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論

全人教育論

全人教育論,日本八大教育主張之一。即培養“完美和諧的人”的教育或“全人格” 的教育,亦是人的多方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 1921 年 8 月在八大教育主張講演會上首次提出。1929 年玉川學園創立後,在該校付諸實踐。包括六方面,即學問、道德、藝術、宗教、身體和生活。具體要求: 學問的理想在於真,道德的理想在於善,藝術的理想在於美,宗教的理想在於聖,身體的理想在於健,生活的理想在於富。這六方面形成全人教育的價值體系。其中真、善、美、聖具有絕對價值,健和富具有手段價值。主張真正的學問不應是教師塞給學生的,而應是學生自己掌握的;不應是死記硬背的,而應是富有創造性的。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於磨鍊學生挖掘知識寶庫的十字鎬(即求學方法)。上述六方面是完整的統一體,相互依存,相輔相成, 缺一不可。片面強調某一方面不能培養完美和諧的人,也就不是全人教育而是肢解人的教育。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全人教育論》收錄於《小原國芳選集》第三卷。玉川大學出版社昭和55年(1970年)10月10日出版。我國尚無中譯本,全書近10萬字。

本文的評介主要依據此版本。

《全人教育論》是日本新教育運動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學派,它是小原國芳在玉川學園嘔心瀝血,花費畢生精力進行教育實踐的經驗總結。全書共分“全人教育論”、“價值體系論”、“教育理想的歸趨”、“同全人教育關係密切的諸問題”和“作為教育結論的教師論”等主要章節。

作者簡介

小原國芳(1887—1977)日本教育家,全人教育論專家、玉川學園的創始人,丹麥國王和墨西哥總統勳章獲得者。1887年4月8日生於鹿兒島縣的久志。幼年家境貧寒,無錢進普通中學讀書,不得已考入了官費的電信學校。畢業後在大隅半島的海底電信局當了一名技工。他求學上進之心十分迫切,依靠自身的奮鬥,先後考取了鹿兒島師範學校、廣島高等師範學校和京都大學文學院哲學系教育專業。1918年7月畢業後,就職於廣島高師附屬小 學,熱心研究初等教育和藝術教育。1919年12月,應成城學園校長、著名教育家澤柳政太郎之邀,擔任成城學園國小部主事。開始探索實踐其“全人教育”的主張。1921年8月8日,在大日本學術協會主辦的“八大教育主張講演大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全人教育”的主張,創始了日本新教育運動的一個新的理論學派。為了探索實踐其全人教育理想,1929年在東京郊外創立了玉川學園。逐步提出了完整的辦學指導方針——十二教育信條,即:①全人教育;②尊重個性的教育;③自學自律(重視學生的自學和自我約束的能力);④高效率的教育(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精選教材、改善教學方法和提高學習興趣);⑤立足於學的教育(改變立足於教的指導思想);⑥尊重自然;⑦師生間的溫情(尊師愛生);⑧勞作教育(培養知行合一的堅強意志和實踐能力);⑨對立的合一(使兩種對立的品質合於一身);⑩儘量滿足他人的願望和作人生開拓者;⑾學塾教育(繼承日本古代學塾的傳統,師生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祈禱);⑿國際教育。在十二個教育信條的指導下,經過多年的慘澹經營,終於在1947年把玉川學園辦成了一所從幼稚園、國小、中學到大學的綜合教育機構。他多次出國考察,吸取世界各國的先進教育思想。也向世界各國介紹了日本的新教育運動,半個世紀以來,到玉川學園參觀“全人教育”成果的外國學者不乏其人。由於小原國芳終生獻身於國際教育友好事業,1975年至1976年,先後獲得了丹麥國王和墨西哥總統的勳章。他一生著述甚多,均收入《小原國芳全集》中,主要著作有:《全人教育論》、《教育改造論》、《自由教育論》、《思想問題和教育》、《道德教育革新論》、《教育立國論》、《理想的學校》、《學校劇論》、《作為教育根本問題的宗教》、《作為教育根本問題的哲學》等。小原國芳是新教育運動的開拓者,他敢於向傳統教育挑戰,創立自己的全人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

