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
談到鄉土,首先要先定義,何謂鄉土?「鄉」的定義,大多是以行政區域來劃分,系指人們居住的鄉鎮,縣市省區等區域通稱。是處所或地方之意,即是指人生長的地方或祖籍,是親朋共居,人們交往的地方;而「土」則偏重則為地的意思,即是人類生活的根據地,於地理上、物質上,是指生於斯、長於斯的多種景觀。歸納整理鄉土的定義如下:它是人們生長、居住或是與個人發生強烈情感與認同之地,涵蓋所有的自然與社會人文背景及歷史文化,對個人具有高度生活意義、情感及使命感的地方。
鄉土教育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認為:傳統課程最明顯的弊病就是與兒童的個人生活與經驗相分離,若要建立兒童在學習知識上的興趣,必須消除他們的實際生活與課程之間的脫節。在他創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中,歷史教育就是從社區、鄉土歷史開始的。
鄉土教育可以說是將某些鄉土的現象視為教學資源,並進行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的一種學校課程。歸納學者們對鄉土教育解讀,其共同點就是讓學生了解、認識其所居住地方的人、事、物,包括生活環境、歷史人物、自然景觀、傳統藝術與文化等,使他們能認同與熱愛自己的鄉土,以激發他們改善環境及方的意願及能力。
就歷史而言,在我國的起源很早,周禮一書中,已有“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以鄉之物教萬民,而賓興之”的話,主要是藉由鄉土民俗的生活教育,來實現教化的功能,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鄉土教育的觀念。鄉土教育是將鄉土現象視為教學資源,來進行鄉土教學活動,不僅易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相配合,更是要培育學童認識、關懷與認同鄉土的責任感。由於近代以來對“鄉土教育”的大力提倡,學者們對鄉土教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鄉土教育不但是以獲得鄉土的知識為主要目的,且以鄉土愛、鄉土理解、鄉土開拓、鄉土改造為教育重心。實施鄉土教育,要使兒童由鄉土文化的體驗,自覺個人為鄉土的一分子,願意服務鄉土社會,由鄉土愛或鄉土情操推及於愛護國家,改造國家,發展國家,這才是鄉土教育之真義。鄉土教育的重要性在於引導學生認識鄉土環境,傳遞家鄉文化;欣賞鄉土風情,激發愛鄉情懷。
鄉土教育應是指能夠使學生從生活的人文、自然與社會的環境中去了解與認識自己生長或長期所居住的鄉土,使其產生關懷與認同鄉土,並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來改善鄉土環境之教育。因此,它是一種包含趣味性、知識性、情感性、實用性的教育,除了培養學生本土觀、世界觀的鄉土意識與鄉土愛之外,同時也進行了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
鄉土教育簡述
一、意義:給予學生認識生活的鄉土環境的教育。
二、內涵:包括認知、技能、情意。
三、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了解所居住的鄉土環境。
2、建立情感的認同與聯繫—一個來不及參與的年代。
3、使鄉土居民能貢獻心力於鄉土建設之發展。
四、鄉土教育的四種特質:
1、鄉土教育以學生周圍生活之人、事、物為中心,以生活化、社會化及本土化為導向。
2、鄉土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是以人文精神為依歸,除了解人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與互動關係外,並以培養鄉土情感及鄉土意識為宗旨。
3、鄉土教育是綜合性的教育,亦即結合自然學科、社會學科及人文學科之教育,是科技整合性的教育。
4、鄉土教育不只是認知技能的學習,更是情意教學的最佳方式
鄉土教學的理論與實施。
鄉土的定義
1、鄉土是一個人出生的地方。
2、鄉土是一個人出生或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3、鄉土是與生活有密切關係之自然及社會。
4、鄉土是指屬於我們所居住之本鄉本地的一切人為與自然環境。
綜論:鄉土是一個人出生或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及其自然、人文與社會的綜合體,是一個人們深受其影響,對其具有深厚感情,並負有維護責任的地方。
鄉土教學的名詞釋義
※ 鄉土意識:人對鄉土的識覺具有歸屬感、熟悉感、親切感、舒適感、價值感、責任感。
※ 鄉土的時間感:鄉土感大多植根於幼年、少年、長期居住時的人生階段,因此鄉土昰成長空間、生活空間。
※ 鄉土的空間感:
1、彈性空間:鄉土空間感因年齡、生活經驗、情境而異。
2、階層空間:鄉土空間感隨情境而異,如居住霧峰者,因情境改變,梅南、梅縣區、梅州、廣東、中國、亞洲、地球都可能成為他的鄉土,此即「地球村、世界公民的概念」。
鄉土概念構成的要素
(一)鄉土的範圍:
※鄉土空間的大小系隨人們年齡、生活經驗的不同,而不斷擴大。
(二) 鄉土內涵:
※ 自然要素:地形、地質、氣候、水文、動植物、土壤等生存必須物質。
※ 人文要素:有形的建設、交通、聚落、經濟活動;無形的文化、風俗習慣、語言、歌謠。
(三)鄉土情感:
※ 意識空間、生活空間、主體空間。
※ 原鄉-故鄉-家鄉-他鄉(他鄉遇故知;月是故鄉明)。
※ 民俗心(文化)、鄉土情(風土民情)。
(四)鄉土責任:
※識鄉、愛鄉、回饋鄉里。
鄉土教育的目的
1. 增進學生對鄉土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熱愛鄉土的情懷。
2. 增進學生對鄉土環境的了解,培養學生愛護生活環境的情操。
3. 培養學生野外觀察的能力,改進學生戶外旅遊的觀念。
4. 增進學生對鄉土問題的了解,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熱誠。
5. 培養學生對各族群文化的尊重,增進社會族群間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