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六識](/img/1/c40/nBnauM3XyQzN0YDN4ETO0I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xk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言六根如其次第,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而生見聞嗅味覺知之了別作用者。為大小乘通說之法門,位於大乘所說八識中第一至第六,故
常稱為前六識。此六識在欲界,六識皆有,在色界之初禪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識,無鼻舌之二識,又第二禪天以上至無色界之有頂,唯有意識,無眼耳身之三識,以是為識相應而非與禪定相應故也。見百法問答抄,又此六識有體一體別之論。小乘之俱舍與大乘法相取體別,小乘成實取體一。參照一識條。
《 三藏法數 》
﹝出法界次第﹞
六識,(名數)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其與六根、六塵,合稱為十八界。唯識學派則加上末那識與阿賴耶識,稱為八識。言六根如其次第,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而生見聞嗅味覺知之了別作用者。此六識在欲界,六識皆有,在色界之初禪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識,無鼻舌之二識,又第二禪天以上至無色界之有頂,唯有意識,無眼耳身之三識,以是為識相應而非與禪定相應故也。小乘之俱舍與大乘法相取體別,小乘成實取體一。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言六根如其次第,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而生見聞嗅味覺知之了別作用者。為大小乘通說之法門,位於大乘所說八識中第一至第六,故
常稱為前六識。此六識在欲界,六識皆有,在色界之初禪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識,無鼻舌之二識,又第二禪天以上至無色界之有頂,唯有意識,無眼耳身之三識,以是為識相應而非與禪定相應故也。見百法問答抄,又此六識有體一體別之論。小乘之俱舍與大乘法相取體別,小乘成實取體一。參照一識條。
《 三藏法數 》
﹝出法界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