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沿革
李志軍整理
(受元陽政協文史委委託而編寫,參考了許爾康、楊紅、李松林、李志恆等老師的文章。)
元陽一中自一九五四年秋創建以來,經歷了“元陽縣初級中學”、“元陽中學”、“元陽縣第一中學”等若干歷史時期。在過去的50多年中,元陽一中歷經風風雨雨,走過了不平凡的歲月,經受了不少的曲折和考驗。學校在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新生的同時,也培養了大批本地的經濟建設勞動者,為元陽經濟、文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黨和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元陽一中這所邊疆學校規模由小到大,不斷發展,正昂首闊步邁向輝煌。
一、元陽一中的前身——紅河中學
解放以前,元陽縣叫水卜龍新街,又稱“江外”,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大部分地方隸屬建水縣管轄。
一九四五年九月,中共建水縣地下黨組織派遣在箇舊文華國小任教的舒仁明同志回家鄉水卜龍新街開闢工作據點。一九四六年三月,舒仁明同志通過統戰關係和多方努力,在水卜龍新街中心國小創辦了紅河中學。這是紅河南岸少數民族地區歷史上的第一所中學,是元陽一中的前身。
紅河中學建立以後,敦厚鎮(水卜龍新街)鎮長李學珠兼任校長,地下黨員謝加林任教導主任,來自建水建民中學的進步青年洪大明、戴繼先等任教員。學校招收三十多名少數民族學生,編為一個班,開展教學活動。課程設定為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動植物、生理衛生、音樂、美術和英語九門,與正規中學完全一樣。在地下黨的組織下,青年教師們結合教學活動,白天教書,吃過晚飯便分頭到芭蕉嶺、百勝寨等地做宣傳民眾、組織民眾的革命工作,不斷開闢新據點,擴大革命影響。
一九四七年,紅河中學建立了黨支部,謝加林任黨支部書記,洪大明、舒仁明任支委。敦厚鎮鎮長譚世傑兼任紅河中學校長。年初招收了第二批學生,也是三十多人。新增教員有鄒明、沈延俊、葉芬、鍾茂軒、孫新、李中新等人。同時成立“中國民主青年同盟”,在第一班學生中發展盟員,他們是田啟銓、楊炳忠、何喻茂、田啟昌、李銓等五人。紅河中學師生在地下黨領導下,下鄉宣傳革命道理,播撒革命種子,引起了反動政府的恐慌。
一九四八年,反動政府對紅河中學的革命活動終於無法容忍了。敦厚鎮鎮長譚世傑和副鎮長李德位以辦學經費無法解決為藉口,下令停辦紅河中學。謝加林等外地教師被辭退,舒仁明、趙鴻昌等本地教師按黨支部的意見留下,轉入國小繼續堅持工作。一部分有經濟條件的學生經謝加林介紹到建水建明中學繼續讀書,大部分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則回家。
紅河中學存在的時間僅有兩年,培養的學生兩個班84人,而且都未畢業,但她以全新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辦學成績為元陽教育寫下光輝的一頁。
二、艱難的初始階段(1954——1965)
一九五四年秋,經雲南省教育廳批准,在新街下節街觀音寺(今中醫院旁彈棉廠)內建立“雲南省元陽縣初級中學”,當時校徽稱“雲南省元陽縣民族中學” 。學校有一間瓦房做教室,兩邊耳房做教職工宿舍兼辦公室,耳房上邊加蓋草房做教職工宿舍。初建校時規模較小,教職工僅有七人,有五人是由上級從建水、石屏、開遠選派來的,由吳尚達任教導主任,主持學校工作。教師有張稚禧、白恆生、蘇荑,職員有劉壽祺、蕭自祥、黃天福等。他們為邊疆的教育事業,歷盡辛勞,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邊疆教育事業。
一九五四年元陽中學招生一個國中班,共62人。學生來自元陽、金平、綠春三縣,有哈尼、彝、傣、壯、漢五個民族。他們經過數天的長途跋涉,翻山越嶺,背著行李到學校求學。黨和政府對他們非常關心和給予特殊照顧,學生中75%的同學享受人民助學金,除免收學費外還發給棉衣、棉被及日用物品。這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邊疆各族學生的關懷。
當時學習條件是十分艱苦的,學生宿舍低矮潮濕,門窗破舊,遇雨季時常漏雨。吃水也要到幾百米外下坡處師生自己去挑。新街唯一的小火力發電廠(今機關幼稚園),電力弱,晚上自習時光線暗淡,影響學習,多數日子用在汽燈照明。老師和學生還利用教室周圍的空地種植各種蔬菜,以改善生活。
在校舍極其簡陋,生活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全校師生團結一致,戰勝各種困難,勤奮地工作、學習。教學管理方面,根據上級省、州的檔案認真執行,如課程設定、成績考核、學籍管理等都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儘管條件有限,但同學們將課餘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在吳尚達、張稚喜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辦起了牆報、黑板報等。每天晚自習安排十多分鐘的讀報時間,讓大家了解國內外發生的大事。一九五五年招生國中一個班,學生50人。
一九五五年秋,省教育廳下撥經費7.5萬元,在阿花寨大龍潭下邊(今校址)新蓋新校舍。一九五六年,一幢上下各四個教室的教學樓(大教室)落成,靠近球場的教職工宿舍、廚房、廁所等也同時建好,球場也基本平整好。新校園內有清澈的龍潭水,四周樹木成蔭,環境優美,是讀書學習的好地方。一九五六年學校擁有三個國中班,成為一所初級中學。為了搬遷學校,同學們興高采烈,在未通公路的情況下,全體師生總動員,硬是將課桌、床鋪、廚具等從下節街的破廟裡搬運到阿花寨後山的新校址。
