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龍華會

原來,九粒菩提籽是九個兄弟的靈魂暫存處。 並且,得到菩提籽的當晚,無一例外地都夢見了菩提女。 面對菩提籽,回味夢中情景,身處異地的九兄弟不約而同地相信,這是菩提女在召喚兄弟們團聚。

饒雲華
龍華會,屬民間廟會,每年舊曆的二月八日在姚安縣光祿活佛寺(龍華寺)舉行,是姚安境內歷史淵源最長的傳統民間節日。
據《民國姚安縣誌》記載,龍華會始於元朝初期,與菩提女有關。
菩提女,宋代大理國相國高泰祥之女。據傳說,菩提女出生後三日,晝夜啼哭,家人用盡一切辦法也哄不住。萬般無奈之際,來了一個鶴髮童顏的僧人,嚷嚷著要抱一抱哭娃娃。說來也怪,啼哭不已的娃娃一經僧人抱在懷裡,立馬就不哭了,反而目不轉睛地盯著僧人,面呈喜悅之色。就這樣僧人一手抱娃一手捻佛珠,兩腿結跏趺坐,入定了一般默默誦經。誦經完畢,才將娃娃交還,並隨贈菩提籽九粒,說:這九粒菩提籽是娃娃將來要了的心愿,千萬要收好。家人奇怪,想問個究竟,僧人說天機不可泄露,然後就走了,從此沒了蹤影。
以後,娃娃就離不開菩提籽了。一旦菩提籽不在身邊,小則煩躁不安哭鬧不止,大則病痛纏身氣虛體弱。所以,家人只好把菩提籽做成香囊讓娃娃隨身攜帶,並給娃娃取名“菩提女”。
元憲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的十萬大軍攻破大理城,覆滅了大理國段氏政權。相國高泰祥逃奔姚府(今姚安),集結高氏世襲演習官地所轄兵勇進行抵抗。公元1263年,終因寡不敵眾被俘,後押回大理,給官不要,寧死不屈,最後斬於五華樓。據縣誌記載,臨刑時高泰祥高呼口號慨然赴死,其忠烈之氣讓天地為之動容,大晴天一下子愁雲怒雨山川暗淡雷聲大震,圍觀民眾莫不掩面痛哭。就連忽必烈目睹此景也為之感動,大呼“忠臣也”,並下令以厚禮埋葬。
與此同時,高泰祥九子一女及夫人段氏也四散奔逃改名換姓流落他鄉。其中,菩提女逃至光祿臥佛庵剃度出家,以青燈古佛為伴。忽一日,正在敲著木魚誦經的菩提女恍然間回到了幼時,回到了僧人抱著自己默默誦經的那一刻,一下子領悟到了僧人贈送九粒菩提籽的奧秘玄機。
原來,九粒菩提籽是九個兄弟的靈魂暫存處。如果希望九兄弟遇難呈祥逢凶化吉,菩提女就要終生向佛,虔心修煉,以此來護佑九兄弟的性命。為了完成這個心愿,菩提女解開香囊,悄悄把九粒菩提籽種到庵後的空地上,並向佛祖請願,一粒籽代表一個兄弟,出幾粒就證明幾個兄弟健在。結果,九粒菩提籽均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菩提女知道兄弟們還在人世,更加靜心修煉,日日夜夜為兄弟們誦經祈禱,請求佛祖保佑。
伴隨著菩提女的勤學苦修,在佛光照耀下的九棵菩提樹長得枝繁葉茂,其中兩棵更是挺拔參天。菩提女知道,這是官運之兆,預示著有兩個兄弟已經當大官了。
當菩提樹結籽時,菩提女遵照佛祖在夢中的指引,每天給第九個到佛祖前跪拜的香客九粒菩提籽,並告誡,自己只能留一粒,其餘的一定要轉贈他人。隨著菩提籽源源不斷地向四面八方傳播,幾年後,散居各地的九個兄弟都先後得到了菩提籽。並且,得到菩提籽的當晚,無一例外地都夢見了菩提女。夢中的菩提女身著佛裝懸浮於萬千香客簇擁之上,正一步步走向五彩祥雲。
面對菩提籽,回味夢中情景,身處異地的九兄弟不約而同地相信,這是菩提女在召喚兄弟們團聚。於是格外留意遠近各地的重大佛寺活動並前往參加,但始終沒有結果。直到有一天,光祿臥佛庵舉辦規模宏大的佛事活動,散居四川、貴州和永勝、嵩明、楚雄等地的九兄弟不約而同都來了,同時,母親段氏也在兒子高瓊的攙扶下來了。當看到端坐高台講經誦法的菩提女時,雖然面目全非已難於辨認,但憑直覺,母親段氏情不自禁地大呼了一聲“菩提女”。這是一聲久違了二十多年的稱謂,只有家人才會這么稱呼。菩提女渾身一顫,奔下台來與母親抱頭痛哭。隨後,兄弟們也先後來相認。至此,十兄妹終於團聚。菩提女了卻了心愿,修成正果,當天晚上坐化成佛。
為了彰顯妹妹的無量功德,已經為官的高瓊、高長壽率眾兄弟為菩提女鑄金身,供奉於廟,並把臥佛庵易名為活佛寺。還把十兄妹團圓的這天即農曆的二月八定為活佛寺廟會。因活佛寺坐落於龍華山,故又把廟會稱之會“龍華會”。就這樣相沿成習,直到今天。
龍華會期間,盛況空前,四方民眾雲集。除舉行佛寺活動外,還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活動。舞龍耍獅踩高蹺唱小邑拉花是看的亮點,逛光祿街則是居家過日子尋找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必然場所。有關龍華會盛況,書畫名人趙鶴清(公元1866年—1954年)有詩讚曰:歲歲早春天,尋春到佛前。二月八日,遊人萬萬千。喜連連,相約飛鳳山頭見。
因一個人,成就了七百多年經久不衰的傳統節日;因一個節日,讓後人一代又一代咀嚼著一個古老傳奇的忠孝故事,這就是龍華會的內涵和生命力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