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文廟

內鄉文廟

內鄉文廟位於內鄉一國中院內,是封建社會祀孔子的廟堂和縣辦學宮,始建於元大德8年(1304年),距今已700年歷史。1986年被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正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內鄉城內,距內鄉縣衙僅200米之遙,可與內鄉縣衙宛西自治館連為一體,交通極其便利,目前,內鄉文廟已對外開放,前景十分看好。

基本信息

簡介

內鄉文廟位於內鄉一國中院內,是封建社會祀孔子的廟堂和縣辦學宮,始建於元大德8年(1304年),距今已700年歷史。1986年被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正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內鄉城內,距內鄉縣衙僅200米之遙,可與內鄉縣衙宛西自治館連為一體,交通極其便利,目前,內鄉文廟已對外開放,前景十分看好。

建築構成

又名孔廟,位於縣城東南部大同路北側,座北面南,南北長10米,東西寬45米,總面積450平方米,建築面積790平方米,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建築自南向北如下:

欞星門

是現存建築最南端的一座主體建築,也是文廟的第一進大門。欞星門為四柱三門廡殿式重檐木牌樓建築,三間通面闊12.4米,進深3.15米,高6.5米。明間通天柱及兩側邊柱各有一根斜柱支撐,頂面飾灰色板瓦,檐下施格線狀形的如意斗拱,上部包框匾書“欞星門”三個草書大字。據傳,天上有個天鎮星,即欞星,古代人認為欞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星”,因此文廟的第一座門以此命名意味著孔子為天上星宿下凡。欞星門前兩側列“神獅”一對,怒目扭頸,形象怪異,線條流暢,壯偉之至。

在欞星門的北側,有一“泮池”,俗稱“月牙池”,其上為一南北的小橋,人稱“狀元橋”。“泮池”來源於《周禮》中“辟雍”,原意是指周天子設定的四面環水的大學堂。人們踏上泮池,就像進入了高等學府,泮池上的橋也就稱為狀元橋。

月台

位於天大成殿前,由方磚砌成,台面東、西、南邊沿用長方形階條壓蓋,北與大成殿連線,東西長21.3米,南北寬11.3米,高0.5米,月台呈直壁式,是當年舉行祭祀儀式和歌舞的好地方。

大成殿

是文廟最主要的建築,為單檐歇山式,面闊五間19.90米,進深三間11.23米,高約11.90米。大成殿建設在直壁式台基座上。殿頂筒、板瓦覆蓋,吻脊齊合狀觀;殿內雕樑畫棟,柱木排列有序,檐下施斗拱,為六鋪作三下昂。大成殿內供奉孔子牌位,其左右有顏子曾子子思、孟子牌位,稱為“四配”;兩側有閔損、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賜、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顓孫師、有若、朱熹十二人牌位,稱為“十二哲”。

兩廡

即大成殿前左右配房,各為9間,結構為單檐硬山。兩廡的作用主要是後世供奉先賢先儒的地方,東廡從祀總計七十一位,西廡從祀計六十九位。在祭祀孔子、四配、十二哲的同時,東西兩廡的先賢先儒一併受祭。

價值

內鄉文廟,是河南省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文廟建築之一,尤其是大成殿,雖為明代所建,但大部分繼承了元代的建築風格,是研究元、明木構建築嬗遞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