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對大眾傳播信息如書籍、雜誌、電影、廣播和電視等的內容作客觀、系統和量化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目的是將一種用語言表示而非數量表示的文獻轉換為用數量表示的資料,並將分析的結果用統計數字描述。最初的內容分析主要是針對文字形式的報刊,現已被廣泛套用於社會科學中,成為一種重要的文獻研究方法。
發展歷程
是對傳播過程和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這一定義是由美國的貝雷爾森在其著作《內容分析:傳播研究的一種工具》中所下的,至今被公認是關於內容分析的精典定義。內容分析源於傳播研究。在其確立的初期,當人們對新聞傳播了解十分有限和不系統的情況下,所謂內容分析主要是對文字形式的報紙、雜誌內容所作的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美國對報紙的非宗教內容的分析。在中國,內容分析始於1905-1907年的《民報》和《新民叢報》的論戰。隨著傳播研究的深入,內容分析方法逐漸從純粹分析內容發展到具有統計推理和檢定的較為複雜的統計分析過程。內容分析的對象是信息。通過信息的分析來推測信源的目的、手段以及客群的理解和反應。美國國務院顧問約翰·奈斯比特的《大趨勢》一書可以說是運用內容分析方法的出色範例。由於他的成功,內容分析方法的名聲也隨之大振。但是現代最早的內容分析學家當屬本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專欄作者李普曼。他曾與梅里茨一起為證實美國新聞界存在著嚴重的失實弊端,以美國素有“公正”、“準確”聲譽的《紐約時報》有關俄國十月革命的報導為例,進行了內容分析。與此同時,1927年美國的政治學家哈羅德·拉斯維爾把統計定量方法引入內容分析,並以其《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的博士論文,開闢了科學研究大眾傳播過程和效果的先河。而在內容分析方法的使用上最富有成效的是社會學家史托弗和心理學家霍夫蘭一起對軍訓法在提高美軍作戰士氣和改變士兵對戰爭態度方面的效果研究。進入60年代以來,隨著深度報導的不斷增多,調查性報導和精確報導的崛起,內容分析方法更多地用於決策和預測。近年來,內容分析方法越來越多地套用於對總統選舉中的潛在內容的分析(螢幕形象、手勢、面部表情等等)。目前內容分析方法已逐漸為社會科學研究所採用。
一般步驟
主要有:
①抽樣。如抽取若干期報紙以分析該報社論的政治傾向。
②界定觀察的類別。類別應根據研究目的確定,而且應是詳盡、互斥和獨立的,如政治傾向可分為保守、中間、激進3類。
③界定記錄單位。記錄單位主要有以下幾種:單詞或單個符號;主題;人物;句子或段落;項目。
④界定語境單位。語境單位指記錄單位的語境或上下文,語境單位包括記錄單位而又比記錄單位大。
⑤界定點算體系,即決定如何使資料以數量表示,如統計各類別出現的頻數、語義強度或空間數額。
特性分析
它的客觀性表現在:對傳播信息進行分析時,須按操作化的分類標準將所有的研究內容加以歸類。它減少了研究人員主觀偏向對分類結果的影響,至少也將歸類過程中的這種偏差限制在某種已知的範圍內。這種分類操作方式的可重複性,也是其客觀性特點的表現。
它的系統性表現在:這種研究不是只分析傳播信息的個別片斷,而是對相當長的時間段內或者對相當廣的範圍內的傳播信息整體進行研究。當整體過於龐大而無法逐一分析研究時,則採用科學方法,研究有代表性的樣本,並由此達到認識整體的最終目的。這類研究的結論不是建立在支離破碎的引證之上,而是建立在對整體特徵的把握和描述之上。
它的定量性表現在:對內容的分析和把握,最終以數量的形式表述。這種表述並不等於簡單的或者純粹的“數位化”,而是通過傳播內容“量”的變化分布來說明“質”,從而使對“質”的把握更為準確。
特點
①在方法上,注重客觀、系統及量化;
②在範圍上,不僅分析傳播內容載有的信息,而且分析整個的傳播過程;
③在價值上,不只是針對傳播內容作闡釋,而且要推斷傳播內容對整個傳播過程發生的影響;
④在分析單位上,注重分析傳播內容中的各種語言特性。
分類
就分析對象而言,內容分析不僅包括文本中的顯性內容信息,也包括隱性內容信息。顯性內容是可見的、表面內容,是與內容分析法相關的、文本信息中所包含的有形的詞。相反,隱性內容則區別於顯性內容,是指與內容分析法相關的、話語或圖像背後所隱含的意義。隱性內容一般是間接通過外在信息中表現出來的這些事件現象或過程的特徵、性質。
就分析過程而言,內容分析大致分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定量分析是用比較規範的方法讀取相關的文本資料的內容,把文本資料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價值的信息轉化為定量的數據,建立有意義的類目分解交流內容,並以此來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徵。定性分析主要由研究者通過閱讀、收聽或觀看,然後依靠主觀的感受理解、體會和分析,來解讀、判斷和挖掘信息中所蘊涵的本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