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癌7851

“克癌7851”是我國著名中醫腫瘤專家、醫學發明家劉同慶與劉同樂發明的一項重大醫學成果,劉同慶和其兄劉同樂發現將微量元素中的銅、鐵並結合中草藥組成製劑,可以有效施用於晚期癌患者。“克癌7851”問世。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全新的癌症理論、特效的抗癌藥物、系統的治癌方法等。

一、全新的抗腫瘤理論

常規的西方醫學對腫瘤發生有很多見解,有的甚至上升到基因層面進行研究。但幾十年來,國際醫學界在癌症的防治上並無明顯進展。這不能不讓人深思,是不是西方醫學對癌症的研究方向出現偏差?經過多年探索,劉同慶發現,人體致癌的根本原因,是機體缺銅、細胞乏氧。當解決人體缺銅這一主要致癌因素時,就找到了治療癌症的正確途徑。他在三十年前提出這一理論時,信者廖廖,嘲諷者、懷疑者、不屑一顧者重多。2008年3月,我國各大媒體紛紛介紹墨西哥科學家發現銅有抗癌的作用,才引起醫學界的重視。事實上,劉同慶的發現,比墨西哥科學家的發現,領先了整整30年。

二、特效的抗癌藥物

循其理論,劉同慶成功發明了療效顯著的中醫抗癌藥物。這個抗癌新藥在臨床上獲得了巨大成功。臨床實驗證明,這種新型的藥物,具有廣譜抗癌、療效明顯、方法簡便等特點。使用這種藥物對癌症患者進行無痛苦治療,完全可以取代常規癌症治療,而且療效遠遠好於現行的治療手段。1978年,此項發明被正式命名為“克癌7851”。

三、系統的治癌方法

1978年以來,劉同慶在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醫學博大精深文化的基礎上,運用獨創的抗癌藥物進行臨床,不斷深入探索,總結出一套系統的、遠遠領先世界水平的中醫治癌方法。以抗癌中藥“克癌7851”為基礎,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靈活採用辯證施治,取得足以令人瞠目結舌的效果。統計表明,該項治療方法,對各類早期癌症患者,治癒率達到95%以上,中期癌症患者,治癒率達到80%以上,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癒率達到50%以上,晚期癌症患者,有效率達到80%以上,所謂有效,就是指明顯改善症狀、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適當延長生命。如果積極配合,也有相當一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可以具有治癒前景。臨床中,一些晚期癌症患者經劉同慶治療,健康存活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大有人在。如此成就,在當今國際腫瘤學界,無人能及。原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原北大校長張龍翔、被朱鎔基總理讚揚過的原寶鋼副總工程師曾樂等均接受過劉同慶的治療,獲得令本人及家屬十分滿意的效果。有學者曾經預言,一旦“克癌7851”得以推廣,必將產生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提高人民民眾的健康水平做出非凡的貢獻。

劉氏抗腫瘤理論

1996年4月,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劉同慶的專著——《揭開癌症之謎》。1998年12月再版時更名為《探尋癌症之謎》。在這部專著中,劉同慶明確清晰地揭示了癌症原本單純的病因是如何逐漸演變為複雜的猙獰面目但仍萬變不離其宗的真相,深刻分析了癌症的病機。
劉同慶指出,機體所有組織的細胞,其發生癌變都基於相同的原理,即“局部組織缺銅、細胞乏氧”。不僅如此,在其後癌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細胞的分化表現、增殖分裂速度、惡性程度的高低、代謝等,都與缺銅乏氧直接相關。因為銅是正常細胞氧代謝所需的重要物質,也是癌在演進過程中機體發生能量代謝最重要的物質。人體從發生癌前疾病,直到細胞發生癌變及其後癌的發展過程中(這一過程都是以漸變的方式發生的,不是突變暴發的),機體主要是圍繞並利用銅這一特異性的免疫機制來表達對癌前的免疫監視及調集、調控的抗癌作用。這個全新認識與傳統醫學對人體對癌的免疫概念截然不同。目前國際醫學界大多數主流學者仍持“不同的癌症緣於不同的病因”的觀點。
英國研究人員曾在1997年的《科學》雜誌上指出:“人類雖然有200多種癌症,但是所有的癌症都是以同一種方式開始的”。2003年8月,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科學家萊娜·魯伊斯等人僅從試驗中(尚未套用於臨床)發現了某種銅化合物對肺癌、乳腺癌、血癌、腸癌、皮膚癌、宮頸癌等具有較好的療效,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即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申報了9個專利,引起國際醫學界的高度重視。
英國科學家和墨西哥科學家的研究,無疑為劉同慶對癌的病因、病機涵突破性思維的論證以及三十餘年臨床實踐的重大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

