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以公共藝術為核心範疇,以公共領域為基本概念,以世界著名城市雕塑和公共藝術為基本範例,以公共藝術實踐與城市文化建構為基本關係,以公共藝術的多樣性與城市文化的多向性為基本內容,國際性視野與中國首都視野相參照,國際公共藝術進程與首都公共藝術發展相結合,闡述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的內在邏輯與結構關係。第一章在語境化的歷史背景中描述公共藝術的歷史發展和轉變,第二章以公共領域為基本概念闡述公共藝術本體論和公共藝術的文化公共性;第三章結合世界著名且富有爭論的公共藝術案例,闡述公共藝術的複雜性、矛盾性和多向性特徵;第四章對作為公共藝術的當代北京的城市雕塑進行歷史、文化和美學的歷時性分析和詮釋;第五章對北京城市公共藝術與首都文化建設的關係、首都公共藝術的轉變進行共時性的探討;第六章選譯四篇關於公共藝術的經典性和前沿性文章以提供公共藝術理解和闡釋的文化美學視野。
作者簡介
李建盛,男,1964年生。199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美學、文藝理論和文化研究。學術專著有:《希望的變異:藝術設計與交流美學》(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話語轉型與價值建構——世紀之交的北京文學》(第一作者,北京出版社,2002)、《當代設計的藝術文化學闡釋》(河南美術出版社,2002)、《後現代轉向中的美學》(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當代中西審美文化研究》(與人合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藝術學關鍵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美學:為什麼與是什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藝術?科學?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北京文化60年(1949-2009)》(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歷史語境中的公共藝術
一、權力公共性與前現代時期的“公共藝術”
二、審美公共性與現代時期的“公共藝術”
三、文化公共性與後現代時期的“公共藝術”
第二章 公共領域與公共藝術本體論
一、公共領域與藝術的公共性
二、公共性與公共藝術本體論
三、公共藝術與文化詮釋
第三章 公共藝術矛盾與公共藝術案例
一、公共藝術的矛盾性
二、《傾斜之拱》或現代主義美學的失敗
三、《越戰紀念碑》:挑戰傳統或後現代主義
第四章 當代北京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的歷史闡釋
一、新時期以前的北京城市雕塑
二、城市雕塑概念與北京城市雕塑的興起
三、北京城市雕塑與藝術文化新空間
四、公共藝術視野中的北京城市雕塑
第五章 公共藝術與北京城市文化發展
一、北京城市雕塑的文化與美學
二、北京城市雕塑規劃的理論闡述
三、從城市雕塑走向公共藝術
四、公共藝術與首都城市文化建設
第六章 公共領域轉型與當代公共藝術
一、越戰紀念碑與華盛頓廣場:政治肖像學的哲學思考
二、記憶/紀念碑:公共藝術與政治記憶
三、公共領域中的藝術律法
四、公共藝術與歡樂的城市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