一九五七年,元陽初級中學首屆學生52人畢業,從此,元陽開始有了由自己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國中畢業生。學生中有五名考入了蒙自縣第一中學,一名保送到建水一中讀高中,三名保送到省衛生學校,還有三名保送到省民族師範讀書。其他絕大部分分配到金平、綠春、元陽三個邊疆縣的教育戰線,成為光榮的人民教師。
一九五七年七月,元陽中學的教職工到蒙自中學參加整風運動。一九五八年三月,全縣開展整風肅反運動。運動中執行“左”傾錯誤路線,大搞階級鬥爭擴大化。兩次運動,元陽中學的部分教職工都受到衝擊。
一九五八年以後一段時間裡,元陽中學出現了學生過多地參加政治活動、社會活動和生產勞動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被打亂,文化知識學習被削弱。一九五八年,學校已發展成為四個教學班,學生180人,教職工14人。同年貫徹“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實行全黨全民辦教育,開展教育革命。教學改革強調教學要結合政治、結合生產、結合實際。師生有時整月整日地在鄉下勞動,犁田、栽秧、收割什麼農活都乾過。一九五八年底,在全國大戰鋼鐵的號召下,元陽中學全體師生到新寨、石頭寨大煉鋼鐵,多次到百勝寨栽秧等,學校成月關門。
這一年,雲南省文教書記馬繼孔提出大搞勞動教學,對課堂設定和教學,內容進行增、刪、補、削,大辦工廠、農場,反對“照本宣科”、“關門教學”。由於在教學上搞“大躍進”,加之各種政治運動較多,教學質量逐漸下降。
一九五八年九月,元陽中學第二班學生畢業,參加全州統一考試。中共蒙自地委召開全州教育工作會議,以教學質量、“勤工儉學”為內容,評比排隊發“紅”、“白”旗。經過評比宣布元陽初級中學統考成績倒數第二,政治單科成績倒數第一,勤工儉學差,被評為“白旗”學校,頒發給一面沉重的“白旗”。全校師生都視其為恥辱,感到壓力很大。
當時元陽各條戰線均是“紅旗”,唯獨這所年輕的學校得了“白旗”。這引起了州、縣領導的關注,同時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一九五八年十月,元陽縣委指派縣委委員許爾康任元陽初級中學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正式建立了中共元陽初級中學黨支部,直屬縣委領導,向縣委請示匯報工作。洪章科任教導主任,白恒生任總務主任,健全了學校領導班子。
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元陽中學的各項工作都有所好轉。一九五九年,元陽中學國中第三班學生中考成績躍居全州第三名,象徵恥辱的白旗終於拔掉了,全校師生歡欣鼓舞,元陽也因此贏得了在邊疆首辦高中的條件。從此,直到文革前,元陽中學的教學水平在紅河州處於領先地位。這除了縣委重視外,學校領導團結一心,明確以教學為中心工作,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州教育局也本著優秀教師到邊疆去的精神,先後給元陽中學配備了許多優秀教師。他們都是大學畢業後,自願要求到邊疆工作,朝氣蓬勃,工作負責,教學能力強,受到學生歡迎。一九五八年蒙自師範初師部三個班,學生153人,由劉朝暄、張會元、楊雲龍三位老師帶領由蒙自遷來元陽,在今縣委黨校上課,校名改為無陽民族師範學校,與元陽中學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蒙自師範的師生不僅帶來了刻苦學習、艱苦樸素的好作風,而且給元陽中學增添了新的力量。元陽民族師範共辦四期11個班,有教職工16人,學生537人,其中畢業297人。這些學生中的畢業生分到元陽、紅河、綠春等邊疆各縣,壯大了教師隊伍,為邊疆的教育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貢獻。一九六二年元陽民族師範停辦。
一九六0年,元陽中學開始招生高中班,面向元陽、綠春、金平、紅河三縣招生45人。校名改為“雲南省元陽中學”。這一年,學校開始搞勞動與教學,要求師生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同時完成勞動與教學兩大任務”,強調多快好省,任意縮短課時,教學工作成了走過場。六十年代,元陽中學僅有一輛馬車,擔負著學校所需的燃料和糧食的運輸任務。有時,同學們要自己去冬瓜嶺糧食局背糧食。學生經常參加各種建校勞動。
從六十年代初起,學校聚集了一批學識豐富的中青年教師,如谷永、吳廷文、劉采齊、楊琳、楊學廉、周益謙、鄒桂遲、姚永勤、李福順等。陣營整齊,高手雲集,是元陽中學教學力量最強的鼎盛時期。
一九六三年,元陽中學首屆高中畢業班參加全國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考試結果,全校僅有一名彝族學生被中央民族學院錄取。
同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元陽中學和全縣各國小一樣,掀起了學習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的熱潮。師生們學習他公而忘私、艱苦奮鬥、助人為樂、愛憎分明的革命精神,學習他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這時,學校內組織了許多學雷鋒小組,在課外活動時間,上街為“五保戶”、退休的老大爺、老大娘挑水、劈柴和掃地,還有以前無人打掃的教室、廁所,現在不知不覺地被人打掃了,班級里有了節約箱,針線包,爭做好人好事的學生越來越多。
