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熱塑性澱粉也稱為“無構澱粉”,通過一定的方法使澱粉結構無序化,使之具有熱塑性。澱粉分子為多糖分子結構,含有大量羥基,由於其分子間及分子內氫鍵的作用,使其熔融的溫度較高,而其分解溫度要低於其熔融溫度,因此在熱加工時,澱粉分子未熔化而先分解。傳統塑膠機械加工方法多採用熱加工成型,因此要製得澱粉基全澱粉塑膠需要使天然澱粉具有熱塑性。這種熱塑性可以通過改變澱粉分子內部結晶結構實現。破壞分子內及分子間氫鍵,打亂澱粉分子雙螺鏇結晶結構,這樣會使澱粉熔融溫度降低,使其具有熱塑性。
工藝
熱塑性澱粉的製備工藝多採用擠出、注射和模壓等,使用的增塑劑一般為水、甘油等。荷蘭烏德勒支大學van Soest以水為增塑劑對熱塑性澱粉的力學性能進行了研究,水的添加量應該在5%一15%之間,低於5%時,材料非常脆,無法進行測定,而添加量大約15%時,材料變得比較軟,成型較難,含水量在5%一7%時,材料性能與脆性材料相似,觀察不到屈服點。英國曼徹斯特大學Stepto等用水作為增塑劑對馬鈴薯澱粉進行改性,並對其力學性能進行了分析。他們增塑劑的添加量選取了9.5%、10.8%、13.5%三個水平。通過分析應力一應變曲線可知,試樣的起始模量與HDPE, PP接近,為1.5MPa;試樣的屈服強度與增塑劑含量成反比,含水9.5%時的試樣屈服強度為68 N/mm2,當含水量增加到13.5%時,其屈服強度降為42 N/mm2。荷蘭格羅寧根大學Robbert等以甘油作為增塑劑對多種不同澱粉進行了分析。澱粉的玻態轉化溫度(Tg)對試樣的力學性能也有影響。Tg低,實驗的拉伸強度、模量、斷裂伸長率和衝擊強度等增加,而直鏈澱粉含量高的澱粉中Tg比較低。所以澱粉中直鏈澱粉含量越高,澱粉產品越柔軟。經Robbert實驗測定,含25%增塑劑的蠟質玉米的拉伸強度接近10 MPa,斷裂伸長率110%,是選用澱粉中綜合性能最好的。北京大學與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Yosbii等研究了用電子束輻照用甘油和聚乙二醇作為增塑劑的澱粉基塑膠。成功製得了澱粉基薄膜,並發現輻照可以使各組分分子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完整網路結構,增強薄膜的拉伸性能。
由以上的研究可知,可以對澱粉進行改性,得到熱塑性澱粉,並通過改變加工方法、增塑劑種類等手段改善熱塑性澱粉的性能。
由於熱塑性澱粉具有機械性能差、吸水性強等缺點,研究者開始考慮用纖維作為強化劑,添加到熱塑性澱粉基體中,改善材料的性能。天然纖維與澱粉同為多糖分子結構,將纖維與熱塑性澱粉共混,能得到較好的強化效果。
巴西聖卡羅斯化學研究所Curvelo等用巨尾按纖維作為強化劑來改善熱塑性澱粉的機械性能。強化型熱塑性澱粉與未強化型熱塑性澱粉相比,拉伸強度增加了100%,彈性模量增加了50%。並且得出材料的吸水性隨著纖維含量的增加而減少的結論。
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Gaspar等在用甘油作為增塑劑的熱塑性玉米澱粉中加入了纖維素、半纖維素和玉米蛋白,研究發現,半纖維素和玉米蛋白強化型熱塑性澱粉的機械強度較好(10. 4 MP和11. 5 MPa)。巴西研究者Guimaraes等對甘蔗纖維和香蕉纖維對熱塑性澱粉的強化作用進行了對比。發現強化後的試樣拉伸性能明顯增強,甘蔗纖維與熱塑性澱粉的表面結合性要比香蕉纖維好。
泰國拉卡邦先皇技術學院Prachayawarakorn等對棉纖維強化的熱塑性大米澱粉進行了研究,發現在加人棉纖維後材料的拉伸性能增加、吸水性下降。通過對比發現,在加人相同含量(10%)的棉纖維或低密度聚乙烯時,加入棉纖維的試樣機械性能、熱穩定性、吸水性和生物降解性等指標均較優。
法國魯昂大學Sreekumar等研究了劍麻纖維對熱塑性小麥粉的影響,發現劍麻纖維可以增強熱塑性小麥粉的拉伸性能,但是其流動性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