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是內蒙古自治區直屬的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是自治區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歷史沿革
1959年,成立中國科學院內蒙古分院,下設哲學社會科學部,轄歷史研究所、語言文學研究所、哲學研究所(原在內蒙古黨校、雙重領導)和經濟研究所(原在內蒙古經委、雙重領導)。1962年冬,撤銷分院建制。
1964年秋,成立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分歷史、語言、文學、哲學、經濟、民族、宗教6部分,與內蒙古語文工作委員會合署辦公。70年代初,對該所進行了精簡合併。
1973年4月,內蒙古黨委批覆內蒙古歷史語言文學研究所體制,屬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建制,由政治部分管,與自治區所屬各局平行,下設歷史、語言、文學、圖書編譯室等。
1978年11月,自治區黨委決定成立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內蒙古歷史、語言、文學研究所(老三所)歸屬自治區社會科學院。1979年2月,自治區黨委任命自治區社會科學院領導班子,1979年11月,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正式成立。
1983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決定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與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合署辦公,一套機構,兩塊牌子;
1989年,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從社會科學院分出另設。
院概況
全院現有歷史(成吉思汗)、蒙古語言文字、文學、經濟、牧區發展、哲學與宗教、社會學、政治學與法學、民族、草原文化、俄羅斯與蒙古國、公共管理、城市發展等13個研究所和圖書館、雜誌社;設有一個蒙古語言套用開發科研實體和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蒙古學研究中心、“三少民族”研究中心、內蒙古輿情研究中心等4箇中心;設有院辦公室、科研組織處、人事處、機關黨委等4個職能部門;還建有設在盟市、不占編的鄂爾多斯分院、呼倫貝爾分院、烏海市分院和興安盟自然資源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內蒙古國情調研基地”、“中國草原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蒙古學學會”和“內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基地”設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
全院現有在職職工217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人,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員9人,1名學者列入中共中央組織部聯繫專家行列,5名學者列入自治區領導幹部聯繫的百名專家行列,4名學者被確定為自治區非黨優秀人才,2名學者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確定為意識形態領域“四個一批”人才,1名學者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內蒙古最具影響力的經濟人物”。
2003年以來,先後進行了兩輪人事制度改革,實施了聘用制,全院出現了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可喜局面。特別是2008年,內蒙古社科院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智庫要求和自身發展需要,從改革內部機構、調整學科布局和科研方向、培育智庫型人才等多方面入手,積極開展崗位設定管理、推行崗位管理制度,積極推進社科院自身轉型。大力壓縮行政機構、充實科研機構和人員,撤併了4個職能處室、兩個研究所,新成立了草原文化、城市發展、公共管理和俄羅斯與蒙古國4個研究所,對全院54個處級幹部(5級、6級職員),29名科級幹部(7級、8級職員)進行了崗位聘用,率先對專業技術職務實施了分級聘任和管理。調整後,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比例均占到全院機構和職工總數的70%,有效適應了科研工作需求。
科研成果
建院以來共獲準立項自治區社會科學規劃以上課題近200項。特別是2005年以來,獲得省部級以上立項課題24項,國外合作課題2項,社會課題30多項,2005、2006年國家課題申報成功率100%。
建院30年來,共出版各類著作500部,發表論文、調研報告及學術文章6700多篇,開發蒙古語信息技術套用軟體20多項;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和國家社科規劃課題等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獎280餘項。
取得的標誌性成果主要有:蒙古學方面的《〈蒙古族秘史〉校勘本》、《蒙古族通史》(3卷本)、《蒙古族文學史》(4卷本)、《漢蒙詞典》,已成為蒙古族歷史、文學、語言、文獻等學科的奠基之作,還創辦了《中國蒙古學》和《蒙古學研究年鑑》,使蒙古學傳統優勢學科在國內外的領先地位進一步擴大。
蒙古學套用研究如蒙古學新興交叉分支學科蒙古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研究成果《蒙古語整詞輸入法》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蒙古文WPS多功能辦公組合V1.0》、《滿文文字系統》、《錫伯文文字系統》填補了我國少數民族通用軟體的許多空白,多項指標達到了國際國內領先水平,《蒙古文整詞智慧型化輸入系統V1.0》獲國家“發明銀獎”並在香港中華專利技術博覽會上獲“金獎”。
在草原文化學研究方面,出版了《草原文化研究叢書》(11卷、12本,437萬字)、《論草原文化》(1—4輯)、《文化內蒙古》(3卷本)、《草原文化研究資料選編》(1—4輯)等。
在套用對策研究方面,自1999年開始出版《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還出版了《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踐與我國民族理論發展》、《東北區域經濟研究》等,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成果《草原生態經濟系統良性循環研究》被中宣部社科規劃辦《成果要報》登載,並呈報中央領導閱示,《構建保持農牧民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入選 “全國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與黨的先進性建設”優秀論文,《中國民族區域自治50年》、《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對策研究》、《草原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生態經濟思考》等成果分別榮獲全國、內蒙古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社會科學規劃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特別是內部刊物《領導參閱》已成為自治區黨政決策層及有關盟市領導悉心關注的刊物,多篇刊登在《領導參閱》的對策建議得到了自治區主要領導的批示;2006年全新改版的藍皮書《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報告》遵循理論與實踐相聯繫、巨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的原則,科學、真實、全面地分析研究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形勢,及時總結經驗、客觀預測走勢,提出對策與建議,發揮了較好的決策參考作用。
2005年內蒙社科院提出設立“內蒙古草原文化遺產保護日”的建議被自治區政府採納並組織實施,這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轉化為政府決策的一個重要的標誌性成果。
科研項目及其影響
草原文化研究工程200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200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自治區建設民族文化大區重點項目和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禮項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一期工程),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以其產生的重大學術與社會影響通過了全國社科規劃辦的免於鑑定而順利結項。這是我區民族文化大區建設最新、最大的成果。