一九六四年,根據毛澤東的講話精神,元陽中學學生分批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一九六五年,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減少學生活動的總量、改進教學方法,減輕學生負擔,使學校重新回到以課堂為主的軌道。在教學上提倡“少而精”、“啟發式”,精講多練,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元陽中學共有55名高中畢業生參加全國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有19人被錄取,升學率為35%,錄取面為全州中等水平。
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五年的11年中,師生處於多事之秋。在那困難的年代,學生要順利地完成學業是十分不容易的。高中生來自紅河、綠春、金平,這些縣的同學要步行兩三天才能到校,路途遙遠,路徑難覓,中途無食宿點。這對身強力壯的男同學也是一種極大的困難,對體弱的女同學更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在離校和返校時,同學們結伴而行,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特別是三年困難時期,許多同學吃不飽肚子,一些家境貧寒的同學,星期天上山背石頭賣給建築隊或去商業局裝卸貨物,用辛勤的汗水掙得微薄的工錢,以補貼生活之不足。由於家庭經濟困難,許多同學往往中途輟學,如高三班,開始時有54名同學,畢業時,全班僅剩32名同學。這一時期,全校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勞動,百勝寨、陳安村、牛角寨、棕皮寨等地鄉村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灑下了他們辛勤的汗水。校內勞動有養豬種菜,平地基,背石頭,修球場,鋪跑道等。校園周圍的菜地分到班級管理,有的班級又分到學生個人,規定每月每班必須交廚房一定數量的蔬菜。
面對困難,全校師生沒被嚇倒,他們發揚艱苦奮鬥的傳統,上課時書聲琅琅,課餘輪流勞動,同甘苦,共患難,整個校園充滿“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氣氛。
三、多事的文革十年(1966——1976年)
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動亂中,元陽一中也受到猛烈衝擊,教育事業的發展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
一九六六年,正當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時候,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呼喊著徹底砸爛舊教育制度的口號,衝進學校,於是,學校癱瘓了,新生不招入,舊生不畢業,達數年之久。每天的“作業”,就是從學校到社會,從社會到學校,主要乾三件事;串連、批鬥和打派戰,學校成了“重災區”。
六六年六月,元陽一中的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到箇舊參加“文化大革命”。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縣委召開民眾大會,宣布元陽縣“文化大革命”開始。這場內亂一開始就從學校發起,學生停課鬧革命,紅衛兵“外出串連”,國小也組織“紅小兵”造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反,在校內大抓走資派,把大批教師打成“臭老九”,“牛鬼蛇神”,使他們遭受無端的批判和鬥爭,學校一片混亂,教育事業癱瘓。從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0年,五年沒有招生。
一九六八年一月十六日,縣軍管會生產指揮組貫徹中央,省委關於《大、中、國小校立即複課鬧革命的緊急通知》精神,號召全縣中國小複課鬧革命。六九年一月,元陽中學245名高、國中畢業生,回響毛澤東同志提出的“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大有作為的”號召到農村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一九七0年十一月,召開元陽縣教育工作會議,會議通過貫徹“五·七”指示精神,狠抓兩個階段,兩條路線的鬥爭。以革命大批判開路,掀起教育革命高潮。同時恢復中國小的招生工作。然而,中間停頓了五年之久,招入的新生,無論是高中的或國中的,大部分是超齡生,求知慾不強,加之受“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影響,以政治衝擊教學,剛恢復的教學秩序又被“砸爛”了,學生早上上課,下午勞動,上課唯讀《毛主席詩詞》、《毛主席語錄》,唱《革命歌曲》;招生辦法,改為“選撥與推薦相結合”,文化考試成了應景文章。因而,新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在教學中,優的嫌慢,嫌淺,差的嫌快,嫌深,以致教師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同時 ,貫徹“五·七”指示精神,狠抓教育領域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鬥爭,以革命大批判開路,尤其是報紙上公開表彰七三年大學招生考試中的白卷英雄張鐵生之後,學生普遍產生了“讀書無用的思想,學習中得過且過,無所用心。因而交白卷,居然也成了英雄”。
