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星村簡介
光星村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南部山坡鄉,是我省首批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村被生態林和果木林環繞,宛如世外桃源。光星村發展
村民們熱愛自己的家園,作詩形容說:春來花朵壓枝頭,夏日桃李一樹金,秋高橘柿紅似火,冬至閒庭更護它。前來遊玩之人,無不對光星村讚不絕口,稱它為現代的“世外桃源”、天然的“綠色氧吧”。每逢節假日,這裡還有一系列旅遊娛樂休閒活動,例如金秋時節摘橘子等等。光星村是富裕新村的典範。2008年,該村總收入近1600萬元;其中林、果、湘蓮等特色農產品收入占總收入的60%;打工收入占28%。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89元,較上年增12%;去年達7630元,較上年增長6%。
村民們回憶起過去的光星村,那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垃圾到處有,蒼蠅滿天飛,讓人苦不堪言。近年來,該村多方籌資近500萬元,組織投入義務工1000多個,重點開展了“四通、四改、一場一室一化”等11項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就是電通、路通、水通、信息通;改水、改廁、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新建或改造村民多功能活動場、改造或新建村級組織辦公和活動用房和綠化。
目前,該村已新修通塆、環塆道路14。1公里,保證通村道路、通塆道路、環塆道路,解決了人、物出行難的問題;全村有線電視網路、電話網路貫通,有線電視使用率和電話使用率,均達到了100%;村里還新建了沼氣池186口,垃圾流進沼氣池,變廢為寶,既改善了村塆的環境,又使村民用上了清潔的能源。
村幹部的服務作風,也在與時俱進。按“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塆,民眾有需求,幹部有服務”的原則,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中心內設定諮詢服務室、民事調解室、社區警務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室等,村幹部輪流值班,免費為村民提供服務;村裡的便民服務站設有鄰里互助、治安民調和環境衛生三個服務小組,重點解決用電用水、看病住院、矛盾調處和環境管理的問題,並特別開展對老年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群體的獻愛心活動。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4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25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9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5畝,其中草地60畝;荒山荒地135畝,其他面積60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5戶飲用井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戶(分別占總數的95%和70%)。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有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27%;畜牧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7頭,肉牛20頭,肉羊70頭);林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27%;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3%。農民人均純收入159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1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24%。該村發展泡核桃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20戶,鄉村人口7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41人。其中農業人口77人,勞動力52人。該村有彝族77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5人,享受低保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