珂雪齋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