主要內容

(一)全人教育論

全人教育是小原國芳教育思想的核心主體部分,這個思想貫穿在他的全部著作當中。懂得了他的全人教育思想,就可以像一把鑰匙那樣,打開他的思想書庫。那么什麼是全人教育呢?用小原國芳在本書開宗明義的話來說:“全人教育就是完全人格、和諧人格的教育。它的教育內容應該包括人類文化的全部,而缺乏人類文化的教育則是畸形的教育”。他非常讚揚裴斯泰洛齊的話:“有造句作文的學校,有習字書法的學校……就是沒有育人的學校。”他認為在現實的教育中,那種為入學考試的教育,死記硬背的教育,填鴨注入的教育,考試作弊的教育,予備學校的教育,補習學校的教育等,都是破壞真正人的教育。為此他提倡全人教育。他認為全人教育應該由六個方面組成,即學問、道德、藝術、宗教、身體和生活。“學問的理想在於真,道德的理想在於善,藝術的理想在於美,宗教的理想在於聖,身體的理想在於健,生活的理想在於富”。“這六方面的文化價值就像秋天庭院裡盛開的大波斯菊花一樣,希望和諧地生長”。它是六瓣花,每個花瓣代表一個方面,六者和諧發展,缺一不可。全人教育的六個方面也是如此。小原採用大波斯菊花作為全人教育的象徵,每年玉川學園都舉行大波斯菊節,其目的在於求得人的多方面和諧發展,並且使宇宙、社會完美、和諧和有秩序。他認為,古希臘完美人的典型代表就是柏拉圖。因為他既是大詩人,又是大哲學家,同時據說還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摔跤、標槍、鐵餅等多項競技的優勝者。他是具有多方面文化修養、身心和諧發展的人。他認為,全人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應該是多方面和諧發展的人。所以他非常推崇柏拉圖的“和諧就是善”、裴斯泰洛齊“和諧發展的教育”的主張,從而創造出全人教育的理論。

(二)全人教育的價值體系論

小原國芳認為,作為“全人”的內容是有其價值論的體系的。而從來的教育研究將此問題忽視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缺陷。因為只有確立了價值體系問題之後,才能夠確立教育的理想,才能正確選擇各種學科課程,才能正確規定各項教育作用應占有的位置。所以研究文化價值體系就是研究人的教育本身。他在介紹了幾位西方教育家和日本教育家的價值體系論之後,提出了自己的全人教育的價值體系論,並列表如下:

小原認為,人的心理有知、情、意三種作用,與此對應,作為價值論則有真、善、美三種價值。作為文化表現則有哲學世界(包含廣泛的學問整體)、道德世界和藝術世界三者。而宗教乃是學問、道德、藝術的超世界,超感覺的神秘境界,故稱之為“聖”。

他並且認為柏拉圖在真善美之上所安置的“最高善”,其實質就是宗教。他是非常推崇宗教的價值的。從所列的表中也可看出,小原把真善美聖四者作為絕對價值,而聖是最高價值。至於作為手段價值的健與富,小原在本書中也作了一定的論證。他說:“人有身心兩個方面,為使身體作為生命保存和精神活動的源泉,必須要求健康。這就要求有‘健’的價值。但無論如何,健康只是手段價值”。因為健康的意義不在於簡單的活著,不在於單純身強力壯,而在於它給人的一切活動以補給和幫助。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而吃飯是為了活著。他又說:“財富是精神活動不可缺少的手段。為了使精神活動更為有效和強大,需要有許多廣義的財富的手段範疇。如發明、籌劃、交通、政治、外交、產業、軍事、法律等等,都是廣義的營謀財富的範疇。但是,富歸根到底是手段價值,它同健的價值一樣,是旺盛的精神活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價值”。“我們應成為財富的主人,而不應為財富所役使”。成為財富的奴隸。以上就是小原國芳全人教育的價值觀。

(三)教育理想的歸趨

小原國芳認為,人是具有理想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儘管認識有高低深淺之差,但卻都有自己的理想。每個人都會根據時代的文化、精神、理想,再加上個人的人類觀、宇宙觀和人生觀確定自己的理想。而古今時代的教育理想則有個人主義、社會主義、國家主義、國際主義、理想主義、實利主義、宗教主義、主知主義、人文主義、訓練主義,再加上方法上的機械主義、自然主義等等,有著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他說,我相信教育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指培養人——本文作者注),上述的各種主義均是唯一的教育理想的各種側面。忽視個人的社會不可能得到繁榮,忽視社會的個人也不會得到發展。為列國所怨的國家不可能得到安寧,無國家、無團結心的人不可能生活下去。單純的宗教教育、藝術教育、道德教育和實業教育都使人成為畸形發展。機械的拘束不可能期望人的成長,而放任的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如何解決這種二元對立的矛盾呢?我求助於黑格爾的辯證法,即採取發揚和捨棄的方法,將對立的二元統一起來。我主張放棄一切主義和主張,回歸為“人的教育”,“全人的教育”。它包括六個方面:

