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祥黃公祠

兆祥黃公祠

兆祥黃公祠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福寧路95號。是著名中成藥“黃祥華如意油”創始人黃大年的祠堂。黃公祠興建歷時15年,1905年動工,到1920年才建成。祠堂占地約3000平方米,在嶺南祠堂建築中極具代表性,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兆祥黃公祠兆祥黃公祠
兆祥黃公祠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福寧路95號。黃大年字“兆祥”,於清鹹豐年間始創“黃祥華如意油”,此藥處方相傳來自“白衣庵”主持之手,黃家父子在一次中暑後該庵主持贈方煎煮飲用,果然藥到病除。清光緒年間因為醫治好李鴻章的寵姬,使藥油名聲不脛而走,銷量猛增,遍及華洋各埠,黃家也成為佛山首富,在佛山產業頗多,其中保存最好的就是當時規模宏大、裝修豪華的“兆祥黃公祠”。 祠堂坐西向東,進入頭門,有拜亭與二進、三進、後進共三進院落。左右兩側還有由青雲巷相間的三進廂房住宅,是典型的祠宅合一建築群,左右對稱,布局嚴整。它是佛山城區內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和裝飾最豐富的祠堂建築群,在佛山市祠堂建築中極具代表性。

歷史價值

兆祥黃公祠兆祥黃公祠
祥黃公祠興建歷時15年,1905年動工,到1920年才建成。祠堂占地約3000平方米,建築平面為布局三進院落,中軸線上布置頭門、拜亭等主體建築,兩側對稱布置廂房,以巷道與主體建築連線。建築氣魄宏大,設計精巧,裝飾華美,石板鋪地,青磚砌牆,屋頂瓦脊上有許多取材於民間故事的人物塑像,整體保存了“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兩塑(灰塑、陶塑)”的閩南建築特色。頭門上有“兆祥黃公祠”石刻門額,梁架上是雕縷精緻的漆金木雕。拜亭利用二進建築的前檐柱構築而成,十分别致。二進、三進的構架為瓜柱式抬梁結構,室內寬敞明亮,雕刻精美。在嶺南祠堂建築中極具代表性,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傳承保護

兆祥黃公祠兆祥黃公祠
歷經80多年風雨滄桑,黃公祠外觀仍較為完整,風采依舊。但由於屢次被挪作他用,祠堂裡面卻損毀嚴重。1999年,佛山市政府在黃公祠周圍開闢休閒公園———兆祥公園,四周已完成綠化,在祠堂前面建起了池塘和休閒廣場。同時,佛山市政府還決定籌資重建“黃公祠”,重現當年“大宅門”風采,並在此展示明清年代佛山成藥業輝煌歷史。2002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兆祥黃公祠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宗祠在原有建築得到較好保護的基礎上,轉變為一家擁有2000多件重要展品的粵劇博物館。展品包括清代粵劇表演地瓊花會館遺石、李銳祖竹製粵劇樂器“五架頭”、由洋人灌錄於清末的現存最早粵劇唱片、以粵劇《穆桂英掛帥》為題材的祖廟陶塑瓦脊、以粵劇《六國大封相》為題材的祖廟山門上的金漆木雕花檐板和早期的粵劇戲服——密片女蟒等。 由於這一從傳統宗祠向現代博物館的轉變所帶來的無形文化遺產價值,該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2005年“聯合國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榮譽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