對教師,執行“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然而教育制度,教學秩序被破壞。加上在“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的理論指導下,派遣“工宣隊、軍宣隊”進駐學校,他們什麼都管,但什麼也管不了。繼而掀起學黃帥運動,大批“師道尊嚴”,“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在“改造”知識分子的溶爐中,一再加溫,“臭老九”的帽子,壓得教師抬不起頭來。
一九七三年,黃草嶺中學建立,元陽中學由此改名為元陽縣第一中學。
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後期,在“左”的思想的影響下,教育事業出現了一種盲目發展的情況,不適當地提出“讀小不出村,讀國中不出大隊,讀高中不出公社,即國小國中一起普及等口號,結果出現了大學的牌子,小學生的底子等不正現象。取消考試制度,單位推薦代替統一選撥考試,升學以貧下中農子女為主,培養工農兵大學生。
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十年浩劫”。
“文革十年”,使元陽一中的發展遭受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元陽一中也象其他學校一樣,脫離了以教學為主的正常軌道,兼學過多,違背了教育教學規律。 “文化大革命”耽誤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青春。
四、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一九七六年—— )
一九七六年,中共中央一舉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中學教育撥亂反正,逐步走向正軌。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開展各項工作,學風、校風逐步好轉。元陽一中這所邊疆學校也恢復和建立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學校里讀書的風氣越來越濃了,學生的成績越來越整齊,教學質量穩步上升。一九七七年,大學招生恢復統一考試制度,大學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考,不再搞民眾推薦。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元陽一中進入新時期,在改革中穩步前進。黨中央明確提出教師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辦學的依靠力量,從而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教學質量逐步提高。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二年五年中,元陽一中共有83人考入省內外高等院校,有的還進了全國重點大學。這段時間的升學比例為1:53,這在全州是比較高的。更為可喜的是高26班學生李紹榮在一九八一年高考中,數學成績為雲南省第一名,全國第三名,為我縣增添了光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教育確定為發展國民經濟的戰略重點後,各級黨委、政府加強了對教育的領導,促進了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從一九八0年起,縣委、政府先後召開過幾次教育三級幹部會議,從解決各級幹部的思想認識問題入手,制訂教育規劃措施,幫助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發動民眾集資辦學,促進邊疆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採取一系列措施提高知識分子的政治、經濟待遇,從而保證了教育教學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一九七八年高等校招生工作是招生制度改革後第二次,擇優錄取是招生工作的一條原則。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對“一顆紅心,多種準備”的教育認識不足,形成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局面。我校在集中考生複習期間,既注意抓好各學科的複習,又注意做好考生的思想工作,因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九七九年九月,按照上級的指示和要求,要中學認真執行了教育部頒發的《中學生守則》(試行草案),推動了學校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一九八五年國家規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提倡全社會“尊師重教”、“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元陽縣委、政府隆重召開慶祝大會,向執教20年以上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和紀念品。該校洪章科、姚永勤等17人獲“榮譽證書”,寸心賢、許勤利等人獲“教師之家”稱號。這一年,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在縣委、政府的支持下,元陽一中進行機構改革試點,民主選舉產生了以瞿鴻萬為校長的行政領導班子。
