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簡介
環境資源
有土地面積3829公頃,耕地1716.53公頃,人均占有土地0.98畝。主要 小溪8條,全長15公里。植被面積772.6公頃,森林面積972.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7%。境內地屬淺丘,有小(-)型勝利水庫,電灌站29座,都江堰人民六期(百里渠)支斗毛渠73公里小控灌鎮境;自流灌溉面積達8600畝,占耕地面積的32%。地處淺丘,礦泉水、頁岩等資源豐富。交通方便,水利條件好,是全縣主要產糧區之一,也是三台的棉花基地鎮。
區位經濟
八洞鎮位於四川省三台縣城以西,東距縣城32公里,西距中江20公里,德 陽50公里,成都121公里。八洞鎮幅員面積38.29 平方公里,東接建平鎮,南鄰西平鎮,西連中江通濟鎮,北界金石鎮。因鎮八仙洞而得名。鎮內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玉米、紅苕、小麥、大麥、棉花、花生、油菜、水果、蠶繭、蔬菜等,產量較豐,“三高”農業初具規模。鎮內市場繁榮,商貿興盛,盛產篾席、竹簾和草編等手工編織品,歷史悠久,享譽省內外。八洞鎮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唐巴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素有三台“西大門”之稱。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 23586 |
男 | 12361 |
女 | 11225 |
家庭戶戶數 | 7144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3577 |
家庭戶男 | 12353 |
家庭戶女 | 11224 |
0-14歲(總) | 6280 |
0-14歲男 | 3372 |
0-14歲女 | 2908 |
15-64歲(總) | 15353 |
15-64歲男 | 8015 |
15-64歲女 | 7338 |
65歲及以上(總) | 1953 |
65歲及以上男 | 974 |
65歲及以上女 | 979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2887 |
自然環境
土地環境
三台縣八洞鎮八洞鎮總面積38.29平方公里,八洞鎮面積1平方公里。鎮轄 17個行政村,鎮居民委員會2個。2001年,八洞鎮總人口26201人,7122戶。少數民族4個,共123人。八洞鎮有土地面積3829公頃,耕地1716.53公頃,人均占有土地0.98畝。主要小溪8條,全長15公里。植被面積772.6公頃,森林面積972.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7%。境內地屬淺丘,有小型勝利水庫,電灌站29座,三台人民六期(百里渠)支斗毛渠73公里小控灌鎮境;自流灌溉面積達8600畝,占耕地面積的32%。地處淺丘,礦泉水、頁岩等資源豐富。交通方便,水利條件好,是三台縣主要產糧區之一,也是三台的棉花基地鎮。
氣候
八洞鎮屬於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年均氣溫15℃,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為24℃,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為4℃,夏季平均氣溫比青城山景區低2℃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80毫米,雨日和雨量均為夏多冬少;年平均日照1000小時以上,風向頻率以靜風最多,植被覆蓋率90%以上,形成了“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
生物
八洞鎮境內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植被良好,種群完整,垂直分布明顯,喬木、灌木、針葉林、闊葉林皆有,有63科200餘種之多。珍貴樹木有紅豆杉、冷杉、珙桐、羅漢松、紫檀、銀杏、楠木、黃楊等,已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九龍溝景區更有高山杜鵑林,每年時值杜鵑開放,成片的杜鵑花美不勝收。茶園村千畝茶園更是讓人心曠神怡。竹類主要有茨竹、箭竹、荊竹、斑竹、甜竹、苦竹、刺茨竹、龍竹、拐杖竹、牛尾竹、白葭竹、實心竹和楠竹等,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其筍更是屬山中珍品。藥材有木通(血通、花通、槐通、鐵通)、塊頭(俗稱山烏龜)、黃柏、厚朴、山枝子、金銀花、扈柄子、泥檳子、鼻流、烏子、何首烏、刺黃苓、水黃連、黃連、瓜蔞、木鼻、山藥根,香符、陳艾、青藕、車前子、過路黃、紫蘇、野海椒、內寄生包、蛇蛻、山藥、牛膀子、魚腥草、藿香、澤蘭、虎耳草、鐵扁擔、二郎箭、牽牛草、土花椒、半夏、左轉藤、白艿、母豬藤、地骨皮、雞虱草、雞血藤、梅子等四十餘個品種。還有天麻、三七等名貴藥材。
鄉鎮建設
規劃建設
八洞鎮民眾自願,政府扶持,協會組織。在發展設施農業過程中,八洞鎮始終堅持“統一設計,自願自建,驗收合格,政府補貼”這樣一個原則,即日光溫室由農戶自願申報建設經營,而政府對發展溫室的農戶給予一定資金扶持,農戶建成溫室後經驗收合格,政府給予兌現補貼資金。同時,組建農民蔬菜專業協會,由協會全權負責戶數落實、地塊調整、資金籌集、配合規劃、監督施工等項工作。特別是在物資採購和資金使用上,採取“協會採購,政府補貼”的辦法,即協會負責各類物資的採購,政府統一結算付款,有效保證工程建設的公開、公正,進一步增強了透明度。
農業建設
八洞鎮政民合力,廣辟水源,配套設施。按照“政府幫、村民建”的原則,在水資源相對富集的地段,每2-3個溫室之間新打配套機電井1眼,在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地段,由政府補貼相關材料和所需物資費用,農戶投工投勞鋪設引水地埋管,解決用水問題,確保灌溉充沛。此外,由政府投資架設1500米低壓線路,方便農戶接線進棚,最大限度保障農戶順利建設生產。建設市場,尋求訂單,暢通行銷。為了確保溫室種植戶“產出來,銷路暢,增效益”,八洞鎮計畫在村內建設一處蔬菜批發市場,方便村民售菜。同時,組織農民經紀人積極拓展市場,聯繫訂單。此外,八洞鎮還計畫引進區內外蔬菜加工龍頭企業,投資建設一座恆溫保鮮庫,大力發展蔬菜保鮮加工,實現產品增值。八洞鎮日光溫室建設只是全旗發展設施農業的一個縮影。據測算,溫室建成後每年每棚可種3-4茬蔬菜,每棚年純收入可達10000元。