“克癌7851”臨床實驗情況

1978年4月,安徽省蚌埠市民間醫學發明家劉同慶和其兄劉同樂發現將微量元素中的銅、鐵並結合中草藥組成製劑,可以有效施用於晚期癌患者。“克癌7851”問世。
1979年夏,應上海市腫瘤防辦及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等單位邀請,二劉兄弟在上海市胸科醫院第四病區做臨床實驗驗證。該病區由著名的胸外科專家吳善芳教授(已故)、黃偶麟教授負責。因二劉兄弟原都是工人,黃偶麟教授便將此次臨床實驗的名稱代號,命名為“克癌7851”,該名稱沿用至今。此次臨床實驗療效顯著,影響甚廣,引起外院許多癌患者關注,紛紛要求上海腫瘤防辦擴大臨床實驗。黃偶麟教授態度積極,準備再選擇一些晚期肺癌患者來擴大臨床觀察。但是,由於當時體制的僵化以及某些人的私心作祟,以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上海市胸科醫院被迫中止了深入臨床實驗。
1985年,二劉兄弟租用了一間門面,打出了 “樂慶靈癌症防治研治室” 的招牌,廣為收治癌症病人,引起了“安徽日報社”駐蚌記者站蔣克平先生的關注。1986年3月,他暗中對一些癌患者進行了私下採訪,對劉氏兄弟治療癌症獲得的不可思議的效果倍感震驚,便書面向安徽日報社反映了此情。於是,安徽日報社總編室決定邀請二劉赴合肥,為一些晚期癌患者進行治療,並特派劉選武記者,直接跟蹤採訪,以驗真偽。經4個多月的跟蹤觀察,證實了二劉兄弟運用他們發明的“克癌7851”治療癌症療效顯著,安徽日報總編室做出了公開宣傳二劉的決定。1986年9月15日,“安徽日報社”將此段經歷在第27期(總第354期)《內部參考》做了詳細報導,引起關注。
1986年12月13日“人民日報社”根據“安徽日報社”《內參》,發表了《情況彙編》(機密)第598期,以較大篇幅介紹了二劉兄弟和他們發明的“克癌7851”。
1987年9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毛國華先生介紹二劉兄弟給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著名胸外科專家辛育齡教授。經辛育齡力薦, 北京東方醫療保健中心主任胡雪穎女士決定專設一腫瘤專科,交由二劉兄弟主持臨床工作。同時,辛育齡又委託中日友好醫院臨研所所長周舒教授組織對“克癌7851”做動物實驗等基礎性實驗。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臨床治療及基礎實驗均喜獲豐收。1988年12月14日,由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和東方醫療保健中心聯合舉辦了“劉同樂、劉同慶治癌成果研討會”。會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沈其震教授和辛育齡教授主持,在京的十多個大醫院和醫療科研單位均派人參加,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腫瘤界前輩和知名專家學者,如谷銑之教授、黃孝邁教授、余桂清教授、張岱劍教授等。他們對二劉兄弟的研治成果及基礎實驗研究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次研討會也引起了北京多家新聞單位的關注,不少記者到會採訪。12月15日早6時30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報紙摘要節目對這次研討會做了即時報導。在京的多家大報刊也發表了相關報導。
1989年1月,中日醫院決定接納二劉兄弟到中日友好醫院進行工作。從此,二劉兄弟得以在該院進行“克癌7851”的專項臨床研究。
1989年10月,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防癌協調部聘命劉同樂、劉同慶為該會委員。
1989年11月,由中日友好醫院徐彤副院長主持召開了“中西醫結合‘克癌7851’成果研討會”。參加研討會的許多著名專家,如黃孝邁教授、何長青教授、卞志強教授、徐樂天教授、余桂清教授、呂正寶教授、梁俊怡教授等,對“克癌7851”成果進一步深化研究,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並對二劉兄弟給予高度讚譽。
1990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諸多專家,對“克癌7851”成果進行了極其嚴格的評審。著名中醫腫瘤專家、廣安門中研院朴炳奎教授在親自查閱了大量詳實的資料後,讚嘆不已。而另由東直門中研院著名的專家廖家珍教授帶領一些學者,選擇10位在京的癌患者,進行走訪,查證他們在服用“克癌7851”同時是否套用其他藥物,結果都證實並沒有套用其他藥物。由此,“克癌7851”於當年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學技術進步獎》(部級二等獎)。
1991年9月,劉同樂、劉同慶通過了北京中醫學院院長龍志賢教授、高鶴亭教授組織相關專家嚴格的審查考核,獲得了腫瘤專科醫師資格證書。
1991年10月,二劉大夫應邀參加“北京腫瘤治療進展研討會”,並做了“克癌7851”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的演講,受到國內外與會代表的普遍關注。
1992年2月,日本佐賀縣立醫院邀請劉同慶和周舒教授赴日本學術交流。劉同慶因故未能赴日,由周舒教授自行前往。同年,“克癌7851”榮獲中日醫學科技博覽會“中華博毅杯“獎。
1992年11月,劉同慶應邀出席“全國第二屆微量元素學術會議”,並做“克癌7851”的專題演講,引起了與會者的普遍讚譽。
1993年10月,劉同慶出席“中國中西醫結合大會”,並做了精彩的專題演講。
1995年9月,劉同慶應邀以中國中醫藥代表團成員,出席美國國立衛生總署NIH研究節,並在華盛頓、紐約做了兩場“克癌7851”的專題演講。
1995年11月,劉同慶應邀參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的“世界中醫醫學及針灸學術會議”。
1996年9月12日,劉同慶應邀參加在京召開的“首屆微量元素與腫瘤國際學術會議”,並做了“克癌7851”的專題演講,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
1996年9月18日,劉同慶再次應邀赴美出席“世界中醫學會大會”。
1999年10月,“克癌7851”治療癌症的藥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證書”。
2001年7月,劉同慶受邀出席在丹麥召開的“國際腫瘤醫學學術會議”,並做了“克癌7851”的專題演講,受到大會主席和會議秘書長以及國外專家學者的一致讚譽。

