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八十年戰爭(Eighty Years' War, or Dutch Revolt)發生於1568年-1648年,是荷蘭(即尼德蘭聯邦,荷蘭只是聯邦七省之一,不過多數以荷蘭稱呼之)清教徒反抗西班牙統治所展開。該戰爭又稱尼德蘭獨立戰爭Netherlands War of Independence,或稱荷蘭獨立戰爭Dutch War of Independence。過程

加爾文派(Calvinists)的游擊隊、“海上乞丐”(Geuzen)開始在陸上和海上不斷進行襲擊和搶劫活動。同年5月25日,拿騷的路易(Louis of Nassau,1538-1574)指揮的一支荷蘭人小部隊在海利赫萊(Heiligerles)首戰告捷,但同年7月在耶明根(Jemmingen)之戰中受挫。然而,“乞丐軍”的活動仍非常頻繁,他們封鎖了布魯塞爾的出海口。1572年4月1日,“乞丐軍”攻占了鹿特丹(Rotterdam)以西的布里爾港(Bril)隨後又陸續占領了一些城市。同年,奧蘭治親王、拿騷的“沉默者”威廉被推選為尼德蘭執政。至此,荷蘭人占領了布魯塞爾附近的所有地區。1574年,西班牙軍隊圍攻來登(Leiden)未果。同年4月, 拿騷的路易在莫克賴德(Mookerheyd)之戰中兵敗被殺。後來,尼德蘭南方各省按照1576年根特協定(Pacification of Ghent)與北方聯合,以驅逐西班牙軍隊。西班牙新任總督亞歷山大·法爾內塞(Alessandro Farnese,1545-1592)遂卒軍重新征服南方各省。1579年,南方各省接受安撫,結成阿拉斯同盟(Union of Arras),向西班牙人妥協;北方各省則於同年成立聯省共和國(United Provinces,即烏得勒支同盟Union of Utrecht),進而謀求更大程度的自治,並於1581年正式宣布獨立。
由於西班牙軍隊準備消滅新生的共和國,“沉默者”威廉向法國求援,心懷叵測的安茹公爵(Duke of Anjou)答應相 助,但安茹公爵的真正用心在於控制尼德蘭。1584年,威廉遭暗殺,西班牙人重新控制佛蘭德和布拉班特,迫使聯合省遷都海牙(Hague)。1586年,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Robert Dudley,Earl of Leicester,1532-1588)率領一支英國遠征軍進入尼德蘭,援助荷蘭人,但未能扭轉局勢而撤走。聯合省遂決心在其新執政、“沉默者”威廉之子莫里斯親王(Maurice,1567-1625)的率領下單獨作戰。後因西班牙人忙於其它戰事(見西班牙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Defeat of the;西葡戰爭Spanish-Portuguese War),無暇進行北尼德蘭戰爭出現暫時的、非正式的休戰狀態,但不久這種局面又被打破。1600年,莫里斯率軍發動攻勢,並贏得尼烏波特(Nieuwpoort)戰役的勝利。1601-1604年,西班牙軍隊圍攻並占領奧斯坦德(Ostend)。疲於征戰的西班牙人被迫於1609年簽署12年停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聯合省共和國的獨立。由於荷蘭省在聯合省共和國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十分重要,故亦稱荷蘭共和國。
1621年,荷蘭人乘西班牙捲入三十年戰爭之機,重新開戰,並不斷贏得勝利。1626年斯皮諾拉侯爵率領的西班牙軍隊重占布里達(Breda);1628年,荷蘭艦隊在古巴海面俘獲一支西班牙裝運銀子的船隊;1632年,荷蘭軍隊攻占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1639年,馬頓·特羅普率領的荷蘭艦隊在唐斯海戰重創西班牙艦隊。在荷蘭軍隊不斷打擊下,西班牙被迫進行和談。1648年,雙方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結束了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依約,尼德蘭南方各省仍為西屬尼德蘭,而聯合省共和國則獲得了完全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