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組織機構]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組織機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負責籌建,經中共中央批准,於1969年5月7日正式成立,同日,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建設兵團職工、幹部(包括300多名現役軍人)3000多人併入內蒙兵團。

簡介

1966年2月,為了加強北部邊防,中共中央華北局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指示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負責籌建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經中共中央批准,於1969年5月7日正式成立,同日,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建設兵團職工、幹部(包括300多名現役軍人)3000多人併入內蒙兵團。同年秋,通過接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河北、山東等省、市區及本區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盟、烏蘭察布盟的知識青年而迅速膨脹起來。兵團編為6個師、41個團(其中6個工業團)。一師、二師、三師設在巴盟,四師、五師、六師設在錫林郭勒盟。1971年5月兵團發展到14.5萬人,其中現役軍人5600人,職工10.1萬人,家屬3.8萬人。知識青年7.6萬人,占職工總數的75%。

歷史

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內蒙古直屬機關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總校、分校及原內蒙古(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全部、華北農墾兵團大部一同併入新組建的生產建設兵團。北京軍區從下屬各部隊抽調現役軍人組成各級領導班子,率領數千名復員、轉業軍人前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烏蘭察布盟和錫林郭勒盟等地接管國營農場,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兵團規劃為6個師的建制,每個師轄10個團,每個團轄10個連隊。
1969年5月7日,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正式成立,司令部設在呼和浩特市。當年,兵團組建了4個師,24個團,246個連隊,接收北京、天津、上海、呼和浩特、包頭等城市上山下鄉知識青年5萬餘人,全兵團在職人員達7萬餘人。1970年,又組建了2個師,15個團。按照原來的規劃,一、二、三師設在內蒙古西部的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境內,四、五、六師設在內蒙古東部的錫林格勒盟境內;由於錫林格勒盟草原地區不適於發展農業和超量發展畜牧業,內蒙古兵團不得不將四師從錫林格勒盟遷到了巴彥淖爾盟,使“東三師、西四師”的格局變成了“東二師、西四師”的態勢。1971年,內蒙古兵團已有41個團(包括2個工業團和4個相當於團級的工礦企業)職工為10.1萬人,其中有知識青年7.55萬人,復員轉業軍人和留廠職工2.57萬人,現役軍人近6千人,另有家屬3.8萬人,總計14.5萬人。
1972年,內蒙古兵團總人數為17萬人,職工(包括知識青年)13萬人。至1975年,內蒙古兵團下設農牧業團35個,廠礦企業單位34個,在職人員11萬餘人。

所轄單位

1972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的批示,內蒙古兵團決定從11月24日起將一師八團、玻璃廠和三師二十四團、維尼綸廠劃歸四師。調整後編制如下:
兵團總部: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兵團直屬7594人。司令員何鳳山,政委倪子文,副司令員康銀壽、劉義榮,副政委李惠民、王前,參謀長龐德運,副參謀長張旭之、冀景華、李光前。
化纖廠 呼和浩特
工程團 呼和浩特市
發電廠 巴盟烏拉特前旗烏拉山
化肥廠 巴盟烏拉特前旗烏拉山
一師:師部駐巴盟磴口縣(巴彥高勒)
一師20601人,政委董書榮(後以張志明任師長、代政委、政委,以李祥珠為參謀長)。
1團 磴口縣朝陽鎮 原烏蘭布和農場
2團 磴口縣紅衛鎮 原巴彥套海農場
3團 磴口縣衛國鎮 原哈騰套海農場
4團 磴口縣戍邊鎮 原太陽廟林場
5團 磴口縣建國鎮 原包爾套勒蓋農場
6團 磴口縣反修鎮 新建點 包爾套勒蓋西
7團 磴口縣紅旗鎮 原納林套海農場
二師:師部駐巴盟烏拉特前旗烏拉山
二師41132人,師長孟照賢,政委田益國,參謀長趙根喜。
11團烏拉特前旗原烏海勞改農場
12團 烏拉特前旗新安鎮 原烏海勞改農場
13團 包頭市西水泉 工業團 下屬採石廠、閥門廠、拖修廠、風機廠、化工廠、無線電廠、漿粕廠、造紙廠、農藥廠等
14團 烏拉特前旗蘇獨侖 原蘇獨侖國營農場
15團 五原縣建豐 原建豐農場
16團 中後旗牧羊海 原東方紅種羊場
17團 烏拉特前旗中灘 原中灘勞改農場
18團 包頭市萬水泉 原共青農場
19團 烏拉特前旗壩頭 原烏梁素海水產局、烏拉特農場
20團 伊盟杭錦旗獨貴特拉 原獨貴特拉公社、杭錦淖公社
62團 烏拉特前旗大佘太 原蘇獨侖農場牧業隊
三師 師部駐巴盟臨河縣
三師15763人,師長張紹喜,副政委王元惠,參謀長蘇積剛。
21團 臨河縣軍墾鎮 原臨河勞改農場
22團 臨河縣屯墾鎮 原狼山勞改農場
23團 伊盟杭錦旗巴拉亥 原巴拉亥林場
25團 伊盟杭錦旗扎爾格郎圖 原改改召林場等
26團 中後旗石蘭計 原石蘭計公社
糖廠 臨河縣
四師 師部駐伊盟海渤灣市(今為海勃灣區)
四師9410人,師長王本固,政委張振華,參謀長徐通。
8團 烏達市 烏達市屬農場、林場等 原屬1師,後劃歸四師
24團 海渤灣市 原屬3師,後劃歸四師
34團 巴盟磴口縣鹼櫃 原在錫盟阿巴哈納爾旗接收朝格烏拉牧場,後隨師部西遷至鹼櫃
35團 烏盟蘇尼特右旗塞漢塔拉 鹼礦
玻璃廠 海渤灣市
五師 師部駐錫盟西烏珠穆沁旗
五師15785人,師長李占魁,參謀長馬延齡。
31團 西烏旗阿巴哈納爾旗 原錫林格勒種畜場、白音錫勒牧場等 原屬4師 ,後劃歸五師
32團 西烏旗阿巴哈納爾旗 原毛登牧場 原屬4師 ,後劃歸五師

