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縣第二初級中學

隆昌縣第二初級中學

在隆昌縣城東,緊鄰縣汽車中心客運站,座落著一所年輕、美麗充滿了無限生機與活力的學校——隆昌縣第二初級中學(原名金鵝鎮二中).這是一所有著內江市園林式單位美稱的花園式學校.校園占地面積54.3畝,可容納32個教學班1600多名學生;有教職工10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8人,省、市、縣骨幹教師10人;有70多位教師先後獲得過市、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育人標兵的榮譽稱號,有近百名教師在省、市、縣優質課比賽中獲獎。

基本信息

機構簡介

比賽比賽

學校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走"常規立校,科研強校,人和興校"的辦學之路.

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縣二國中人以敢為人先的勇氣與膽識,率先與湖北省名校"黃石八中"結對成為友好學校,共同參與"黃石八中"的國家級科研課題——"教、學、練、評四合一目標教學"改革中去.創建了全新的教學課堂模式與評價模式,闖出了一條嶄新的教學之路,實現了教學手段與方法的里程碑式的跨越.

基建

為了提升隆昌國中教育的形象,真正把縣二國中建成一所寄宿制視窗學校,在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縣教育基金會的關心和支持下,投資240萬元修建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學生生活中心:學校宿舍有完善的熱水供應系統,按照國家B級食堂建設標準新建了學生餐廳與學生食堂,徹底改變了學生用餐與住宿的環境.凡享受生活補助的同學,每月還可享受100元的寄宿生活補貼.

德育工作

同時,縣二國中還重點開展了"關愛留守學生"與"解決進城務工子女入學"工作.對學生全面進行愛的教育與引導,把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愛滲透到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每一個角落.學校學生德育工作受到共青團內江市委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

自1997年建校以來,縣二國中先後榮獲"內江市文明單位"、"內江市教學質量優秀學校"等幾十項殊榮.學校教風、學風、校風更加風清氣正,教師愛崗、敬業、創新個個勇爭一流!學校立足現實,堅持"寬進嚴出",特別是近四年,學校畢業生升入隆昌一中、二中的人數年年攀升,預計今年還將在去年的基礎上有大幅度的增長,在四年前的基礎上翻兩番.

寢室活動

根據內江市教育局和縣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學生宿舍管理的相關要求,第二初級中學積極開展了創建“標準化寢室”的活動。

學校根據《內江市學生宿舍(公寓)規範化管理標準》,嚴格按照寢室管理“七無”、“八有”、“十個一條線”的要求,嚴格進行了規範化管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湧現出了一批“標準化寢室”建設先進典型。學校命名並授牌18間寢室為學校第一批標準化寢室,並將以此為契機,按照“標準化寢室”建設的要求評比出第二批、第三批“標準化寢室”,並實行動態管理。

此項創建工作受到學校教師及學生家長代表的一致好評,是創建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的重要載體,在學生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文明習慣等方面起到較大推動作用。

工會主席

隆昌縣第二初級中學政教主任和工會主席范賢彬,自參加工作以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工作中,辛勤耕耘,真情奉獻,在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書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工作的無悔追求,鑄就了他堅守師道、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師表形象和魅力人格.

2004年6月,在與兄弟學校的一次籃球友誼賽中,由於雙方隊員都很投入,范賢彬同志被對方的一名隊員將左腳腳面骨頭踩傷,但他忍著巨大的疼痛堅持完了比賽.在送往醫院後,經醫院檢查,他的腳傷被確診為粉碎性骨折,需要住院治療和修養.可這一年正是隆昌縣開展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年,作為行政領導,他得積極地參與和建言獻策,為廣大教職工謀福利.可他自己卻傷病在身,需要精心的治療和修養.為了學校的工作大局,范賢彬同志僅在醫院呆了幾天,就拖著病軀,拄著拐杖,頂著風雨烈日,每天早出晚歸,堅持到學校上班,積極地投入到學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中,調查了解、徵求意見、參加討論、制定方案、書寫材料,為學校人事制度改革順利高效地完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卓越的貢獻,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廣大教職工的高度讚賞.

願景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縣二國中正齊心協力,不斷創新,搶占著隆昌縣國中教育的制高點.在不久的將來,隆昌縣第二初級中學這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必將閃爍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內江市中學名錄

張大千、范長江、喻培倫……這些都是從四川內江走出的名人,內江的各中學還培育出哪些傑出人才呢?讓我們來盤點內江市的各大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