傳奇故事

肖勁光將軍生命的最後98天

1988年12月下旬某日,北京海軍總院專家醫療組趙雅芝大夫,帶著肖勁光將軍二兒媳和肖將軍的秘書,找到劉同慶大夫,請他去解放軍301醫院為肖勁光將軍會診。在一間寬敞明亮的病房中,劉同慶見肖將軍老態龍鍾,已毫無生息半躺在輪椅上,其身後有一位氣功師專注地在為他發功。二兒媳揭開蓋在肖將軍身上的毛毯,只見肖將軍上腹部隆起一較大包塊,整個腹部脹滿,雙下肢已嚴重浮腫。此時肖將軍沒有任何知覺,呈昏迷的臨危狀態。見此情景,劉同慶實在沒有任何把握,便向其家屬和在場的人表示,無論自己的身份還是自己的醫術,都不具有承擔如此重大責任的條件,而且肖將軍目前狀況已沒有任何治療指征。肖將軍二兒媳見劉同慶持拒絕之意,極力為他開導釋責,指著肖將軍床前說:“你看,病危通知書已下達三天了,所有維持治療措施都已撤除,也已將此情報告中央了,昨天萬里、陳慕華、胡啟立等國家領導人已前來看望了肖將軍,走時都傷感落淚。”此時在國防科工委工作的肖將軍次子也在一邊插話說:“我父親是目前最後一位為列寧守過靈的人。87年初,父親得病,曾在‘人民日報社內參’上得知你們兄弟倆研治癌症的特殊經歷,多方尋找你們,但一直未找到。近日從報刊新聞中找到你們,今天只要我父親還有一口氣,我們全家絕不放棄,哪怕再多能延長几天的希望,以盡兒女之孝道。”劉同慶經不起他們再三要求,只好暫且將多方顧慮擱置,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情,使出全力進行治療。當時肖將軍因已喪失吞咽功能,劉同慶即安排二兒媳將克癌7851藥物調成液體狀,每天多次向肖將軍嘴裡灌送,雖然藥物流出的多,但仍有些能夠進入體內……
過了幾天,當劉同慶再次去301醫院時,只見肖將軍病房中的人都很興奮。一位海軍總院醫療組的專家向劉同慶介紹了情況:近日肖將軍二兒媳沒離開房間,一直專心在為肖將軍灌藥,灌流質食物,觀察服侍。肖將軍知覺明顯增多,有時睜開雙目環顧四周,然後又低頭閉目沉睡。排氣(放屁)二便尤其是每天多次排便,都是惡臭味黑色便。聽到這裡,劉同慶幾天來懸著的心總算放回肚裡。
一周后再到301醫院,肖將軍已能平躺在大床上安睡,其二兒媳將劉同慶拉至一旁,悄聲高興地告訴他,灌藥第七天,肖將軍已基本清醒了,清醒時說的第一句話是“我要吃雞腿”,聲音大且清晰。劉同慶囑其二兒媳,因肖將軍長時期處在病重狀況,眼下意識雖有所恢復,但身體仍極度虛弱疲勞,每天還會嗜睡。消化吸收功能雖有改善,但還應勤用些營養豐富易吸收的食物調理,以利促進機體恢復。
