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說明:內在論是一種哲學立場,它主張人類經驗就是確認(verification)的唯一終極來源。絕對的內在論堅持人的不假外求:人是萬事萬物的準繩,因為任何假定超越於理智的東西,就其定義本身,已經是「在理智以外的」,因此也在理性深入探索的範圍以外。
(二)內在論可以分為形上的、存在主義的、倫理的、宗教的和政治的幾種:
(1) 形上的內在論(metaphysical immanentism)把實體限制於兩種範疇:所謂實體或是經由感覺而獲取的人類經驗的與件,這派可以休謨(D. Hume, 1711-1776)及其承繼人的經驗主義(empiricism)為代表;或是人類思想的與件,這派則以主觀唯心論(subjective idealism)為代表。同屬於形上內在論的還有歷史主義(historicism),其中就以狄爾泰(W. Dilthey, 1833-1911)和克羅桀(B. Croce, 1866-1952)的思想最能表現內在論的精髓:他們認為只有歷史才是參考人類知識和活動的唯一場所,因此任何審斷都必須以歷史方法來確認,否則,便什麼判斷都不能作。
(2) 存在主義的內在論(existentialist immanent-ism)堅持人邂逅到自己為被「投擲」於世界中,他的所有行動都指向這一世界。因此,所有有價值的重要思想或行動都來自這個人發現自己的人類情況;而任何的存有形上學皆暗示人就是存有的說明─ 這種思想排除一切自能有的超越性。
(3) 倫理的內在論(ethical immanentism)否認有任何可以客觀地陳述出來,而與人類所發現自己的內在或存在情況毫無關係的倫理道德。這立場與場合倫理(situation ethics) (參 481)淵源深厚,後者強調面臨抉擇時個人因素的重要性,甚至可以罔顧普遍的倫理原則。
(4) 宗教的內在論(religious immanentism)假定宗教經驗與宗教經驗的對象是不能分辨的,因此,信仰必須以人的回應為標準(詹姆斯W. James, 1842-1910)。另外,曾被教會譴責為異端的現代主義(modernism)也可以歸屬此類,它嘗試把所有教義陳述都還原為主觀的和歷史的原因。
(5) 政治的內在論(political immanentism)主張國家涵蓋所有事物,也否認人有超越政治秩序的可能性。這種理論潛在於波旦(J. Bodin, 1530-1596)及馬基亞維利(N. di B. Machiavelli, 1469-1527)的思想中,卻在霍布斯(Th. Hobbes, 1588-1679)的著述中清晰可見。黑格爾(G.F.W. Hegel, 1770-1831)堅持國家是唯一可以解除個人的疏離(正)及他在團體中的消失(反)的綜合,也可以歸屬到這一類。最後馬克思(K. Marx, 1818-1883)的共產主義(參 134)也採用了這種哲學立場,雖然在採用時不無修改。
(三)分析內在的概念,內在論的偏差便無所遁形了。內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邏輯上而言,它的意義只有在非內在或超越內在的面前才能夠突顯出來;換言之,內在的意義本身已經暗示它的限制。再者,人類認識的、意志的、和感覺的經驗,在在都顯明人的存在是相聯於在它以外的實在界;他存在的意義來自「另一位」。換言之,他的存在是有意向的,是指向超越的實在界,也就是絕對的存有。
相關詞條
-
神祇
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則之後,將自己化身成宇宙以及世界萬物。內在論...或獨立於世界而存在,與內在論相對,強調神對世界的外在性、超越性,強調神...(Panentheism)者綜合超在論及內在論,認為神是存在的本身,而存在...
漢語解釋 形象 本體 數量 民間信仰 -
神祇[宗教信仰]
之後,將自己化身成宇宙以及世界萬物。內在論(Immanence)者認為神...,與內在論相對,強調神對世界的外在性、超越性,強調神的積極性、是歷史的終極...)者綜合超在論及內在論,認為神是存在的本身,而存在作為一切存在物之根基是超...
漢語解釋 形象 本體 數量 民間信仰 -
李約瑟難題
,這就是所謂“內在論”或“內部主義”的思潮。但是,李約瑟通過對中國古代技術的長期研究,發現僅僅用內在論去研究李約瑟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從外部,即...
圖書內容 早期觀點 解答一 解答二 解答三 -
目的論(的dì)
目的論(的dì) 拼音: 解釋: 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為某種目的所決定的學說。有外在論目的論和內在論目的論。中國西漢董仲舒提出人間的一切都是“天”有目的地安排的。神學家認為上帝或神有目的地創造和安排了世界萬物...
-
哲學小辭典
經驗論唯名論和唯實論感覺論(感覺主義)經院哲學自然哲學唯我論內在論(內在...
作品目錄 -
心在自然中的位置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第一部基礎第一章自然主義和目的論第二章外在論與內在論第三章斯賓塞的觀點第四章杜威的觀點第五章論建構第六章符合的問題第二部模型第七章適應的可塑性第八章信號探測模型第九章複雜的個體,複雜的群體 ...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
王華平[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導]
”,《學術月刊》,2011年第3期;“內容外在論與辯護內在論”,《世界哲學...》,2011年第3期;11.“內容外在論與辯護內在論”,《世界哲學》,2011年3期...
基本信息 教育經歷 開設課程 出版專著 主要論文 -
超泛神論
超泛神論,宗教哲學中一種綜合超在論與內在論的理論。代表了現代基督教神學的一種傾向。典型的表述為:神或上帝是存在本身,存在作為一切存在物之根基...“內在論”、“超在論”。 [1] ...
-
戴曼純
》,2002/6。46. 生成語法研究中的天賦論、內在論和進化論觀點...
人物經歷 研究方向 主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