到一九九三年,我校在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發展迅速,已成為有國中19個班,高中12個班,學生人數有1579人,教職工131人的相當規模的完全中學。一九九三年八月,我校根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決定試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內容包括:校長負責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簡稱三制改革。為此,學校制訂了《元陽一中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試行方案》、《元陽一中各級領導、教職工崗位職責》等。“三制”改革搞活了學校內部的運行機制,調動了學校自主辦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了教職工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事業感,從學校各級領導到教職工,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從一九八八年起,元陽一中國中部增設民族班,招收各鄉(鎮)學習成績優秀,屬於農村戶口的少數民族學生50名,並由政府按月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為了幫助他們,學校教師、班主任與他們促膝談心,在講授文化知識的同時,耐心地講解人生的意義、革命的道理。於是他們遵守紀律,努力學習,成績逐漸提高。民族一班50人,畢業時有37人考取了高一級學校,有的還進了省屬重點中專和重點中學高中部。從此,元陽一中民族班名聲遠揚,受到各族人民的好評。
元陽一中曾被雲南省教育廳定為全省47所實驗中學之一,被紅河州教育局定為全州四所重點中學之一。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五年,全縣有248名高中畢業生考入各級各類大專院校,有272人考入省內外中專,在恢復高考的九年里,全縣高考升學率一直名列全州前茅。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學校領導積極籌措資金,修築了圍牆,增蓋了教學樓(教室),改善了辦學條件,但由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去讀中專和中師,內地來支邊的教師返回原籍等各種原因,元陽一中的高中部教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這幾年中,元陽一中的師生仍然作出了卓越有成效的努力,仍有大量學生升入各高等院校。一九九四年,元陽一中被雲南省教育廳命名為“雲南省二級完全中學”。
一九九六年以後,元陽一中的領導狠抓班子自身建設,狠抓教職工隊伍建設,狠抓學風學紀和校風校紀的建設,元陽一中又重現了往日的輝煌。高考方面,九八年升學率為30.14%,九九年為46.8%,二000年升學率為57.9%,二00一年為65.4%,二00二年為72.4%(全州第二名),二00三年為79.8%(全州第一名)。6年中高考升學率幾乎每年以十個左右的百分點遞增。二00四年升學率為60.24%(不含電大),二00五年為62.4%(不含二專、電大)。近兩年,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規模越來越大,為社會輸送的人才越來越多,特別是考入本科院校的人數大幅度增加。在這幾年中,文科學生李映霞、張春燕、李曉銘、李志成、普想春、謝安林、李志興,幾年中分別獲邊六縣總分第一;理科學生邱煒遠、張晉恆、王永屏、歐陽聖潔、李陽龍、蘇朝貴、白莉先後獲邊六縣總分第一。中考方面,也是一年一個新台階,九八、九九年,中考總平均分躍居全縣第一,二000年之後,除總平均分外,優秀率、高分率、升學率等均為全縣第一。在這一時期,元陽縣內居住的哈尼、彝、傣、苗、瑤、壯、漢7種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大學生。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雲南大學等全國著名的大學都有了來自元陽一中的學生。到二00五年止,高中畢業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達2469人左右,國中畢業考入各級中等專業學校的不計其數。為祖國的四化建設,特別是為邊疆人民的經濟建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實現邊疆小康社會的目標奠定基礎。
如今,元陽一中有35個教學班,2041個學生,教職工157人,我們相信,元陽教育事業的明天將更加輝煌。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在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之餘,元陽一中結合學校實際,開展了豐富而多彩的課外活動,既給正常教學活動增添了活力,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已的平台和拓展能力的新路。
一九七八年以來,元陽一中在開展正常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學校職能部門,設定和完善教研組,師生課外活動也迅速發展起來。