2007年7月,項目標誌性成果《草原文化研究叢書》,由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向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其間舉辦了1次“中國草原文化高層論壇”、召開5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研討會”,在已召開的兩屆“中國蒙古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開設草原文化分會,在有關媒體、網站發表草原文化研究論文1000餘篇。
2008年4月,《“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二、三期(2008年4月—2014年7月)工程規劃》獲得批准,二期工程項目開始實施。在調整“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啟動了“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草原文化史》研究和“草原文化科考行動”等項目,並同北京大學、深圳市委黨校、海南大學等單位以及在上海國際文化產業論壇等高層論壇上進行了較廣泛的學術交流。特別是《內蒙古日報》2008年9月27日至10月1日,連續發表的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課題組撰寫的關於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4篇論文,以及2008年12月1—5日同內蒙古電視台聯合製作的5集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訪談節目《草原文化訪談》的播出在學術界和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008年12月,經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批准,社科院成為自治區首批授牌的“內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基地”。2009年1月,“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研究”成果被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採納。經過努力,草原文化學學科已同蒙古學學科一道被自治區列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學科。
2009年4月完成“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二期工程19個項目的招標工作。
目前,草原文化已成為我區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草原文化學學科體系基本確立,草原文化研究進入自治區高校碩士研究生教學內容,標誌著內蒙社科院開展重大科研項目集體攻關的能力和水平進入較高層次,標誌著社科院綜合科研實力有了顯著的提升。
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文化大區建設項目“內蒙古民族民間文化遺產資料庫”建設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蒐集並錄入民間文化遺產文字資料1億多字、圖片資料4000多幅、音像資料150餘部,基本形成較為完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資料庫構架,在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期間獻禮展示。資料庫建設項目的初步建成,為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推進民族文化大區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蒙古語語料庫工程採用高新技術,集存儲、分析、研究、利用於一身,對民族文化大區建設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文化基礎建設特大型工程——“蒙古語語料庫” 建設工程,自2006年4月正式啟動以來進展順利,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境內集中採集錄入工作,超額完成了計畫採錄任務,工程進度得到自治區領導的肯定。
蒙古文《大藏經》影印影印出版的蒙古文《大藏經》順利進行,目前已全部完成62函25000餘面的掃描錄入工作,正式出版30函。
其他重大項目《青少年內蒙古歷史文化讀本》已完成編撰工作交付出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蒙古語術語規範化問題研究”;自治區社科規劃項目“內蒙古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與建議”;自治區社科規劃項目《<黃史>注釋》等課題均獲得良好等級。以上四大工程,將在我區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與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方面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載入史冊。
學術交流
近年來特別是2005年以來,先後主辦、承辦、同有關單位聯合舉辦各類有規模、有影響的學術會議、論壇10多次,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相關領導參會人員達到1000多人次,對於擴大社科院影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蒙古學國際學術討論會其中,2005年8月,社科院牽頭召開的 “首屆中國蒙古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規格高、參會人員範圍廣、學術與社會影響大,展現了中國蒙古學研究實力,加快了中國成為世界蒙古學研究中心的進程,在中國蒙古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圍繞“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召開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新聞發布會”、“草原文化高層論壇”、“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研討會”,“《草原文化研究叢書》首發式”等會議,全國社科規劃辦領導、中國社科院領導、自治區主要領導以及許多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到會並講話發言,在社會和學術界產生較大反響。
內蒙古發展論壇“內蒙古發展論壇”定位較高、形式靈活,直接參與到地方黨政決策之中,已成為品牌會議;
其他科研項目“阿爾寨石窟文化研討會”、 “現代化背景下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經濟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國際“哲學節”座談會等學術會議獨具特色。
這些學術會議、論壇的舉辦,進一步加強了同有關單位的聯繫與合作關係,社會影響力和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近年共舉辦院級學術報告會、新聞發布會、理論研討會等80多次。
利用蒙古學、經濟學等學科優勢,加強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接待來自美國、蒙古、日本等國的學者與政府官員70多人次,赴國外及台灣、港澳地區參加學術會議和交流訪問20多人次。累計接受各類媒體採訪300餘次,參與製作各類電視文化和宣傳片20多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開門辦院”力度的不斷加大,同區內外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廣泛建立合作,學術交流與往來更加頻繁,效果更加明顯。
發展思路
中央[2004]3號檔案的發布,為地處祖國北疆的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精神,加大套用對策研究力度,提出了真正使社科院成為自治區黨委政府信得過、用得上、離不開的思想庫的初步意見。
2008年,結合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針對社會發展對理論研究、戰略規劃和政策諮詢需求不斷增加的態勢,內蒙古社科院對近年來堅持和踐行院的發展目標、辦院理念和思路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擔當使命、直道而行”的辦院理念和“學科立院、人才強院、精品興院、開門辦院”的發展思路,明確提出了建設以“三個中心、兩個基地”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新智庫發展目標,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觀念,重點建設具有時代特色、民族特點、區域優勢的蒙古學研究中心、草原文化學研究中心與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研究中心;努力培育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基礎理論研究基地和套用對策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