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洛哲堅贊

八思巴·洛哲堅贊

八思巴·洛哲堅贊,意為‘聖者慧幢”,舊譯發思巴、帕克思巴、梵僧八合思巴等,為西藏佛教薩迦派第五代師祖。於藏曆第四繞迥之木羊年(1235年,宋端平二 年)誕生,是桑查索南堅贊和更噶吉的長子。八思巴聰明穎悟,幼年便博學無厭。《元史釋老傳》說他 7歲時,就能“誦經數十萬言,能約通其大義,國人號之聖童。”稍長,即開始學習“五明”學,一學即悟。

八思巴·洛哲堅贊,意為‘聖者慧幢”,舊譯發思巴、帕克思巴、梵僧八合思巴等,為西藏佛教薩迦派第五代師祖。於藏曆第四繞迥之木羊年(1235年,宋端平二 年)誕生,是桑查索南堅贊和更噶吉的長子。
八思巴聰明穎悟,幼年便博學無厭。《元史釋老傳》說他 7歲時,就能“誦經數十萬言,能約通其大義,國人號之聖童。”稍長,即開始學習“五明”學,一學即悟。
八思巴11歲(1246年)時,隨伯父薩迦班智達,接受窩闊台汗之子闊端之邀赴涼州(今甘肅武威)。16歲以前,從伯父薩班學習薩迦法王的一切教法。
鐵豬年(1251年)夏,忽必烈駐紮六盤山時,派人去涼州迎請薩迦班智達,薩班以年老多病辭謝。忽必烈又請八思巴前往,由闊端之子蒙哥汗帶八思巴赴六盤山與忽必烈相見。忽必烈遂與八思巴結為施主與福田,尊八思巴為上師。不久,因薩班病重,八思巴即返涼州。薩班臨終前,將衣缽及法螺等物傳給八思巴,薩班於當年十一月十四日在涼州圓寂。八思巴遂成為薩迦派的新教主。公元1252年,八思巴在涼州為薩班的靈塔舉行了開光儀式。
水牛年(1253年),八思巴在一個名叫忒刺的地方再次和忽必烈相見,忽必烈以八思巴的淵博學識、謙虛美德而崇敬他,八思巴對忽必烈亦忠心不二。這期間,八思巴給忽必烈和他的妻子察必皇后及親屬子女授經說法,並授了金剛乘密法大灌頂,被供為上師。
據《蒙古政教史》載:“由薩迦班欽之侄兒思巴·洛哲堅贊,於水牛年與薛禪汗會面。可汗(忽必烈)問其法義,遂生敬信。但在此之前,可汗敬信噶瑪拔希,故日:‘論教法,八思巴為最,但論證德,噶瑪技拔希為較高。’美麗賢惠的妃子敬八思巴喇嘛,故將可汗所言告之於八思巴。八思巴為得可汗信任,請與噶瑪拔希鬥法,可汗允之。遂於可汗及眾臣宰面前,噶瑪拔希示現空中跏趺,穿山岩等神通。八思巴則現斷自身肢體為五段,各自轉成五佛,爾後,復原為己身等神變。”當時,忽必烈欲留噶瑪拔希在其左右,他不願意,不久便離開,去北方一帶遊方傳教,公元1256年噶瑪拔希投奔當時的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哥哥蒙哥,而八思巴一直跟隨忽必烈左右。1260年忽必烈當了蒙古大汗,八思巴被封為國師。
木虎年(1254年)忽必烈賜給八思巴一份“優禮僧人詔書。”詔書中寫道:忽必烈接受了八思巴的灌項,封八思巴為國師,讓其統領所有僧眾。僧人不可違背上師之法旨,要謹慎修行。對烏斯藏各教派一律尊重,無論軍官、軍人、達魯花赤、金冊使者等對僧人不準欺凌、攤派兵差賦稅勞役等,寺廟的土地、水流、水磨等誰都不準奪占、強取。1255年,八思巴在河州(今甘肅臨夏)迎請札巴僧格等高僧前來,受了比丘戒。受戒後,八思巴跟隨忽必烈去上都(今內蒙古多倫)。據傳,在此期間,八思巴曾參加了西京的佛道兩教之爭的辯論會。會上,八思巴以廣博的學識,了無滯礙的辯才,引經據典,使以丘處機(長春真人)為首的眾道家理屈辭勞,道方認輸,焚其經卷,歸還道教所占據的佛剎。
鐵猴年(1260年),忽必烈繼大汗位,建元中統,廟號元世祖,又史稱“薛禪皇帝”。忽必烈立即封八思巴為國師,掌天下釋教。
木鼠年(1264年),元朝設總制院(後改為宣政院),八 思巴領總制院事,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和藏區政教事務。八思巴於木牛年(1265年)返回西藏,行前,元帝重新封他為藏區政教之主,並賜以珠寶冊印。次年到達薩迦,在扎西閣芒寺中,用金銅新塑造了喇嘛、皇帝等的七尊金身,修建了多門吉祥金塔,用金汁寫成了200多函《甘珠爾》經。
八思巴於火免年(1267年)重返北京。1269年他向元世祖忽必烈奉獻了他創製的蒙古新字,忽必烈正式下詔頒行於全國,在詔文中規定以新字為國書,用它來釋寫一切文字,凡頒降璽書並用新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八思巴文。”蒙古新字的創製,使蒙古族人民有了本民族的文字,豐富了民族文化,提高了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素質。
金馬年(1270年),八思巴再次給元世祖忽必烈灌頂,元世祖為酬答八思巴灌頂之恩和造字之功,將西藏三區賜予八思巴作為供禮,還將八思巴進封為“大寶法王”,其封號從 “國師”升為“帝師”。賜詔文日:“普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創製文字,護持國政,精通五明班智達八思巴帝師”。又於《八思巴行狀》中明確記載:“庚午,師年三十一歲,時至元七年,詔制大元國字,師獨運摹畫,作成稱旨,即頒行朝省郡縣遵用,這為一代典章,升號帝師,大寶法王,更賜玉印,統領諸國釋教。”同時又授予八思巴統領西藏十三萬戶之職權。
火鼠年(1276年),八思巴在皇太子真金以及西平王奧魯赤護送下返回後藏薩迦。到薩迦後,他自任薩迦法王,任命本欽釋迦尚波統領西藏十三萬戶,僧俗共用,軍民兼攝,是為薩迦派在西藏實行政教合一之始。八思巴在一生中,不但把西藏的建築技巧、雕塑藝術和大量的梵藏經典傳播到內地、蒙古地區,還把內地的印刷術、戲劇藝術傳到西藏,促進了民族間、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在元朝政府機構里,設有專門翻譯梵經的局所,八思巴及其弟子們親自參加翻譯。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時,有司奏上八思巴等人新譯出的戒本就有500部之多。他的著作有 3函傳世,印版在四川德格印經院。其重要著作有《道果傳承·禮供》、《密續修證·幼樹》、《續部目錄》、《帝王教授集·明飾》、《菩提道藏》、《薩迦五祖文集目錄·幻鑰》等。
八思巴於藏曆第五繞迥之金龍年(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在薩迦圓寂,是年46歲。公元1282年“造帝師八思巴舍利塔”。
木鼠年(1324年,元泰定帝元年)八月,“繪帝師八思巴像十一,頒行各行省,俾塑祀之。”追謚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板的達巴思八八合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