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支氣管](/img/3/409/nBnauM3X0ITO2IzN3IjNyMzNyITMyYzM0AzMwADMwAzMxAzLyY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介紹
內支氣管bronchi以軟骨、肌肉、結締組織和黏膜構成。軟骨為“C”字形的軟骨環,缺口向後,各軟骨環以韌帶連線起來,環後方缺口處由平滑肌和緻密結締組織連線,保持了持續張開狀態。管腔襯以黏膜,表面覆蓋纖毛上皮,黏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氣中的灰塵顆粒,纖毛不斷向咽部擺動將粘液與灰塵排出,以淨化吸入的氣體。
結構
管壁分黏膜、黏膜下層和外膜三層。
![內支氣管](/img/a/a1e/nBnauM3X0gDOwMTO4IjNyMzNyITMyYzM0AzMwADMwAzMxAzLyY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刷細胞(brushcell)呈柱狀,游離面有許多排列整齊的微絨毛,形如刷狀。刷細胞的功能尚不清楚,可能有一定吸收作用。細胞頂部可見基粒,因此認為它可能是一種未成熟的纖毛細胞。有的刷細胞基部可見與傳入纖維構成的突觸,故它還可能有感受刺激的功能。
固有層結締組織中的彈性纖維較多,使管壁具有一定彈性。固有層內也常見淋巴組織,它與消化管管壁內的淋巴組織一樣,也有免疫性防禦功能。漿細胞分泌的IgA與上皮細胞產生的分泌片結合形成分泌性IgA,釋放入管腔內,可抑制細菌繁殖和病毒複製,減弱內毒素的有害作用。
黏膜下層為疏鬆結締組織,與固有層和外膜無明顯分界。黏膜下層除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外,還有較多混合性腺。
外膜為疏鬆結締組織,較厚,主要有16~20個“C”形透明軟骨環構成管壁支架,軟骨環之間以彈性纖維組成的膜狀韌帶連線,使氣管保持通暢並有一定彈性。軟骨環的缺口朝向氣管後壁,缺口處有彈性纖維組成的韌帶和平滑肌束。咳嗽反射時平滑肌收縮,使氣管腔縮小,有助於清除痰液。
分類
分為左右支氣管
![內支氣管](/img/6/dff/nBnauM3XwQDN2MjMyMjNyMzNyITMyYzM0AzMwADMwAzMxAzLzY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左支氣管(leftprincipalbronchus)較細而長,長約5cm,直徑約1.0~1.5cm,與氣管縱軸成40~45°角,因此氣管異物進入右側的機會較左側多見,右側支氣管約在第5胸椎下緣進入肺門,分為三支進入各相應的肺葉,即上葉、中葉和下葉支氣管.
左主支氣管與右主支氣管相比較,前者較細長,走向傾斜;後者較粗短,走向較前者略直,所以經管墮人的異物多進入右側。
支氣管對人的作用很大,如果你被水淹沒了頭部,儘量用工具叉住自己的支氣管,可以延長更多的時間來等待救援。別怕痛,這是在緊急時刻能救你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