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種的惡覺,即欲覺、嗔覺,害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族姓覺、輕侮覺。。(一)欲覺,貪慾之念。(二)嗔覺,嗔恚之念。(三)害覺,又稱惱覺,惱害他人之念。(四)親里覺,常憶親戚鄉里之念。(五)國土覺,常憶國土安危之念。(六)不死覺,積聚財寶,常憶長命不死之念。(七)族姓覺,常憶族姓高貴之念。(八)輕侮覺,恃己之才德而輕侮他人之念。【菩薩地持經卷四、瑜伽師地論卷四十、成實論卷十四、華嚴經疏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一】
2 《八覺》 國民黨著名理論家戴季陶著作,作於1926年。
語出: 北周王褒《靈壇銘》:“八覺修行,七教弘通。”唐楊炯《彭城公夫人爾朱氏墓志銘》:“心依八覺,理會三空。”
八種的惡覺,即欲覺、嗔覺,害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族姓覺、輕侮覺。。(一)欲覺,貪慾之念。(二)嗔覺,嗔恚之念。(三)害覺,又稱惱覺,惱害他人之念。(四)親里覺,常憶親戚鄉里之念。(五)國土覺,常憶國土安危之念。(六)不死覺,積聚財寶,常憶長命不死之念。(七)族姓覺,常憶族姓高貴之念。(八)輕侮覺,恃己之才德而輕侮他人之念。【菩薩地持經卷四、瑜伽師地論卷四十、成實論卷十四、華嚴經疏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一】
2 《八覺》 國民黨著名理論家戴季陶著作,作於1926年。
【八大人覺】指大人八種教法。又作大人八念、八大人念、八生法。乃聲聞、緣覺、菩薩等聖者(大人)為入菩提道所覺知思念之八種教法。
內容《佛說八大人覺經》後漢沙門 安世高 譯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
原文 經文解釋 經文結構全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本經以說明諸佛菩薩等大人應覺知思念之八種法。佛弟子須觀察體會八大人覺,以作自覺、覺他之修行。
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譯文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大將周勃奉命討伐陳郗於恆山之陽武靈之丘,是年始創靈丘縣。靈丘縣城以南有古水(今稱唐河),自西北而東南奔騰不息,穿流於隘門...
覺山地理概況 北魏文成帝與覺山 覺山寺 保護與發展 相鄰景點數名,七加一的和,常表次第。八也是漢字部首之一,也可當姓。常用的成語有八拜之交、八面玲瓏、八方支援等。象形。甲骨文象分開相背的樣子。漢字部首之一。從“八...
字形結構 常用詞二 組詞覺山寺,位於山西大同靈丘縣城東南15公里的覺山山腰。相傳始建於漢,重建於唐,興盛於宋遼時代,迄今約2000餘年,歷代帝王名臣屢有朝佛禮拜之舉,敕加封號,...
簡介 建築特色 地勢環境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內景觀電視連續劇《八兄弟》反映冷家八個兄弟以情感經歷為主線,描寫中國當代農民進城打工的故事。
演員表 劇情介紹 導演簡介 演員陣容 幕後製作【八大人覺經】共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這本經書主要說明諸佛菩薩等大人應覺知思念之八種法。
概述 其他資料 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