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政治學與法學研究所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政治學與法學研究所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政治學與法學所成立於2008年12月,其前身為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與法學研究所(原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成立於1993年,法學研究所成立於2001年)。 在法學研究方面:2001年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政治學與法學所成立於2008年12月,其前身為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與法學研究所
(原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成立於1993年,法學研究所成立於2001年)。該所以政治學、法學研究為方向,以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要職能,研究重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民族地區黨建、人才和法制。
研究成果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方面:蔡常青王德信、張書深主編《關於社會主義若干問題的探討》(內蒙古社會科學雜誌社出版,1993年)、蘇雅拉與賽音德力根編著的《世紀偉人毛澤東》(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出版)。近年來圍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蒙古發展等主題完成8項課題,發表30多篇論文,蔡常青參加並執筆完成自治區首項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工程項目《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潘照東率先提出“內蒙古現象”和“鄂爾多斯模式”,在學界產生較大影響。張書深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社會公平問題》,是研究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力作。
在民族理論研究方面:王勛銘研究員先後在《民族研究》、《科學社會主義》、《求是內部文稿》等刊物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對民族關係的內涵、特點、民族平等,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的實質、民族地區經濟體制改革中的民族因素等問題都有深入研究,其中《關於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的實質》、《關於確立民族間事實上平等的問題》由《新華文摘》、《民族理論研究通訊》、《中國少數民族》等多家刊物全文轉載。 在黨的建設研究方面:蔡常青《借用市場手段推進黨的建設》(《黨政幹部學刊》2003年第11期)、(《市場機制與黨建領域》(《南方論叢》2003年第4期)、《人民性是黨的先進性的集中體現》(《黨政幹部學刊》2006年第2期)等論文,提出借鑑市場手段推進黨的建設等創新觀點,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共產黨》、《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社科院鄧研中心《理論動態》、《人民文摘》等10餘家刊物轉載。其系統研究成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黨的先進性建設》(蔡常青、於連銳、馬俊林著,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得到中央、自治區有關領導和著名黨建專家王長江教授的高度評價,被評為全國黨校系統優秀成果二等獎,自治區第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政府獎)二等獎。其論文《構建保持農牧民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理論研究》2005年第6期),得到中央先進性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肯定性批示。
在文化學研究方面:2002年,潘照東在國內率先提出“草原文化是中華文明三大主源之一”,繼而提出搶救、保護阿爾寨石窟,在內蒙古學界和社會均引起較大關注、反響與討論;與此同期,賈喜喜[無極]撰文率先提出草原文化的“五個特徵”並首創草原文化產業化概念[此前一般為”文化搭台,經貿唱戲”],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對建設民族文化大區產生積極影響。
法學研究方面:2001年,劉驚海與施文正主編的《論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西部大開發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經濟自治權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匯集了他們多年來關於民族區域自治法研究的成果,在理論觀點的闡述、研究方法的選擇等方面都有所創新。2003年,法學研究所與呼和浩特市經世律師事務所聯合申請了中國—歐盟法律與司法合作項目《草原環境的法律保護》。施文正主編的《草原環境的法律保護文集》(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則匯集了這方面研究的初步成果。此外,近年來法學研究獲獎的成果有:《遏制家庭暴力需要綜合治理》、《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幾點分析和認識》、《前科消滅制度的價值研究和設計》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