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省從江縣光輝鄉
光輝鄉位於從江縣西南陲月亮山麓,距從江縣城150公里,距離黔南荔波樟江風景區不過75公里,高聳入雲,美麗如畫的太陽山、月亮山猶如一對碧綠寶山嵌在鄉境內。全鄉轄七個行政村28個村民小組42個自然寨820戶總人口3324人,地廣人稀,聚居著原始民族風情濃的苗族同胞。全鄉國土面積155.36平方公里,擁有森林面積14.5萬畝,其中原始森林3.5萬畝,森林覆蓋率76.49%以上,耕地面積3248畝,其中田面積2629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人均占有糧267.3公斤,人均純收入625元以下,基礎設施建設落後,2002年底是全省最後一條通鄉公路,豐富資源都未能得到開發利用。全鄉各村寨坐落在海拔500—950米之間,最高海拔1508米,最低海拔500米,鄉內地勢西高東低,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全年最低氣溫-3℃左右,最高氣溫35℃左右,平均氣溫14℃,常年降雨量1100mm。
光輝鄉森林資源豐富,覆蓋面廣,古樹參天,有紅豆杉、楠木、櫸木、羅漢松等國家貴保護樹種。以香豬為主的特產品名揚四海,還有小個子香牛、烏骨雞、午鴨、花椒、香菌、大板栗、楊梅、彌猴桃等。深山老林中還生長許多珍貴中藥材,如九死還魂草、蛇蓮、一朵雲、大小血藤、靈香草、九龍膽、獨腳蓮等,林間有野豬、金絲猴、狗熊、野山羊、金雞、莽蛇、娃娃魚等習禽走獸。
2、黑龍江五常市光輝鄉
光輝鄉隸屬五常市管轄。位於市境中部,牤牛河左岸。鄉政府駐地距城區37公里。光輝鄉駐地蘭彩橋,清代鹹豐年間(1851—1861年),屬五常堡地區的由義社管轄。1881年(清光緒七年)正式設定五常廳的同時,決定設立藍彩橋分防巡檢。1910年(清宣統二年)隸屬五常府學田鄉。中華民國成立後,屬五常縣第四區,後增設蘭彩橋區。東北淪陷後,初為小山子聯合保,後設蘭彩橋保,1940年1月改設蘭彩橋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初,劃為第三區(蘭彩橋)。1956年3月,並村劃鄉,分設光輝、志廣、團結、長興4個鄉,光輝為中心鄉。1958年秋,將光輝、團結、長興3個鄉合併,成立光輝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為光輝鄉。光輝鄉境內地形南北長,東西窄,東部為河谷平原,西部為丘陵和山地。全鄉總面積227.4平方公里,有耕地8.6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為主,尤以水稻為多,水田面積占耕地面積60%。鄉辦工業有農具廠、聯合廠、磚廠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1172萬元。全鄉共轄光輝、東興、蘭彩橋、福和、大家歸、崗彎、東局子、淀池、七寸河、勞動、民治、石廟、新華、輝煌、北星、民利、國旺等17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2.61萬人,其中朝鮮、滿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2%。鄉政府駐地蘭彩橋村。
3、四川省巴州區光輝鄉
光輝鄉位於巴中市巴州區西南部,距城區約13千米,面積38.5平方千米,轄10個村,63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4211戶,15048人。巴河、恩陽河貫穿境內,主要農副產品有稻穀、小麥、玉米、油菜籽、生豬、家禽等。工業以鄭家溝河段砂石開採為主。境內交通以城輝路和唐輝路為主。 2005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3982萬元(現價),財政收入257萬元,財政支出257萬元,實現收支平衡,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0萬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餘額8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22元。 全鄉中學在校學生600人,國小在校學生124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全鄉在衛生醫療機構1個,病床15張,衛生技術人員4人,村村建有衛生站。全鄉電視覆蓋率達100%,電話實現“村村通”,依法治鄉全面推進,被區委區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4、四川省廣安區光輝鄉
光輝鄉地處華鎣山中段,位於廣安區東部,距區所在地公里距離50公里。川陝公路、襄渝鐵路縱貫全鄉。本鄉東接大竹縣,南與廣安區龍灘鄉相鄰;西與廣安區觀閣鎮、廣興鎮接壤,北靠渠縣。全鄉面積41.39平方公里,人口12829人。交通事業的迅速發展,改變了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狀況。穿越光輝鄉境內的廣安至望溪公路連通了北到渠縣,南到廣安的交通。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事業已蓬勃發展。全鄉有線電話入戶率16%,廣播電視入戶率14%。
光輝鄉林區面積占41%,已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1100畝。進入境內,樹木蔥鬱,山清水秀;風清雲淡,氣候宜人。在全山區的五星、峰岩村,隆冬時節,白雪覆蓋,一片銀裝素裹;酷夏時分,山風習習,沁人心脾。走進林區,所有積聚的煩躁、鬱悶一掃而空,全身置於一個遠離塵囂的寧靜世界。真有“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境界,是炎炎夏日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光輝鄉荒山荒坡資源極為豐富,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進行招商引資。把茶業生產作為招商引資的骨幹項目。實行一站式服務,以優厚的條件和真誠的情感吸引和留住投資者。目前,已引進廣安春之源茶業有限公司投資200萬元興建茶園1600畝。形成了規模效益,使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經濟優勢。
作為山區鄉鎮,該鄉積極結合地域特點及優勢,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目前,已形成以蜜桔、桃子、李子等季節性水果為主,年產量達500噸的千畝優質果品基地;以枇杷,經果苗木為主的經果林帶;以外銷為主的時令大棚蔬菜種植基地;以出欄肉牛、山羊為主的草飼牲畜飼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