1.學問教育在於真。小原國芳認為,日本的學問教育簡直是一言難盡。有填鴨式教育,死記硬背的教育,為考試競爭獲勝的教育,為顯身揚名的教育,甚至還有專為考試如何作弊的教育。這些都不是真學問而是假學問。他說:“要像中國學者所說的,第一是智慧,第二才是學問”。他認為教學不應該是單純的教授,而應該著眼於學習;不應該是填鴨和死記硬背,而應該具有創造性;知識不應該是教師塞給學生的,而應該是學生自己掌握的;學習質量的提高不應該依靠數量的加大和學習負擔的加重,而應該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愛好。他引用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希望日本的中、國小、幼稚園教師和大學教授都要在教學過程中,千方百計地喚起學生的求知熱情,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愛好,讓學生自己掌握挖掘學問寶庫的十字鎬。即治學的方法。

其次,他認為求真學問必須喚起學生的驚奇感和疑問心。他認為古希臘人求學就是從驚奇感和疑問心開始的。他說,“學”這個宇在古希臘就有好奇之意。正是由於對宇宙的神秘發生疑問,才產生了伽利略、牛頓等人的求知慾和探求心。而填鴨注入式的教學,死記硬背和為考試競爭而用功,會把求知慾、探求心以及疑問、驚奇的嫩芽,統統弄得枯死,因而也就求不到真學問。因此,喚起學生的驚奇感和疑問心是各科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理論。他認為,理科課程的教學要想求得真學問,必須進行實驗。他非常不滿意當時東京都的不少中國小的理科教學,一般均不作實驗,只是死記入學考試的問題。他認為,這不可能求得真學問。

2.道德教育在於善。小原國芳在其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能夠愉快地,笑容滿面地去迎接人生中最艱辛、最吃虧、最痛苦、最討厭的事情”。必須教育學生有作人生開拓者和為人類服務的精神,一切為了服務,一切為了別人,這就是善。他堅定不移地維護道德教育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他維護道德教育課的理由是:(1)道德教育課乃是中心學科;(2)倫理知識是道德教育的指導方向;(3)從國民性來看,特別富於感情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人,非常需要道德教育;(4)倫理道德的哲學化的需要;(5)完成和諧人格的需要等。他認為道德教育的任務在於使學生作到下列幾點:(1)懂得人格價值的尊嚴,尊重自己的人格,也尊重他人的人格;(2)尋求可靠的人生觀,並且是能夠超越喜、哀、樂、苦和一切感情的人生觀;(3)深刻懂得善、惡、苦惱的意義,懂得對罪惡懺悔的崇高性;(4)了解道德生活的重要,明白欲望和理性的糾紛,懂得人生的矛盾;(5)塑造學生成為美好、正直、可靠和始終一貫的人。他反對教學過程中空洞的道德說教,主張人格感化和“師弟同行”(師生親密與平等)。他說:“人格是以人格為對象的整個精神活動,這就是全人教育的實質”他說:“玉川塾的教育實際上是從教師的心靈到學生的心靈的教育,是從教師的人格到學生的人格的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十分重視教學和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身教重於言教的。

3.藝術教育在於美。小原國芳認為,藝術是挽救人類道德墮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學校如何進行藝術教育呢?他認為,通過吟詠和玩味名著名文,通過美術、音樂教學鑑賞好的繪畫和音樂,特別是演劇,對人格的修養有著巨大的力量。他特別重視“學校劇”的演出,所謂“學校劇”就是適合兒童的欣賞水平,由兒童自己演出的戲劇。其內容多屬於一些溫情、友愛、正義、誠實、自我犧牲、團結互助和科學幻想的題材。這些內容和人物,對形成兒童的藝術愛好,具有十分巨大的魅力。所以從創辦成城學園和玉川學園起,50多年來他一直頂住文部省的壓力積極倡導“學校劇”。在音樂教育方面,他批評日本的國小校欣賞曲目不足,唱歌太少。希望能增加一倍最好是三倍。並且每人能學會一種樂器。他對日本的國中教學,為了高中的升學考試,到處占用音樂的時間,而高中不設音樂課等不重視藝術教育的現象給予了批評。此外,他特別重視自然美對學生的藝術陶冶作用。他說,就是到了科學萬能時代,還是要尊重自然,親近自然之美。

在通過語文教學中的文藝作品進行情操美的教育方面,他提倡讓學生閱讀《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雨果的《悲慘世界》、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三大悲劇和三大喜劇、哥德的《浮士德》以及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等。他認為這些書籍是人類的經典,修身的教科書和塑造人的寶典。另外,他還特彆強調重視神話的作用。

4.宗教教育在於聖。小原國芳非常推崇宗教的感化作用。他認為宗教是“聖潔”的,具有最高的價值,是貫穿“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他所說的“聖”,是引導學生進入一種神秘主義的、不可知論的境地。他把科學的暫時未知現象引向宗教的神秘論。所以小原國芳的全人教育中的宗教教育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因素,因為它損害了科學真理。

