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介紹
龍華寺原址名臥佛庵。始建於公元907~923年(即後唐天佑年間,蒙詔世隆時期)據清郡人河南光山縣蔡龍松所

明初,有商崖禪師在此開設佛堂念佛,各地名僧盤龍、古庭、宗風、振續等七百餘人云集於此。龍華寺便成了滇西地區的佛教聖之一。明末,有寂空和尚從四川來姚安講學,專精戒律,各寺僧侶相助,撥細田畝地租,布施金銀,擴大寺宇。
公元1638年,中國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旅遊到此,對當地的地理環境和風物景觀曾簡筆描述。龍華寺當時的住持和尚寂空重修,光緒二十年(1894年)又毀,邑人馬駟良及住持覺安再建。重建時基址未動,按原樣復修。但兩次火毀都未涉及大悲殿(圓通樓)及後軒,故圓通樓及後軒仍為明代建築。
龍華寺建築介紹
活佛寺境地幽勝,建築莊嚴宏偉,有明顯的中軸線居中,系古代宮殿式建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入內須經山

旅遊概況
龍華寺的歷史文化及旅遊價值,雖然一度遭到埋沒,但近年隨著傳統節會龍華會的恢復,腳下歷史文化名鎮光祿古鎮的開發,它迷人的光環再度顯現,作為全縣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重頭戲之一,龍華寺經多次修葺,整舊如舊,現已得到初步保護和開發,與之相連的文昌宮、土主寺、三豐祠、至德寺、觀音寺等古建築也逐一得到重修,原被占用作為地質隊駐地房屋已全部得到恢復,寺前修建的所有建築已拆除,通往寺內的盤山道已全部鋪築成光滑的混凝土路面,新修的南永公路可直達該寺,交通住宿非常便利,既還其本應獨處的清幽,又大大方便了遊人出行。作為全縣旅遊帶的末端,它將與縣城德豐寺、未來的梅葛文化廣場、縣內洋派水庫、光祿古鎮連為一體,重現姚安歷史文化名邦的迷人風采。
惹你陶醉的龍華寺,引你聯想的龍華寺,在新一輪文化旅遊勝景的開發中,必將以其宏偉和古樸,吸引更多的遊人,帶動姚安旅遊文化新的成長和發展
龍華寺除正殿、兩廂、過道、鐘鼓樓外,還有兩耳、後軒、園通樓等大小房屋100餘間。寺外古柏參天,青翠碧綠,是縣內至今保存較好的古代建築群之一。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為“龍華會”,三天會期內有大姚、永仁、牟定、南華、祥雲、賓川、攀枝花等地民眾紛紛而至, 日達數萬人,物資交流貿易額可百萬餘元,並已成為假日遊覽勝地之一。1981年9月龍華寺還被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