如此經肖將軍家屬精心服侍照料,在服藥治療一個整月的這一天,時逢肖將軍86周歲生日,其子女歡欣地為肖將軍辦了壽誕宴慶。
肖將軍病症漸趨好轉,有時可自己往返衛生間,也常坐輪椅由家人推著在走廊散心,但客觀上肖將軍機體總體免疫能力尚微弱,不時發生感冒引起發燒,所幸的是當兩三劑針對性中藥調劑後,都很快又能緩解,301醫院中醫部每嘗對劉同慶所開的中藥方研究評論。使他們難以理解的是,看上去如此再普通不過的方劑,怎么會這么敏感對症。
有一天,肖將軍很有興致和劉同慶閒敘,他說:已有幾十年了,排便一直不暢,套用好多治療方法都沒能解決。自從你給我治病這期間,每天大便排泄非常暢快,可謂是一通百通。
1989年3月中下旬一天,劉同慶照常去301醫院看望肖將軍,只見肖將軍二兒媳滿面愁容,向劉同慶介紹,這兩天肖將軍精神狀況不如先前,也不思飲食,雙下肢又開始浮腫,鞋也穿不上了。遂再用中藥調理,數日不見起色,病症已趨加重。此時劉同慶心情非常沉重,已有所預感,無奈,只能告知其家屬,肖將軍生命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不測,再也無力回天。不幾日,某天下午,劉同慶再去301醫院時,正遇樓間鈴聲大作,只見許多大夫、護士推著各種醫療器械往肖將軍病房奔去,時得知肖將軍已處心力衰竭狀。當晚獲知,雖經301醫院專家全力搶救,仍不幸辭世。屈指算來,劉同慶為肖將軍治療,僅延續98天生命。
至今回憶,劉同慶常常感到不無遺憾的是,他們兄弟倆因故未能及時趕赴肖將軍的追悼會。事後肖將軍家屬為答謝肖將軍在患病期間提供多方幫助的各界人士,特辦了一場答謝宴會。肖將軍子女一再向劉同樂、劉同慶兄弟倆為肖將軍竭力治療深表謝意。與他們同桌的解放軍總後衛生部張部長對二劉兄弟說:“你二劉兄弟為肖老治病的過程我全知道,301醫院院黨委對你們為肖老治病已有評價,今天我代表301院領導和總後衛生部向你們表示感謝,同時表達我們一致評價,就是你們為肖老治療有效。”
肖將軍一生戎馬生涯的傳奇戰功偉績,世人廣為知曉。而一代巨星隕落前僅尚存一系瑩光,所拼發出頑強與疾病做抗爭的一段生命傳奇軼事,卻少有人知悉。這也是本刊首次披露肖勁光將軍生命最後時光的治療內幕。
(註:在為肖將軍治療的全過程中,中國文化交流中心的孫慶泉同志曾多次與劉同慶相隨前往301醫院,亦出席了肖將軍家屬的答謝宴請。)

