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明代末年,元太祖十八世孫謨囉貝瑪遊牧於克魯倫河一帶。其子碩壘自稱車臣汗,與土謝圖汗袞布、札薩克圖汗素巴第並稱“三汗”。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碩壘遣使入貢。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極命其獻“九白”之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進攻喀爾喀三路。時車臣汗諾爾布及其長子伊勒登阿喇布坦相繼去世,其孫烏默客年幼,納木扎勒台吉攜烏默客及十萬餘戶部眾內附,被安置於烏珠穆沁地界(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一帶)。康熙三十年(1691年),置車臣汗部。次年,定車臣汗部為“喀爾喀東路”,編為十二旗:
車臣汗部中旗(車臣汗旗)車臣汗部左翼中旗車臣汗部右翼中旗車臣汗部中左旗車臣汗部中右旗車臣汗部中前旗車臣汗部中後旗車臣汗部中下旗(車臣汗部中末旗)車臣汗部左翼前旗車臣汗部左翼後旗車臣汗部右翼前旗(《平定朔漠方略》無此旗)車臣汗部右翼後旗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烏默客從康熙皇帝征噶爾丹。三十六年,車臣汗部返回克魯倫河遊牧。乾隆二十年,車臣汗部增至二十三旗,至清末不改:
車臣汗部中末次旗,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置車臣汗部中左前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車臣汗部中右後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車臣汗部左翼左旗,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車臣汗部左翼右旗,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車臣汗部右翼左旗,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車臣汗部左翼後末旗,康熙五十年(1711年)置車臣汗部右翼中右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置車臣汗部右翼中左旗,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置車臣汗部中末右旗,乾隆十四年(1749年)置車臣汗部右翼中前旗,乾隆二十年(1755年)置其地東至額爾德尼陀羅海與黑龍江呼倫貝爾為鄰,西至察罕齊老圖與土謝圖汗部為鄰,南至塔爾袞柴達木,北至溫都爾罕與俄羅斯接壤。該部會盟於克魯倫河巴拉斯城,,稱克魯倫巴爾和屯盟。
民國時仍沿襲清代所置二十三旗。民國初年,原屬清朝內務府上駟院管轄的察哈爾特別區達里岡厓牧場被外蒙古併入車臣汗部。1928年,國民政府設定蒙古地方,將車臣汗部劃為克魯倫巴爾和屯盟。直至1946年,克魯倫巴爾和屯盟在法理上仍為中華民國領土,之後才隨著國民政府對獨立的承認而放棄。
職官
盟長、副盟長各一人。副將軍、參贊各一人。每旗設札薩克協理台吉、管旗章京、副章京各一人。諸旗共設佐領四十人。每六佐領設參領一人,每佐領設驍騎校一人封爵
車臣汗一人,附輔國公一人,札薩克和碩親王一人,札薩克多羅郡王一人,附多羅貝勒一人,札薩克多羅貝勒一人,札薩克固山貝子二人,札薩克鎮國公一人,札薩克輔國公二人,公品級札薩克一等台吉一人,札薩克一等台吉十三人,附鎮國公一人。汗世系
世代 | 姓名 | 年份 | 備註 |
---|---|---|---|
第一代 | 碩壘 | ?-1655年 | 阿敏都喇勒孫,謨囉貝瑪子。 |
第二代 | 巴布 | 1655年-1683年 | 碩壘第五子。 |
第三代 | 諾爾布 | 1683年-1688年 | 巴布子。 |
第四代 | 烏默客 | 1688年-1709年 | 諾爾布孫,伊勒登阿喇布坦子。康熙三十年(1691年)詔留車臣汗號 |
第五代 | 袞臣 | 1709年-1728年 | 烏默客長子。康熙四十八年襲車臣汗。 |
第六代 | 車布登班珠爾 | 1728年-1733年 | 袞臣長子,雍正十一年免。 |
第七代 | 垂扎布 | 1733年-1735年 | 烏默客從弟。 |
第八代 | 達瑪璘 | 1735年-1751年 | 袞臣次子。 |
第九代 | 嘛呢巴達喇 | 1751年-1767年 | 達瑪璘長子。 |
第十代 | 車布登扎布 | 1767年-1788年 | 達瑪璘次子。乾隆四十六年詔世襲罔替。 |
第十一代 | 齊旺多爾濟 | 1788年-1795年 | 車布登扎布長子。 |
第十二代 | 朋楚克多爾濟 | 1795年 | 齊旺多爾濟次子,無嗣。 |
第十三代 | 桑齋多爾濟 | 1796年-1800年 | 齊旺多爾濟長子。嘉慶五年,降四等台吉。 |
第十四代 | 瑪哈什哩 | 1800年-1807年 | 朋楚克多爾濟嗣子。 |
第十五代 | 恩克圖嚕 | 1807年-1817年 | 瑪哈什哩長子。嘉慶二十二年病免。 |
第十六代 | 阿爾塔什達 | 1817年-1875年 | 恩克圖嚕子。 |
第十七代 | 車林多爾濟 | 1875年-1893年 | 阿爾塔什達子。 |
第十八代 | 德木楚克多爾濟 | 1893年-1909年 | 車林多爾濟子。 |
第十九代 | 阿克旺那林 | 1910年-? | 德木楚克多爾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