首先是教師的教研組課外活動,以隔周利用一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開展疑難問題探討、公開課評比、教材教法分析、組織郊遊等活動,豐富了教師的課餘生活,加強了老師間的溝通與了解,拓展了教師的視野和能力。在教師活動的基礎上,師生群策群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由學校組織開展的號召學生學英雄、做楷模活動,建校勞動和植樹造林活動,時事報告會,演講會、清明節掃墓活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等。由學校學生會、政教處、團委經常舉辦的文藝演出,演講比賽,書法、美術作品展,春、冬季運動會,田徑集訓隊,摔跤隊,籃球比賽活動(包括教師和學生活動)等;由各學科教研組織開展的詩歌朗誦比賽,作文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賽,製作歷史小報,演歷史話劇,政治實事報告會,心理測試活動,環保知識講座,農村調查活動等,真是應有盡有。近年來由學生會,團委等部門開展的各種節日慶祝文藝演出活動及二00一年以來開展的文體藝術節,大大豐富了學生課餘生活,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校園文化的素質。
學生課外活動中,出現了幾種給學校帶來聲譽課外活動。特別是體育課外活動,既培養了各級各類體育人才,也培養出了國家級運動健將(世界冠軍獲得者高文和等)。增強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提高了體育達標率。元陽一中在一九八二年八月被雲南省教委和雲南省體委授予雲南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二00三年十一月被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授予“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一九八六年九月成立的影評組,影評組每周看一場電影,觀看後根據自己對電影的看法作一番評價,寫成文章,刊登在《新芽》牆報上。在影評組成立的前六年,學生影評員寫出影評文章500餘篇。許多同學的影評發表在《紅河影苑》、《雲南電影報》等刊物上。
一九九一年五月成立的元陽一中《綠野》文學社,影響也很大,《紅河報》曾作過相關報導。文學社以“學生讀、學生寫、學生活動”為宗旨,以促進語文教學,豐富校園文化為目的。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為指導教師。文學社定期編髮油印雜誌《綠野》,到目前為止,共出版44期,每期刊出作品40餘篇。我省著名作家和省州文聯負責人陳見堯、李必雨、鍾寬宏、于堅等曾給元陽一中影評組、《綠野》文學社成員講過課。元陽一中曾培養出哥布、諾晗、艾扎等國內外知名的作家。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成立的“校園之聲”,活動內容包括校園之聲廣播台,在每天下午放學課活動時間由學生主播。如果你下午晚飯後徜徉於元陽一中校園之時,無論你在哪個角落,都能聽到校園之聲帶給你的音樂享受。
其它有影響的課外活動組織還有一九九四年九月由英語教研組織成立的英語角(九七年九月更名為英語沙龍),也給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幫助,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提高了該校英語科的教學質量。
勞動教育 勤工助學
“實踐出真知”,“理論只有運用到實踐才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勞動教育、社會實踐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元陽一中位於雲南南部,地處哀牢山中,由於山高谷深,無一平川,交通不便,經濟文化比較落後。元陽一中的絕大部分學生都來自貧困家庭,學校想方設法通過一些途徑來改善其生活,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於是,一系列的校辦工廠及勤工助學基地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應運而生。文革十年,元陽一中和其它學校一樣,脫離了以教學為主的正常軌道,違背了教學育人的宗旨,但學校勞動教育使學生在勞動中學習,在勞動中鍛鍊,在勞動中成長。也有積極的一面。
學校曾先後創辦過燈泡廠、磚瓦廠、木工廠、粉筆廠、麵包廠、印刷廠等校辦工廠。但有的因原料供給困難,有的因勞動強度大,生產工藝複雜,產品無銷路而停辦了。雖然這些校辦工廠大多數沒有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但在激發學生勞動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等方面功不可沒。
最值得一提的是粉筆廠。一九七三年,學校領導提出開辦粉筆廠。當時,一無產房、二無經驗,師生一起到幾十公里遠的地方用手扶拖拉機運來石膏,到外單位借來篩子,因陋就簡,由一位教師帶著幾個學生在一間面積僅十多平方米的屋子裡試做,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和摸索,終於可以做出質量合格的粉筆。於是,學校抽出蔡玉仙老師專門從事粉筆生產,每天再安排勞動的班級抽出十多個女同學到粉筆廠勞動兩小時。粉筆廠創辦以前,全縣各中國小校需要的粉筆都有由商業部門到內地縣採購,粉筆廠正式投產後,全縣需要的粉筆基本上由一中粉筆廠供給。這個廠的創辦,不但為元陽一中的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而且使學生得以參加社會實踐,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廠於九十年代中期停辦了。
