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第一中學

內江市第一中學

內江一中首創於清末(1906年),始名“書院”,後改為“內江官立中學堂”。民國五年(1916年)更名為“內江縣初級中學”。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內江市第一中學內江市第一中學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因抗日為避敵機轟炸,奉命疏散到白馬鎮水晶壩張氏祠堂學習。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秋增設女生部,次年春添中高中部,更名為“內江縣立中學”。民國三十一年女生部遷聖水寺,另立“內江縣女中”。次年“內江縣立中學”遷桐梓壩新建校舍(今內江師院內,原內江藝體師範校)即為“內江縣男中”。解放後,1951年上期“內江縣男中”與“內江縣女中”並為“內江縣中”,校址遷城內武廟(原省女師今內江六中老校址)。1952年“內江縣中”與原“私立大州中學”對換校址,遷桐梓壩(今內江師院內,原市教育學院校址),更為為“內江一中”。1954年省定新建六所省屬重點中學,內江建一所,於1955年2月開校,命名為“四川內江高級中學”。1961年上期,“內江一中”併入“內江高中”,以原“內江一中”為校址,次年遷回“內江高中”校址。1974年更名為以“內江一中”,迄今未變。1978年被確定為內江市重點中學。1982年又列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即現在的“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中學”。1994年被內江市政府授予“市級校風示範學校”。1994年率先進行辦學模式的改革,與四川外語學院聯合創辦了“四川外語學院附設內江外國語學校”,使學校獲得空前發展。1997年四川省重點中學複查驗收合格。1998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省級校風示範學校”的榮譽。2002年7月被四川省教育廳重新更名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近百年來,內江一中經歷了清朝、民國、新中國三個時期,屢遷校址、數易其名,歷盡滄桑,培育學生三萬餘人,為各條戰線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基本情況

內江市第一中學內江市第一中學

內江市第一中學現占地61餘畝,今年在內江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關懷下,新規劃征地69畝,學校現有建築面積30000m2,教學班53個,學生4700人,其中住校學生1800餘人;有教職工194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40人,中級教師75人,特級教師後備人才2人,省市掌握的青年骨幹教師2人,青年骨幹教師後備人才2人。學校擁有一批德才兼備、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

硬體條件

內江市第一中學現有設施完備的集語音、電教、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於一體的綜合大樓;有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辦公樓;有設施齊全、全省一流的學生宿舍;還有一座多功能的大禮堂;有300米跑道的田徑場、足球場,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

教學理念

內江市第一中學始終把“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的承諾,讓學生成才是我們的職責,讓社會滿意是我們的追求,樹立文明校風是我們的宗旨”作為辦學目標。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發展的同時,狠抓內部管理,力求辦現代學校,做現代教師,育現代人才,實現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前沿化,教師隊伍的先進化,教育設備的科技化,學校管理的科學化。

教學成果

2003年,內江市第一中學高考取得佳績,達省定一般本科線上線率達80%,超額完成了市教育局下達的高考目標任務;文科考生鍾莉、理科考生王迪偉高考均取得總成績620多分的驕人成績,達到當年清華、北大線,分列內江市當年高考文科第3名和理科第6名,是市直及兩區學校中僅有的兩所高考有學生上600分的學校之一。2004年培養出了內江文科狀元張曉虹。2005年文理科再次超額完成市教育局下達的目標任務。其中,文科重點尖子生名列全市前茅,李楊西、胡亞琳分別奪取全市高考總分第三、第五名。2006年我校高考再獲驕人成績,特尖生、重點生、本科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理科全市前十名我校占4人,特尖生人數位居內江市第二名,學生單科成績進入全市前5名的有4位同學。內江市第一中學連續七年被內江市教育局評為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一等獎。

學校榮譽

1998年,內江市第一中學被四川省教育廳授予“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2002年7月被四川省教育廳重新更名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師資力量

內江市第一中學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40人,中級教師75人,特級教師後備人才2人,省市掌握的青年骨幹教師2人,青年骨幹教師後備人才2人。學校擁有一批德才兼備、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

湯宏德 著名政治教師,被評為“最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李國棟 著名阿爾巴尼亞語教師,多次赴非洲學習研究;

盧鳳梅著名化學教師,網上曾發表許多學術論文;

阿爾伯特 外籍教師,肯亞語言教育碩士。

內江市中學名錄

張大千、范長江、喻培倫……這些都是從四川內江走出的名人,內江的各中學還培育出哪些傑出人才呢?讓我們來盤點內江市的各大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