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小巴

公共小巴

公共小巴(全稱公共小型巴士)英文翻譯Public light buses。公共小巴是指一些載客量比較少的大眾交通工具,一般載客量約9至24人不等。在城市中運營的公共小巴多為大巴的輔助,路線與大巴相同或與大巴互補。

【運營體制】
公共小巴一般採用麵包車,因其比大巴體積小而得名。有些小巴用車大一些,有時也叫公共中巴。
小巴常見的承包方式有下面兩種:
·公司承包車隊,然後由公司經營車隊並雇用司乘人員。
·個人承包一台車,然後幾個人共同運營這台車。沒有統一的車隊管理。
小巴的票價通常與大巴差不多,線路長的會分段收費。一般有人售票;一些城市的小巴還可以使用IC卡。
【各地公共小巴】
[香港公共小巴]
香港,公共小巴為鐵路公共汽車以外的主要輔助交通工具。公共小巴前身是所謂的“白牌車”,當年政府多次取締也無法阻止,六七暴動期間,公共巴士服務大受影響,令白牌車大受歡迎,最終政府在1969年進行“白牌車”的規範化,成為公共小巴。
早期的公共小巴只有一種:「紅色公共小巴」,俗稱‘十四座’或‘Van仔’,因車身顏色為肉黃色配紅色間條而被命名。紅色公共小巴一般是沒有固定路線及收費,營運模式與計程車接近,但計程車是按表收費而紅巴是按人頭收費。初期的公共小巴只限接載14名乘客,後期因應業界建議而增至16座位。
現時香港的公共小巴共分為“紅色公共小巴”及“綠色專線小巴”兩種。公共小型巴士(俗稱“紅Van”)車頂髹上紅色並寫上「公共小型巴士十六座位 PUBLIC LIGHT BUS 16 SEATS」;而車身則需髹上肉黃色。除1970年以後建成的新市鎮及所有快速公路以外,紅色公共小巴可以行駛香港各區。紅巴沒有固定路線、班次和收費,除路旁髹上黃線的禁區外,其餘路面均可停車上下客。截至2004年5月,全港共有1,704輛紅色小巴。
紅巴路線大多都是24小時營業,如荃灣觀塘線、觀塘至旺角線、元朗佐敦道線等等。亦有部分是只會提供通宵服務,如大埔墟至旺角線、元朗至銅鑼灣線。由於紅巴所行走的路線並非固定,收費亦有可能隨路線長短而有所變動,因此乘客乘搭紅巴時,於下車時才需要繳付車資。紅巴一般只會收取現金,如有需要,司機會為乘客找贖餘額,但亦有部份紅巴是接受八達通支付車資的,如觀塘至西貢線。
由於紅巴在法律上沒有受到甚么規管,香港政府一直都是鼓勵紅巴經營者轉以綠色專線小巴形式繼續經營。因為綠色專線小巴的路線、班次及收費均受運輸署規管,服務質素較紅巴為好。而且在保障行車安全方面,綠色專線小巴正陸續安裝速度顯示器及安全帶等安全設施,唯紅巴因不受運\輸署規營而欠缺此類安全設施,故此沖紅燈和超速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深圳公共小巴(中巴)]
深圳市的公共小巴,在正常的情況下,一線的公共小巴以銀色車身及綠色車頂為主,二線的公共小巴就以銀色車身及紅色車頂為主。特區內行走的小巴編號為4開頭,穿越二線關的小巴為5開頭,二線外行走的小巴線路為7(寶安區)或9(龍崗區)開頭。
目前深圳市有將小巴改換為大巴的意向。這項政策已經開始實施,不少線路的小巴已經轉為大巴運營,到2006年,深圳特區內將會極少再見小巴了。
[台北公共小巴(小型公車)]
台北市的小型公車大多行走於鄉郊地區,一般會以「小」字開頭。
【小巴的利弊】
紅色小巴的優點,是其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上下客,除非那是禁區,對於乘客來說可說是「隨傳隨到」。而且小巴車型較小,能支持頻密的班次,加上路線又有彈性,對於乘客和經營者來說,「靈活」絕對是紅色的優點。
但紅色小巴有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固定路線、班次和收費,因此車費的波幅可以是很大的,某些路線為求搶客,可以收取極低車費來打「割喉戰」,但當要提高車費時,水平又可以達至「天價」程度。例如紅色小巴從前每逢颱風來臨的時候,任意調高車費,曾經試過有短途線加價8元港幣,此舉被市民投訴,最後在颱風的時候胡亂加價現屬違法。
加上紅巴在法律上沒有受到甚么規管,沖紅燈和超速的情況實是很常見的。例如2004年10月20日兩架紅色小巴於北角英皇道因互相搶客而超速撞車,釀成兩死十七傷意外,結果兩名司機要判處入獄告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