經濟建設
八洞鎮擁有日供水3000噸自來水廠一座,35KV和110KV變電站各一座。三台縣天然氣資源豐富,儲量達500多億立方米,屬無硫、甲烷含量高的優質天然氣,八洞建有一條專用供氣管道和一座配氣站,在用氣指標、價格等方面享有得天獨厚優勢。
園區建設
八洞鎮工業點是經成都市批准設立的21個工業集中發展區、10個重點鎮工業布局點之一。八洞鎮根據工業發展基礎和產業優勢,確立了“工業立鎮,工業強鎮”發展戰略,明確了天然氣化工、造紙及紙質包裝、建材等為主的產業發展定位,規劃了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的八洞工業點,制訂了《三台縣工業集中發展區化工聚集區控制詳細規劃》、的《八洞工業點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了《工業點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工業點建成面積達1.58平方公里,基本建成“一縱兩橫”園區道路骨架,目前工業點通訊、光纖等配套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2007年6月,八洞鎮工業性企業達7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6家。園區內入駐企業2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家,解決了勞動力就業2000餘人。四川創美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豬繁育、商品豬生產、生豬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股份制公司。該公司在我縣八洞鎮投資興建的斯格祖代種豬場為公司種豬繁育基地,是公司聘請豬場設計專家根據種豬界幾十年的先進經驗和本地實際情況,在充分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現代工藝流程、分階段飼養管理;配備母豬單體限位欄、分娩高床、仔豬培育高床、負壓式及緩衝式自動通風;配套濕簾降溫系統、閉路監控系統、污染環保系統;立體防疫、階段生產‘全進全出’”的標準進行設計和興建。該豬場生產的斯格種豬是比利時斯格遺傳技術公司培育的五系配套優良種豬,其商品豬生長快,日增重900克以上,肉質好,產肉力強,屠宰率75—80%;瘦肉率高達66-68%,肌肉豐滿,背寬、腰厚,臀部發達,具備高瘦肉型商品豬的最佳體型,出欄體重120公斤。
農業經濟
2005年,八洞鎮在八洞鎮範圍內實施土地整理,按照建設“工貿型花園式小城市”的奮鬥目標,新建了八洞新城和6個新型社區,整個城市布局呈“六星拱月”結構,城鎮建成區面積達3.1平方公里。八洞鎮農民集中居住達2萬餘人,城鎮化率達46.8%。八洞鎮利用土地整理的契機,大力推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創新了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湯營模式”: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集體以土地整理後的新增耕地入股,興農業公司投入資金100萬元作為風險投入,成立了湯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實行每畝每年800斤黃谷保底和經營利潤按股分紅模式,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品牌化的現代農業。2006年,公司收益達48.5萬元,農戶的收入由過去單純的種植收入變為股金收入、務工收入、紅利收入和經營收入等,真正實現了多元化增收。在此基礎上,八洞鎮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變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大力鼓勵和支持以股份型、企業型、專合組織型、農戶聯營型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土地。目前,八洞鎮創辦湯營、來龍、樊噲和三河農業有限公司4個,各種專合組織和合作社6個,流轉土地近萬畝。
特色農業
政策
八洞鎮加快科技入戶的步伐。農業部去年在我省9個縣實施10個科技入戶項目,投入資金260萬,在此基礎上,還將增加4個項目縣,增加20%的資金投入。八洞鎮投入80萬資金實施“科技入戶整市推進”項目。作為配套,在去年25個縣實施科技入戶工程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加大項目和資金投入力度。作為落實今年省委一號檔案的具體措施,四川省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科技入戶工程為我省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構建現代農業都具有重要意 義。而省政府出台的《意見》,該檔案在政策層面上首次界定了農技推廣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職能的區別,機構設定更加科學合理,同時,為農技推廣公益型職能所需的資金提供了政策支撐,為四川省構建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落實到基層掃清政策障礙。
成就
八洞鎮朝陽村是三台縣有名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種植面積近3000畝。由於多年種植蔬菜,病蟲害發生較嚴重,農戶缺乏對病蟲害的識別和防治技術,導致減產、減收。去年,實施“農戶需求型農技推廣機制示範”項目,由敖平農技服務片站的代秀蓉負責聯繫,請來專家進行培訓,同時,根據農戶需求開展各類實驗示範,培養了一批農民專家,推動了朝陽村的蔬菜發展和食品安全。2006年,朝陽村人均增收430元。省委一號檔案要求各地加快實施科技富民、科技入戶工程,這說到我們農技推廣人員的心坎上了。科技入戶要有針對性才能夠得到農戶的歡迎。朝陽村實施的“農戶需求型農技推廣機制示範”項目,就是根據當地廣大農戶的種養特點和規模進行技術指導,促農增收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