除此以外,學校還創辦了校辦農場,勤工儉學基地,雖然生產條件落後,但師生不怕艱苦,為學校創收,栽種的農產品,既改善了學生的生活,又減輕了學生的經濟負擔。
另外,學校還分批分期到農機廠、電廠、醫院、縣車隊、罐頭廠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到百勝寨支農,到石頭寨煉鐵,到芭蕉嶺山和大漁塘植樹,到菲莫背柴,在校園內種梨樹、種蔬菜等,這些不僅培養了學生熱愛勞動的優良品質,而且使學生學到了一定的生產知識,掌握了一些勞動技能。
體育輝煌
元陽一中於一九八二年首次被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體委聯合命名為“雲南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多年來,學校在各級教委、體委的關懷和支持下,加之學校領導的重視,經過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艱苦奮鬥,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逐年在提高。經過多年努力,中長跑、競走兩個項目已形成“龍頭”項目、傳統項目和優勢項目。迄今為止,紅河州田徑項目的32項紀錄仍是我校學生所保持。現有國家級健將級運動員2人,二級運動員18人,三級運動員34人。
元陽一中摔跤隊聲名在外。摔跤隊的訓練也較辛苦,也有成績,如:一九六六年,元陽一中的摔跤隊,由王鴻昌老師帶隊,去路南參加省摔跤運動會,獲精神文明獎第一,全體總分第三。當時的學生,國家級摔跤健將高文和,七八年在師宗舉行的全省摔跤運動會上,獲全省輕量級第一名。後來,摔跤隊由李文寬老師負責,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所有這些,為元陽一中後來體育事業的騰飛,奠定了基礎,作出了貢獻。
我校的運動員和我校送出的運動員在州級、省級、全國大賽乃至國際大賽中,都有驕人的成績。
李桂清:元陽一中高中九0屆學生。在校時就是中長跑驍將。她先後在紅河州舉行的中長跑中取得過400米、800米、500米跑的19個冠軍,6次打破州記錄。一九九0年八月,在大理舉行的雲南省第八屆運動會上,她以2′22〃6的優異成績奪得女子800米跑的亞軍。這一年,她被雲南師範大學特招為體育系學生。
在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二年兩年的春城10公里環城賽跑中,李桂清都獲得了女子冠軍。李桂清以18′27〃12和39′28〃28的成績分別奪得女子5000米和10000米跑的冠軍,在為雲南省代表團唯一取得金牌的運動員。
我校校友高文和,我國第一位哈尼族摔跤運動健將,一九七八年獲全省摔跤金牌,第二年奪得全國比賽金牌。一九八一年九月獲南斯拉夫世界自由式摔跤錦標賽第6名;一九八五年六月,獲英國曼徹斯特“大不列顛戰杯”國際邀請賽的冠軍,為我國奪得了國際比賽的首枚金牌。
龍貴祥,元陽一中八九屆國中學生。一九九0年二月在思茅舉行的雲南省競走比賽中,他以47′20〃1的成績獲10000米競走第一名。一九九一年五月在成都舉行的全國競走比賽中,獲得男子成人組10000米競走第一名。一九九二年八月,他又在成都舉行的競走比賽中獲20公里第二名。國家健將級運動員。現在雲南省體委做教練工作。
其他如何正華、何進春、段春麗、華沙、楊勇俊等多位運動員達國家級二級運動員標準,並保持多項紅河州紀錄。到二00五年九月止,我校共為國家輸送體育人才84人之多,其中升入大專院校62人,進入雲南省體工大隊2人。
學校行政組織
元陽一中行政,在校級一般設有校長、副校長。校內中層行政機構一般設有教導處、總務處、辦公室,後發展完善後增設政教處、教科處、團委,教導處改設為教務處,加強了教務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管理體制方面,從八十年代以後由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發展為校長負責制。
學校行政組織的情況大體是:黨支部領導下設工會、團委、婦工、教代會、少先隊,於二00五年元陽一中黨支部發展為黨總支,下有兩個支部;學校行政中層機構有校辦公室、教務處、總務處、政教處、教科處。但在不同時期,校內中層行政組織的設定略有不同,在早期只有教導處和總務處。如下為領導更迭情況表:
校長、書記(主持工作) 副校長、副書記
姓名 任職時間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職務
吳尚達 1954.8-1956.11 教導主任 吳尚達 1960.3-1966.7 副校長
吳尚達 1956.11-1958.9 副校長 張景谷 1971.7-1972.3 革委會副主任
許爾康 1958.10-1966.7 校長 可自明 1972.3-1976.3 革委會副主任
軍代表 1966.11-1969.8 主持工作 許爾康 1972.3-1976.11 革委會副主任
許爾康 1969.9-1971.7 革委會主任 楊官有 1976.11-1979.7 革委會副主任
可自明 1971.7-1972.3 革委會主任 楊官有 1979.8-1982.4 副校長
軍代表 1972.3-1976.11 主持工作 洪章科 1979.8-1982.4 副校長
吳建鈞 1976.11-1979.7 革委會主任 吳廷文 1979.8-1982.4 副校長
可自明 1979.8-1981.6 校長 姚永勤 1982.5-1985.1 副校長
洪章科 1981.6-1982.3 副校長 何作良 1985.1-1990.7 副校長
洪章科 1982.4-1985.1 校長 李松林 1985.1-1986.12 副校長
瞿鴻萬 1985.1-1988.6 校長 盧躍祥 1989.6-1990.4 副校長
梁 森 1988.6-1992.6 校長 曾隆澤 1990.6-1993.8 副校長