5.身體教育在於健。小原國芳認為,體育的根本目的不在於奪錦旗、奪獎牌和創記錄,而在於培養強韌的體力,協調的體質,靈巧的動作以及長壽的生命。因此,首先要講究生理學的知識和基本的運動項目。他認為最基礎的運動應該是體操,特別是丹麥體操。因為丹麥體操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基本體操、整齊美觀的體操和動作靈巧的體操。小原國芳還特別重視滑雪運動,他認為滑雪是一種全身心的體育運動。它不僅訓練健壯、強韌和靈巧的身體,而且培養節制、禮貌、克己、勇敢、協同、忍耐等高尚的道德品質。

6.生活教育在於富。小原國芳認為生活教育的理想在於富,但不是“為追求財富而富”,而應是為支持、發展和培育真善美聖四個絕對價值而富。

為了實現生活教育的理想和全人教育真、善、美、聖、健幾個方面的和諧發展,小原國芳特別重視勞作教育。他認為“勞”是額頭流汗,“作”是創作的作而不是“作業”的作。他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勞”。通過汗流浹背的勞動,可以用自己的雙手插秧割稻,體驗到收穫的喜悅,懂得“一粒米乃是農民的一滴汗”的道理。通過自身的勞動種出西紅柿、蘿蔔、南瓜、西瓜和芋頭,聞到泥土的芳香。而多種多樣的勞作,創造了財富,必然產生經濟價值,也就獲得了職業教育。但是,勞作教育不只是產生經濟財富的教育,而是六育綜合發展的教育。真正的智育不可能由注入、死記和為考試而用功的方法獲得,而是由苦學、動手製作、體驗、試驗、思考和力行而獲得。真正的德育也同樣在活動中產生,除了勞作的體驗之外,別無成就之途。勞作可以鍛鍊堅強的意志,能夠修練和培養“正直、忍耐、克己、節制、協同、友情、忠實、勇敢、快活、奮鬥、獨立工作、服務和感謝等諸種美德”。而自己培植、自己製作、自己設法、自己縫、染、貼、修、洗、掃諸種勞作活動本身,就是真正的美育。至於揮舞鐵錘、養牛、挑土、砍柴、擔肥,揮動鋤頭種出自己食用的新鮮蔬菜、就獲得了強壯的健康身體。所以他認為勞作教育是“真正的教育”是“真正人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

(四)同全人教育關係密切的諸問題

小原國芳在這部分內容當中,主要論證了“全人教育和對立的統一”問題,他引證黑格爾的話說。“實在的真相就是矛盾”。他說:“布魯諾認為宇宙實際上都是對立的統一。白與黑,上與下、內和外、天和地、物和心、貴與賤、貧與富、親與子、長與短、大和小、左和右、東與西、賢和愚、老和少,均是如此”。他說布魯諾的哲學的獨立是用犧牲尊貴的熱血換取來的。我們應該遵照這一教導,把對立的統一引向全人教育的立場。培養學生成為大膽而又小心、開朗而又恬靜、快活而又謙恭、溫和而又強悍、善於用功而又善於玩耍的人。這種人既能挑肥桶又能彈鋼琴,既能大掃除又能作插花,既能縫抹布也能裁綢緞,既能淘水溝又能奏第九交響樂,既能劈柴又能演劇、畫畫,既能打算盤又能翻經卷,既能做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又能養豬,既能穿西服結領帶又能穿工作服在田間割草。這樣把對立的品質統一在一個人身上。

(五)作為教育結論的教師論

小原國芳在《全人教育論》的最後部分,論述了教師的重要性。他認為上述的各種理論的實行,歸根到底是由教師來完成。他說:“制度也好,理想也好,課程也好,教科書也好,設備也好,方法也好,一切的一切均歸之於‘人’”!即教師的身上。他主張對教師進行嚴格的審查,每隔5年或10年就對教師勝任合格與否審查一次。對新設立的大學,特別是國立的培養教師的大學更要認真對待。他說:“東京大學也好,京都大學也好,大冢的教育大學也好,廣島大學也好,其教育系(學部)在全校各系中都是最劣等的。對於國家來說,這是何等可怕之事呀!”他大聲呼籲:“首相呀!藏相呀!文相呀!你們必須在一切政治活動中把教育問題,特別是教師問題,作為最高、最大和最深遠的問題來處理。”“文相至少應該由副總理級的強有力的人物來擔當”。為了表示他的迫切要求,在全篇的最後一段他再次呼籲說:“首相呀!藏相呀!文相呀!眾、參議員們呀!全體國民呀!請考慮‘教育第一’吧!……只有教育費才是最好的投資”。教師第一,教育投資第一,這就是小原國芳的教師論。

評價

小原國芳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的《全人教育論》書中有很多宗教唯心主義的錯誤觀點,這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但是他主張人的多方面和諧發展,反對片面畸形發展,重視德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反對“智育第一”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思想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批判地加以借鑑,以利於我們的教育改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