41團 西烏旗高力罕 原高力罕牧場
42團 西烏旗哈拉根台 原哈拉根台公社,後劃歸兵團直屬
43團 西烏旗寶日格斯台 原寶日格斯台牧場
44團 西烏旗彥吉嘎廟 原罕烏拉公社
六師 師部駐錫盟東烏珠穆沁旗東風(原烏拉蓋農場)
六師10731人,師長崔永華,政委高漢傑。
51團 東烏旗紅星鎮 原哈拉蓋圖農場
52團 東烏旗紅邊鎮 原烏拉蓋牧場
53團 東烏旗紅疆鎮 原賀斯格烏拉牧場
54團 東烏旗紅光鎮 原滿都寶力格牧場
55團 東烏旗紅建鎮 原寶格達山林場等
57團 東烏旗五七鎮 東烏旗與哲盟扎魯特旗之間

兵團組織形式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編制系統,採用兵團一師一團一連隊的體制,不把營作為常規建置。

兵團領導機關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將兵團直屬機關設在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內,原內蒙古黨校大院被兵團接收,作為兵團機關的所在地。1969年年初,北京軍區任命了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主要領導幹部。
司令員:何鳳山
第一政委:暫缺
第二政委:倪子文
副司令員;楊世明、康銀壽、包盛標
副政委:李植林、朱世鈞
兵團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各部的建置是:
司令部:參謀長董儒強,副參謀長張旭之、孟慶祥。下轄作訓處、軍務處、生產處、基建處、管理處及直屬警衛排。
政治部:主任李惠民,副主任李中飛、陸國禎。下轄組織處、幹部處、秘書處、保衛處、宣傳處。
後勤部:部長劉耕,副部長郭賢。下轄衛生處、機運處、財務處、軍械處、供銷處。
1969年5月,成立了由以下人員組成的兵團黨委:
何鳳山、倪子文、楊世明、康銀壽、包盛標、李植林、朱世鉤、董儒強、李惠民、張旭之、孟慶祥、李中飛、陸國禎、劉耕、郭賢、龐德運、張振華、孟昭賢、田益國、張紹喜、李永森、鄭東明、高漢傑。
其中何鳳山、倪子文、楊世明、康銀壽、包盛標、李植林、朱世鈞、董儒強、李惠民為黨委常委,黨委書記何鳳山,副書記倪子文。
同年10月30日,中央軍委又任命劉義榮為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趙強為副政委。

