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愷郭爾,S.
正文
丹麥哲學家、神學家,存在主義哲學流派的先驅。生於哥本哈根一富裕的路德宗虔敬派信徒家庭。1830年入哥本哈根大學。1840年獲碩士學位。1841~1843年在柏林研究黑格爾哲學。他從美學和倫理學角度闡述宗教與人生的關係。認為信仰本身就是矛盾;反對用理性論證上帝之存在;稱上帝為超出人認識能力的"全然他者"(the Wholly Other),主張人生的價值在於如何與這位全然他者建立正確關係。他認為,上帝是超越時間而永恆,超越空間而無限的;人類則與此相反,是暫時和有限的。兩者純然相異,溝通兩者,只有靠上帝的作為,即通過基督的道成肉身,人類自己毫無辦法。並認為基督教是一種生存的形式,其真諦是通過自由意志和信心的抉擇而掌握生存的意義。但只有畏懼的精神狀態才能使自由成為可能。他認為人生經歷審美、倫理和宗教三階段。唯有進入宗教階段,人方能擺脫空虛、孤獨、疑慮和畏懼。欲達此較高級階段,必須作出“非此即彼”的抉擇,不顧一切地作“信心的跳越”。他反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理性主義者將全部存在系統化的企圖。他認為理智不可能理解存在的意義,而是生存的意義才是支配一切的。他提出“意志從自身創造出真理”;“真理即主觀性”;宗教及哲學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個人的“生存”;哲學的出發點是“純粹自我意識”,而它的終點則是上帝。1840年以後,他不斷批評當時丹麥的國家教會。抨擊教牧人員背離信仰,甘做世俗的奴僕。自稱奉上帝呼召,肩負揭露假教會之騙局的重任,並呼籲改革教會。20世紀,其思想逐漸受到重視,歐美新正統神學和存在主義神學等流派都從中吸取了一些思想資料。其主要著作有:《非此即彼》、《恐懼和戰慄》、《贅述》、《哲學片斷》、《畏懼的觀念》、《人生道路的階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