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中的知識分子

公共空間中的知識分子

《公共空間中的知識分子》是2007年6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紀霖。本書分公共領域理論、近代中國的精英轉型和公共空間與知識分子三部分,收錄文章有:《現代社會想像》、《家族承續性與文化霸權——1368-1911年的寧波士紳》、《晚清傳播媒體與知識分子:以江南為例》等。

作者簡介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歷史系教授。

查爾斯·泰勒,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政治學教授。

李丁贊,台灣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蔡英文,台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內容簡介

《公共空間中的知識分子》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整整個世紀之中,在一片風雨飄搖的內憂外患之中,在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禮崩樂壞的大亂世里,中國的知識分子被拋到社會上,建立起自己的“知識人社會”。他們試圖以自己的知識權力和輿論影響力重建社會重心。這個“知識人社會”是自由的,也是獨立的,但其根基是不牢固的。它一方面失去了與鄉村社會和城市社會的有機聯繫,另一方面與政治的制度性關聯也是脆弱的。更重要的,無論是學院,還是媒體,都缺乏體制性的保障。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不僅在身份上依然是自由浮動的游士,在心態上更是沒有安頓下來,總是要依附在某個階級、黨派或社會政治力量身上。近代中國的“知識人社會”是一個奇蹟,是座建立在沙灘上的象牙之塔,當戰爭、內亂和革命紛至沓來時,終究倒了。曾經輝煌過,卻沒有熬討舌十廿。

媒體評論

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整整個世紀之中,在一片風雨飄搖的內憂外患之中,在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禮崩樂壞的大亂世里,中國的知識分子被拋到社會上,建立起自己的“知識人社會”。他們試圖以自己的知識權力和輿論影響力重建社會重心。這個“知識人社會”是自由的,也是獨立的,但其根基是不牢固的。它一方面失去了與鄉村社會和城市社會的有機聯繫,另一方面與政治的制度性關聯也是脆弱的。更重要的,無論是學院,還是媒體,都缺乏體制性的保障。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不僅在身份上依然是自由浮動的游士,在心態上更是沒有安頓下來,總是要依附在某個階級、黨派或社會政治力量身上。近代中國的“知識人社會”是一個奇蹟,是座建立在沙灘上的象牙之塔,當戰爭、內亂和革命紛至沓來時,終究倒了。曾經輝煌過,卻沒有熬討舌十廿。

——許紀霖

目錄

導言:重建社會重心:現代中國知識分子與公共空間

Part 1 公共領域理論

現代社會想像

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

公共領域與民主共識的可能性

Part 2 近代中國的精英轉型

調停、代言、壓制:20世紀20年代北京的地方精英

家族承續性與文化霸權——1368—1911年的寧波士紳

現代化過程中的地方精英轉型——以20世紀前半期江蘇常熟為個案的考察

中國革命中的知識精英與底層教育

晚清中國“思想界”的形成與知識分子新的角色探求

Part 3 公共空間與知識分子

近代B本公共領域的形或與發展

晚清傳播媒體與知識分子:以江南為例

自律性交往場所:清末上海公共領域的空間拓展

從慶典到抵抗:五四時期天安門集會的由來

青樓名妓與情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