各師直屬機構

1969年,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實際組建了4個師,24個團,246個連隊。
一師師部設在巴盟蹬口縣巴彥高勒鎮,師長龐德運,政委張振華,下轄一至六團。
二師師部設在巴盟烏拉待前旗烏拉山,師長孟昭賢,政委田益國,下轄十一至十九團。
三師師部設在巴盟臨河縣,師長張紹喜,政委李水森,下轄二十一至二十三團。
六師師部設在錫盟東烏旗東風鎮(烏拉蓋農場),師長鄭東明,政委高漢傑,下轄五十一至五十四團,暫管三十一、四十一團。
各師直屬機構包括政治部、司令部、後勤部,政治部下設組織、宣傳、保衛、幹部、直工科,司令部下設作訓、軍務、生產、基建、管理科和直屬武裝連,後勤部下設供銷、機運、財務、軍械、衛生科和農機廠、被服廠、物資站(供應站)。
10月19日,邊疆各生產建設兵團緊急傳達以林彪名義發出的戰備命令,進入臨戰狀態。
1969年全年內蒙古兵團共安置知識青年50843人;按照當時的衡量標準,其中出身好的知識青年占了85%;女知識青年占53%:
北京 23607人 保定 4254人 天津 5046人
上海 182人 呼和浩特 4505人 浙江 2762人
包頭 5611人 零星人員 4876人

大事記

1970年

5月12日,中共中央轉發《國家計委軍代表關於進一步做好知識青年下鄉工作的報告》。
6月23日,中央安置辦公室,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關於加強安置經費管理使用的通知》。
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報告》,開始試驗招收工農兵學員,各生產建設兵團也推薦了一批知識青年上學。
8月1日,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五.七”化纖廠投產。
8月20日,財政部發出《關於安置經費的開支標準和供應渠道的試行意見》。
8月25日----10月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召開全國生產建設兵團會議。
12月, 中共中央批轉《國務院關於北方地區農業會議的報告》。
1970年共接收城市知識青年26580人,其中男知青13358人,女知青13222人:
北京 4166人 青島 4849人 天津 10202人

伊盟 110人 呼和浩特 1978人 巴盟 149人
包頭 1592人 錫盟 256人 集寧 1051人
濟南 751人 零星 1476人

1971年

4月, 財政部,農林局,國家計委勞動局聯合組成3個調查組,分赴遼寧盤錦墾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和廣州生產建設兵團,調查農業工人工資制度問題。
5月, 農林部,財政部調查組提交《關於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實行供給制的調查》。
6月30日,農林部,財政部,國家計委向國務院,中央軍委遞交《關於生產建設兵團和農場工人工資問題的調查報告》。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總人口為144600人,其中現役軍人5600人,職工101000人(包括75000名知識青年),家屬為38000人。
9月26日,國家計委,農林部發出《關於生產建設兵團,國營農場調整工資問題的通知》。

1972年

3月, 農林部,商業部,輕工業部根據國家計委的要求,聯合召開了由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蔡家的甜菜生產座談會,討論建立糖料生產基地問題。
5月5日,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四十三團四連在撲滅草原大火時燒死69名知識青年。
5—6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國務院農林部聯合派出3個小組,調查黑龍江、新疆、內蒙古、浙江、安徽5個生產建設兵團的情況。
7月21日,財政部行政事業財務司調查組提交《關於新疆、黑龍江、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財務的調查》。
8月, 農林部制定《關於1972-1980年生產建設兵團和國營農場開荒規劃的初步構想》(草案)。

1973年

2月8日, 總參謀部、農林部向國務院、中央軍委上報《關於生產建設兵團領導管理體制為題的調查報告 》。
2月22日—3月3日,北京市召開知識青年座談會,黑龍江、內蒙古、雲南等生產建設兵團派北京知識青年參加了會議。
2月23日,農林部提交《關於召開生產建設兵團和國營農場工資制度改革試點座談會的報告》。
3月3日, 農林部、財政部發出《關於改變生產建設兵團以上行政事業費問題的通知》。
4月3日, 國務院批轉國務院科教組《關於高等學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企業文化考試。各生產建設兵團知識青年紛紛準備參加考試。
5月8日, 農林部提交《關於生產建設兵團和國營農場實行工分之情況的報告》。
6月22日—8月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
8月4日, 中共中央轉發國務院《關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的報告》。
9月5日, 財政部、農林部頒發《國營農牧企業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試行規定》.
9月26日,國家計委、農林部發出《關於生產建設兵團、國營農場調整工資問題的通知》。
11月24日,財政部發出了《關於加強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經費管理的暫行辦法》。

1974年

1月3日, 財政部發出《關於生產建設兵團和國營農牧場調整工資在財政預算上處理辦法的通知》。
2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黃帥的一封公開信——復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十九團政治處王亞卓同志》,製造了全國的“王亞卓事件”。

1975年

6月2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撤銷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
7月16日~7月21日,農林部召開改變生產建設兵團體製做好交接工作座談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