為北大校長張龍翔治療

1993年7月26日,劉同慶和周舒教授(50年代初留蘇學者,中日友好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著名的病理、生理專家)應約與北京大學生物化學系王鏡岩教授一齊去北醫三院高幹病房,為前北大校長張龍翔教授會診。在病房主任辦公室里,一主任醫師將張校長几天前才拍的全身骨掃描攝片(ECT)插上讀片燈,從片上顯見全身呈廣泛骨轉移病灶。主任向他們介紹說,張校長住院以來,經全面檢查,發現原發病灶是前列腺癌,現已明確診斷為:前列腺癌伴全身廣泛骨轉移。目前最棘手的是,張校長的整個頸椎、腰椎骨質破壞的程度,隨時會引起高位截癱累及生命。院領導為張校長的病情已多次組織討論,都認為目前沒有什麼特殊方法來治療。也邀請了腫瘤界專家來會診,他們一看到ECT片後,連患者都沒有去見一見就都走人了。
當劉同慶一行走進張校長病房中時,張校長欲仰身示意,突然又痛苦地縮回上身平臥在床上,劉同慶急忙趨前對他說:“張老,您千萬別動,今天您只管聽我們說話就行了。”坐在床邊的張老夫人起身,對劉同慶一行表示感謝。王鏡岩教授把劉同慶和周舒做了一番介紹後,就請劉同慶對張校長做常規檢查。只見張明顯消瘦,全身肌肉呈萎縮鬆弛狀,上身及頸部活動嚴重受限,唯面頰略顯紅暈,神尚清。在劉同慶檢查時,張校長插話說:“我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胸、腰、肋骨和頸椎不時非常疼痛,幾乎不能動”。至此,一套治療方案已在劉同慶心中擬定形成。但是有些基本條件北醫三院能否接受,還需協商,也就是張校長仍住在醫院,僅套用劉同慶的藥物來治療,院方協助觀察即可。這樣安排,主要考慮萬一治療中發生危急狀況,能及時獲得救治。劉同慶提出這個問題後,張校長說:“劉大夫,您提出的問題不是問題,我會安排好的。”隨後,劉同慶將用藥方法,怎么配合治療、觀察和注意事項等逐一做了詳細交待。後得知院方完全同意劉同慶和張校長家屬意見,並表示將會積極配合協助觀察治療。
此後,也正是由於北醫三院積極提供了許多方便,使張校長的危重病症很快得以改善,為其身體漸趨恢復創造了有利條件。
服藥一個多月,張校長原所有疼痛部位已基本緩解。服藥至半年時,經逐步鍛鍊適應,不再臥床,一般生活可基本自理。服藥10個月時,全身骨掃描(ECT)複查顯示:全身廣泛骨轉移病灶已大部分消失。及至1年2個月再做ECT複查,其結果是骨轉移灶已基本消失,身體恢復良好。
1995年初,張校長完全恢復了指導研究生的工作,並經常主持有關學術方面的會議和活動(事實上,張校長在94年7月剛下床不久就出席學術報告會了)。
1996年3月,北京大學為慶祝張龍翔校長80壽辰及執教50周年,舉辦了學術報告會。國內教育界、生物化學界及其他學術界許多著名的學者和老前輩以及歷屆學生都親臨參會祝賀。還有海外的學子特從海外回國與會賀壽。由此可見,張校長一生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及在學術界的影響,實可謂是名揚四海,桃李滿天下。
1996年10月24日,因多種因素導致張校長不幸突然去世。
張龍翔教授是國際上著名的生物化學家,也是國內著名的教育家,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81-84年任北大校長。經劉同慶大夫的治療,原已病危的張龍翔校長得以延長生命三年零三個月,生活質量完全改善,學術活動一應如常。北大出版的《張龍翔教授紀念文集》,對此事有記錄。

