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87畝(其中:水田584畝,旱地103畝),人均耕地0.51畝,主要種植
水稻、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810畝(經濟林果地面積35畝),其他面積242畝。基礎設施
該村到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345戶通自來水,有345戶通電,有24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2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9.53%和94.0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4戶(分別占總數的75.08 %和66.06%)。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到2010年底,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8輛,拖拉機5輛,機車126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3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1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84畝,有效灌溉率為 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1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1.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3萬元;畜牧業收入258萬元(其中,年內出
欄肉豬1121頭,肉牛147頭);漁業收入10萬元;林業收入17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723萬元;工資性收入375.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60元,農民收入以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60.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5人(占勞動力的17.08 %),在雲南省內務工266人,到雲南省外務工29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往保山市。2010年種植業、養殖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7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7.95%。該村發展養殖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加工產業。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345戶,共有鄉村人口1367人,其中男性683人,女性684人。其中農業人口1339人,勞動力881人。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回族118人,其他民族26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40人,參合率92.61%;享受低保3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該村衛生所和金雞鄉衛生院,距離該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該鄉衛生院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八大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金雞中學。到2010年底,該村距離國小校0.4公里,距離中學2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5人,其中小學生97人,中學生48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1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8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7.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到2010年底,該村有自然村1個,村民小組5個,村小組幹部5人。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總數58人,黨員中男黨員41人,女黨員17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全村道路基礎設施差,交通不方便,養殖戶思想不統一,不便統一管理。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蠶桑產業的發展,建設一個標準化的養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