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芒十一世

克雷芒十一世

教皇克雷芒十一世(1700年11月23日—1721年3月19日在位)原名季安·弗朗西斯科·阿爾巴克尼Lorenzo Corsini(1649年7月23日—1721年3月19日在世),義大利籍教士,他在位21年,恰逢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他膽怯懦弱,優柔寡斷,把事情辦得一團糟。他還因東方傳教問題和中國發生禮儀之爭。

基本信息

簡介

克雷芒十一世 克雷芒十一世

克雷芒十一世登位於教廷政治作用日益減弱之時。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末代國王卡洛斯二世垂死時選了法國波旁家族的腓力五世繼承王位,克雷芒十一世即予以承認,引起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不滿,指責克雷芒十一世袒護法蘭西,其實克雷芒十一世只想委屈求和避免戰爭,使義大利免遭災禍,但是他失敗了,法蘭西出兵占領義大利北部要塞曼圖亞,又被神聖羅馬帝國名將薩伏依的歐根親王逐出。1701年---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就此開始。神聖羅馬帝國的約瑟夫一世繼承其父利奧波德一世為皇帝後,更加敵視克雷芒十一世。他在1708年派遣軍隊進攻教皇國,占領那不勒斯王國,次年逼教皇承認其弟查理大公(以後的皇帝查理六世)為西班牙國王。 於是腓力五世與克雷芒十一世斷絕外交關係。

克雷芒十一世也如前幾代教皇一樣介入法蘭西國內鬥爭,面臨法蘭西高盧主義與詹森主義的困擾。1713年,他應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的請求發布通諭(即《克雷芒通諭》)譴責詹森主義者的著作《道德思索》,提出101條神學論點。詹森派在法國國內獲得法院官員的支持,認為教皇這個通諭是對法蘭西教會的無理乾澀;而國王和贊成者項通諭的各主教都支持教皇,他們同法官日趨對立,後來國王乾脆宣布此項諭令就是國法,此後發生了長達30年的糾紛。

天主教傳入中國後,教會內部派系林立,內訌不斷。在中國的多明我派。法蘭西派與耶穌會神學思想的衝突與矛盾,進一步引起了中國統治者的疑慮和傳統文化的抵制。明清時發生兩次大的教案,1700年11月30日康熙正式發布聖諭,指出中國的祭祖和祭祀孔子不過是宗教禮節,並無宗教性質。耶穌會和多明我會繼續進行中國人祭祖祭孔所引起的所謂禮儀之爭,克雷芒十一世支持多明我會,1704年,克雷芒十一世派多多東來,帶來教廷禁約,干涉中國內政,他們指責中國教會和印度馬拉巴爾教會禮儀,遭到康熙帝驅除,多羅離開北京到南京繼續活動。1715年,教皇發布通諭重申教士必須宣誓恪守教皇禁令,否則革除教籍,使禮儀之爭達到頂點。康熙皇帝維護國家主權,支持耶穌會,堅持認為祭祖祀孔是中國固有禮儀,於基督教義並無違背,羅馬教廷如不改弦易轍,將禁止傳教。教皇固步自封,一意孤行,於是有了康熙末年及雍正、乾隆和嘉慶三朝嚴厲禁教,前後長達百年。

馬拉巴爾教會活動於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被葡萄牙教會認為屬聶斯脫利派,他們

克雷芒十一世之牧徽。 克雷芒十一世之牧徽。

雖在1599年正式承認了羅馬教皇,1653年又脫離了羅馬,他們堅持禮拜時使用古敘利亞語,雙方鬥爭持續多年,使天主教會的傳播事業受到挫折。

譯名

克萊孟十一世: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作克萊孟。

克勉十一世: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克勉。

克雷芒十一世:《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2005年版、《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克雷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