焊神曾樂治療

1991年11月下旬某日,有位女士在劉同慶所在的中日友好醫院診室外一直坐著,直到劉同慶將所有的患者診治完也已下班時,才走了進來。劉同慶耐心接待了她,經自我介紹並遞上一張名片,劉同慶才知道,這位女士是時任衛生部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的曾美怡教授。曾教授敘說了造訪的來意:她的弟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焊接學專家,名曾樂,現任上海寶鋼集團副總工程師。今年6月,因患肝右葉結節型肝癌,經上海某大醫院專家做了根治性手術治療。10月因又出現肝區疼痛伴腹脹,經B超檢查,示肝右前葉及肝門部位繼發多個結節灶。至此上海方面的專家再拿不出任何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曾教授對劉同慶說:“因我對你們的情況早有所耳聞,今特來此了解一下實際情況並為此諮詢,看看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劉同慶了解了病人情況後,便大致將自己對癌症的研治情況做了介紹,並表示,如有意或信任,可請患者可儘快來京,他將竭力醫治。
不幾日,曾樂先生來診,陪同前來的有其夫人王婉芸女士和寶鋼醫院的一位女大夫。經中日友好醫院B超檢查(曾樂先生執意不做CT檢查)診斷:肝右葉多個結節病灶,腹腔淋巴結轉移伴少量腹水、肝硬化。生化檢查報告中黃疸指數較高,與曾樂鞏膜已出現黃染相吻合。
曾樂先生的女兒在京居住,此後一個月,曾樂一直在京服藥觀察治療。一個月後,經中日友好醫院再做B超,示原腹腔淋巴結轉移灶及腹水已吸收,余無明顯變化。此時曾樂先生的身體已有所恢復,原鞏膜黃染也已消退。時逢上海有許多重大工程,急需曾樂先生運籌指揮,他便匆匆帶藥回滬。其後曾樂在上海一邊服藥一邊工作,藥物用完再由其夫人來京取藥並介紹一個階段的情況。
當服藥7個月時,其夫人來診,帶來了曾樂近期做的CT檢查片,攝片中仍可見肝右葉有結節病灶,因無既往CT片對比,只能參照以往B超片分析,似有縮小趨勢。劉同慶建議曾樂先生能否減少一些工作量,專注治病,王婉芸女士忙說:“讓這個工作狂少做一些事根本就不可能,提都不能提,現在許多重大建設工程確實都離不開他,有時連天加夜的工作,對此我雖然很急,但也無可奈何,好在他目前身體恢復的非常好。”
又過數月,曾樂仍是在上海邊服藥邊工作並定期複查,直至1993年初,經一次B超複查提示原肝內復發病灶已完全消失後便中止服藥。其夫人以後也不再來診,從此中斷音訊。直至1996年1月末,劉同慶接到上海寶鋼集團某領導的電話,邀請他即刻到上海為曾樂會診,他才再次與曾樂先生及其夫人見面並得知近年來一些情況。
1995年8月,曾樂出現腹脹,以前身體一直沒有任何不適反應,因工作負重未及檢查,直到1996年1月初,全腹脹滿伴黃疸,方入住上海某大醫院,經CT檢查未見癌復發,屬肝硬化晚期伴大量腹水,此時應邀來診,實屬為時已晚,耽誤了治療佳期。雖積極用藥調理並觀察數日,不見改善,劉同慶便返京。1996提2月5日,曾樂病症急轉,經多方積極救治無效不幸辭世。至今每回憶此事,劉同慶仍甚為遺憾:曾樂先生當初肝癌術後復發轉移,繼又出現腹水、黃疸,經自己治療後得以生存4年余,療效比較滿意。但其愈後如能勞逸結合,再不時調理,相信絕不會如此過早辭世。
曾樂教授原是上海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冶金部建築研究總院副工程師(兼)、國際焊接學會(IIW)德國焊接學會(DVS)專家委員、美國焊接學會(AWS)委員。國內外焊接學界稱曾樂先生為“焊神”。
曾樂於1994年和人民日報原著名的傳記文學作家柏生教授一同前往美國,出席接受“世界名人錄”評審會頒發證書。由此也引伸出其後劉同慶為柏生教授治病並相處七八年的一段緣份。