車佳皇 1992.7-1993.7 代理校長 車佳皇 1990.6-1992.6 副校長
車佳皇 1993.8-1996.7 校長 陶寶生 1993.8-1996.10 副校長
王國頻 1996.8-2001.10 校長 王國頻 1993.8-1996.7 副校長
白海榮 2001.10-2003.5 校長 吳志成 1997.6-2000.9 副校長
黎國成 2003.5-2004.12 校長 李志軍 1997.6-2005. 副校長
白光文 2004.12-今 校長 白海榮 2000.9-2001.10 副校長
鐘相達 2003.5-今 副校長
許爾康 1958.10-1972.2 書記 沈紅 2005.3-今 副校長
可自明 1972.3-1976.3 書記
許爾康 1976.3-1976.11 書記 許爾康 1972.3-1976.3 副書記
吳建鈞 1976.11-1981.6 書記 楊官有 1976.11-1979.7 副書記
楊官有 1981.8-1983.7 書記 郭思應 2000.1-2005.3 副書記
洪章科 1983.9-1986.12 書記
李松林 1987.1-2000.2 書記
李志軍 2005.3.15 書記
元陽一中教職工姓名錄
(1954年10月—2004年10月)
吳尚達 張稚喜 白恒生 劉壽棋 肖志祥
張金文 黃天福 倪德本 蘇 荑 沈光中
袁燦華(女) 顧文慧(女) 金樹華 楊存仁 王濟光
張叢輝 許爾康 張梧英(女) 侯世華 葉思明
周雲鳴 王德甫 李必玲(女) 鄒桂遲 盧啟興
周益謙 謬寶忠 方曉光(女) 楊 林 付道征(女)
劉彩齊 朱碧華(女) 趙鍾玖 陳金鏊 楊玉華
趙月娥 蘇斗祥 可志明 谷 勇 孫玉鳳(女)
李玉珍(女) 顏紹林(女) 蘇瓊芬(女) 普獻貞 吳建鈞
楊官有 吳延文 洪章科 姚永勤 李福順(女)
岳勤勉(女) 張景谷 寸心賢(女) 王克定 普玉林
顏延順 白玉京 楊慶祖 邱錫侯 李松林
方曉光(女) 廖寶忠 何成貴 李啟學 許群利
宋珠珠(女) 車佳皇 江寶華(女) 王鴻昌 徐治濤
董 傑 全廖文 張 春 李 信 向燦英(女)
宋文治 瞿宏萬 李文寬 孫秀珍(女) 楊 紅(女)
邵景康 葉鏡東(女) 黃友竹(女) 蔡玉仙(女) 李朝福
譚德勇 陳祖發 李雲珍(女) 丁華芬(女) 陳鎮文
李 凡(女) 李永祥① 吳躍南 李進萍(女) 武顯芳(女)
李文學 孔祥鈞 王 瑾(女) 何作良 舒振萍(女)
李紹熙 瞿偉宏 馬樹修 彭麗萍(女) 錢正光
沈憲蘭(女) 麻延英(女) 李麗輝① 李翠俊(女) 徐振中
李志凌 李玉英(女) 李正華 張春燕(女) 劉 航
李志恆 王石寶 王秀英(女) 侯麗華(女) 梁 森
范學文 符 勇 陶寶生 廖明寶 譚應蓮(女)
王國民 刀刃萍(女) 李少林 楊建華 曾隆澤
王文烈 唐友益 鄒永靜 熊愛蓮(女) 黃兆秀(女)
劉正玉(女) 周美玉(女) 余志華(女) 許桂英(女) 楊青珍(女)
章秀華(女) 趙桂珍(女) 李 金 王鳳英(女) 朱 艷①(女)
周林俊 鍾 蘭(女) 顏允盛 何義榮(女) 錢 芳(女)
代映立 玉銀仙(女) 高菊英(女) 李 剛 羅澤祥
楊迎春 何建剛 唐 靜(女) 李正葆 孔祥元
梁達壽 李世銘 李 明 楊秀芬(女) 王崇善
楊紹武 余 莉(女) 喻 玲(女) 何作慶 李祖文
何麗榮(女) 楊 勇 潘曉順 郭思應 陸躍萍(女)
李豫山 羅榮章 段惠蓮(女) 戴惠芳(女) 王國忠
朱瓊芬(女) 張福瓊(女) 張志遠 張 偉 伍志義
李桂林(女) 譚少華(女) 趙 霜(女) 楊菊華(女) 曹文興
楊盤燦 焦炳躍 李 想(女) 林猶卿(女) 張明良
李志軍 車佳洪 普正興 朱建明 張靜華(女)
楊建雲 陳春梅(女) 白海榮 盧躍祥 何春萬
李 芳(女) 李家文 汪繼輝(女) 石 瑋 鄭紅艷(女)
普國獻 洪 兵 張鳳萍(女) 王 敏 普正來
沐正有 盧躍德 趙德平 吳俊明 白光文
錢麗婭(女) 張艷①(女) 張 娟(女) 陳 靜(女) 楊梅①(女)
蔡俊鋒 楊家福 田國疆 田志勤(女) 曾盛美(女)
寧志民 莫 艷(女) 代金芬(女) 張愛祝(女) 張繼達
易曉英(女) 劉朝雲 李慶文 高 英(女) 張富才
盧躍保 魯麗華(女) 張 堅 白永明(女) 劉金輝
陳玉昌 吳 睿 黃竹英(女) 沈 紅 何文亮
盧建宏 余紹興 胡貴安 羅自成 王國頻
楊貴紅 李發寬 張國良 張元莉(女) 唐文敏(女)
盧 葦 黃美艷(女) 龔丹梅(女) 吳紹忠 黃冬梅(女)
尚芋吩(女) 錢光田 李祥福 雷素萍(女) 徐永祥
王世團(女) 吳麗芬(女) 汝海燕(女) 符 明 汪 萍(女)
白美珍(女) 李振光 李 青(女) 李秀芬(女) 馬榮新
盧建兵 張建玲(女) 陳俊梅(女) 王慶學 陳繼春
陳紹國 朱 蓉(女) 符 暉 韋春艷(女) 栗麗波(女)
劉 麗(女) 汪潤龍 李紅艷(女) 吳志成 田金惠(女)
鐘相達 馬啟英(女) 楊道坤 李叢孝 鄧菊蘭(女)
黃慶林(女) 段寶林 白玉明 蔣順法 鄒靜梅(女)
李志剛 白永明 劉 苗(女) 李瓊芳(女) 李忠文
李文景 李 穎(女) 普 梅(女) 楊 梅②(女)許丕紅(女)
袁若芳(女) 蒙正敏 羅紹文 白 爽(女) 王秋梅(女)
張 艷②(女)李文華 譚玉仙(女) 盧皓東 丁建芳(女)
胡純國 王 銳(女) 李華順 李躍飛 包麗芳(女)
王立兵 黃永臻 楊振輝 高勤英(女) 白紅梅(女)
孫樹凡 牟愛華(女) 李 鈞 肖 燕(女) 施 碟
李義開 趙 坤 朱振江 范凌波(女) 陳光能
高紅秀(女) 劉鳳萍(女) 蔣鳳玲(女) 羅正興 刀鴻憑
李智光 謝宏祥 袁曉芳(女) 楊小九 李 晗
包長春 李志武 白麗雲(女) 黎國成 李 玲(女)
孔德盼(女) 李麗輝②(女)李永祥② 蔡正學 李彩香(女)
楊丞斌 王紅春(女) 王永梅(女) 李小慶 朱艷②(女)
蔣玉珍(女) 陳 景(女) 尹秀華(女) 李家和 羅成新
楊建村 白學亮 張舜聚 亞保昌 王 凱
李重照(女) 葛在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