降服癌中之王

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死亡率極高,常常令現代醫學界為之頭痛不已。但對劉同慶大夫來說,治療肝癌早已不再是一個難題。
1996年4月中旬某日,一位腹部手術切口剛拆了線不久,身體非常瘦弱的患者來到中日友好醫院腫瘤診室,陪同的有其夫人(是一位退休的西醫大夫)和兩個兒子。其夫人將患者情況向劉同慶做了詳細介紹。
患者名蔡益亮,66歲,原在上海某紡織印染單位工作,退休後舉家遷到深圳。曾因患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術。術後一直沒採用其他治療方法。近一個多月,右上腹時常隱痛加重伴腹脹及進行性消瘦,便在深圳某大醫院做了B超檢查,診斷為肝轉移,即回到上海。蔡益亮的二哥繫上海某大醫院已退休的外科專家,與該大醫院著名專家吳孟超是同窗摯友,蔡益亮便住進該院。二哥邀請吳孟超親自為蔡做手術。在行探查術中,因發現患者肝左右兩葉都存散在結節病灶,便從中取出些組織做活檢。當活檢報告證實是轉移性肝癌後,遂關腹縫合切口。術後,吳孟超教授將此情況告訴了蔡益亮的夫人,準備再為患者制定化療方案。蔡益亮的夫人一聽,執意不願再讓老蔡做化療,並迅速將此事通知了老蔡的兄弟姐妹。正巧,幾天前,蔡益亮的三哥、北京大學蔡益鵬教授,打電話介紹了劉同慶大夫為北大張龍翔校長治療的情況,讓蔡益亮和其家人儘快到北京。同時,蔡益亮的二哥也聽說了劉同慶曾經為焊神曾樂治療的情況(此時曾樂已去世二個多月了)。蔡益亮的夫人說:“綜合這些訊息,使我們看到了一些希望,即做出決定。老蔡剛一拆線,我們就辦了出院手續,昨天就趕到北京了。”
聽到蔡益亮夫人的介紹,劉同慶頭腦中迅速擬好了治療方案。他考慮患者剛做大手術不久,身體極度虛弱,服藥治療宜先採用緩慢調整,再逐步增量的治療措施,並向患者及家人做了說明。好在蔡益亮和家人非常配合,為了便於劉同慶觀察指導治療,他們就在北京住下,每周都找劉同慶複診。可喜的是,每次複診,都可見患者的病症及身體逐漸改善恢復。在京住了三個月後,老蔡的病症及身體狀況便基本穩定。此時,劉同慶便安排老蔡帶藥返回深圳,繼續服藥治療,定期到京複診。至1997年7月29日,經CT複查,原轉移灶已消失,肝組織已完全修復正常,便不再用藥治療,1998年2月4日,停藥半年後又做CT複查,仍顯示完全正常。至今蔡益亮先生身體非常好,經劉同慶治療痊癒,已逾十年了。象老蔡這樣的肝癌,單純用藥即能徹底治癒,當代醫學界也只有劉同慶能做得到。(去年,蔡益亮去世,享年80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