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恆[原國家監察局主任]

李志恆[原國家監察局主任]

李志恆,男,山西朔州應縣留義村人,出身農家,家境極貧。一歲喪母,無以為生,外祖母乞求本村地主,只給祖孫二人一口飯吃,甘願為奴。就這樣他一生下來就成了地主的家奴,啼飢號寒,悲慘至極。六歲時給地主放牛放羊,十二歲扛長工,受盡虐待打罵。八歲時,叔父李延裕參加應州孫本然領導的反清起義,兵敗被殺。李志恆一家作為叛逆家屬,大人們四出逃命,他無依無靠,更受盡折磨,直到民國成立,家人逃回團聚。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李志恆(1903—1988),山西朔州應縣留義村人,出身農家,家境極貧。一歲喪母,無以為生,外祖母乞求本村地主,只給祖孫二人一口飯吃,甘願為奴。就這樣他一生下來就成了地主的家奴,啼飢號寒,悲慘至極。六歲時給地主放牛放羊,十二歲扛長工,受盡虐待打罵。八歲時,叔父李延裕參加應州孫本然領導的反清起義,兵敗被殺。李志恆一家作為叛逆家屬,大人們四出逃命,他無依無靠,更受盡折磨,直到民國成立,家人逃回團聚。

相關事件

1921年,李志恆因貧困所迫,跟隨鄉親到綏遠伊克昭盟、陝甘寧三邊等地打工謀生。1925年,相隨出外的應縣工人相繼返縣,他獨自留在陝北定邊縣。在定邊、鹽池等縣靠給人油漆家具、趕馬車、推磨等打零工維持生計。

1926年11月,馮玉祥部國民革命第1軍10師36旅五原誓師後,進軍陝甘,占據了定邊、鹽池縣。李志恆被鹽池縣商會支應局抓差到旅政治部服務。政治部有許多共產黨員,他們平易近人,和應差的人經常談心。尤其是政治部主任王恩培、軍官羅進成、王自成(均系共產黨員)經常給他講述共產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道理,對李志恆教育很深。1927年2月2日,經王恩培、羅進成介紹,李志恆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革命道路。後來他又發展幾名貧苦市民入黨,組成了寧夏鹽池縣的第一個黨支部。

不久,形勢惡化,36旅開拔,組織決定留李志恆、王自成開展地方工作,組成鹽池縣黨支部。王自成任書記,李志恆任組織委員,委員還有劉孝喜、郭秉義、聶丙和三人。支部設在皮坊。後王自成調走,由李志恆任支部書記。

36旅開赴西安後,寧夏馬福祥等軍進駐鹽池縣,一時白色恐怖籠罩鹽池。支部被迫秘密轉移到城外沿村,待機而動。後來又和上級黨組織失掉了聯繫,李志恆被委派到西安找黨。1928年1月,在定邊縣意外地遇到共產黨員王化南(山西崞縣大牛鎮人),從此與黨組織接上了關係。當時,定邊、安邊、鹽池三縣支部統由定邊中心支部領導,中心支部屬華北區委領導。從此,他們在黨的領導下,發動貧苦農民反剝削、反壓迫,秘密發展黨員。

1928年以來,陝北連年大早,赤地千里,顆粒不收,老百姓成群結隊,扶老攜幼,逃荒要飯。定邊縣長李心田等一夥貪官污吏,將發給人民的賑濟款吞入私囊。李志恆等共產黨員,一邊發動民眾與貪官污吏鬥爭,一邊將他數年當傭工掙下的幾百塊錢周濟貧民。1930年,李志恆被定邊縣政府逮捕入獄,經定邊中心支部多方營救,關押半年後獲釋。

出獄後,李志恆經黨組織安排,在定邊西街租賃一間房子,掛上“同德公義學”和“金城畫社”兩個招牌。以教書和油漆畫匠為掩護,來往於安邊、定邊、鹽池等縣,出入於官紳衙門、地主廳堂、機關學校,隨時了解各界情況,向黨組織負責人李臨民匯報。

此期間,他們策動86師的任和亭團、段有安旅的高雙成營先後起義,投奔紅軍。這時,三邊的黨組織非常活躍,黨的幹部來往很多。一次劉鴻飛(劉瀾濤)剛到定邊,就被敵人察覺。李志恆得到訊息後,馬上報告丁子奇。劉鴻飛連夜跳城牆脫險。謝子長、劉志丹以及高崗、劉崑山、高明禮也經常出入於三邊,搞兵運工作。李志恆負責掩護聯絡,並協助了解敵情。

1935年冬,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駐在定邊縣的吳起鎮。在紅28軍攻克定邊後,紅26軍進駐定邊縣。高崗指示李志恆與趙統儒一起到紅26軍政治部幫助工作。他們畫漫畫,作宣傳,痛斥蔣介石對日軍入侵不抵抗專打內戰的罪行,宣傳紅軍長征的偉大意義。

1936年7月間,中央機關全部移駐定邊縣。定邊是個窮縣,物資匱乏,一下子湧進這么多部隊、機關,供給成了當務之急。由於當地地主惡霸逃亡時,將店鋪中的貨物席捲一空,市場上什麼東西也買不到。為此,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派賈拓夫到定邊專門研究解決這一問題。經高崗指令,把李志恆從紅26軍政治部調出來,任定邊市蘇維埃政府主席兼市委書記,還兼定邊抗日救國會主席。首要任務是解決紅軍及中央機關的供給問題。李志恆受命後,首先將定邊城關的大小商店的店員們組織起來,接著又把業主召集來開會,動員他們把存貨拿出來賣給紅軍。但商販們拒絕流通蘇維埃發行的布幣。經李志恆請示中央經濟部毛澤民部長,改用銀洋購買。這樣,商人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紛紛四出採購貨物,大批貨物源源不斷地湧入定邊,緩解了紅軍急需。但沒有多久,安邊“剿匪司令”張子英為破壞邊區的貿易,派兵四處攔截、搶劫商人貨物、銀錢,弄得商人們不敢外出,堵塞了貨物的來源。

為此,毛澤民部長指示李志恆,讓他親自到敵占區安邊縣作大商人的工作。李志恆以定邊商會會長的身份,冒著危險,到安邊縣找到了商會會長暢少堂。李志恆一見暢少堂就說:“我是讓你們發大財的。”暢說:“有什麼財可發?”李說:“從南方來的紅軍帶有許多金條、元寶、大煙土和珍珠玉器,急於換糧食、布匹、藥品、文具和紙張,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幾句話把暢少堂說動了心。因此事不買通張子英恐怕難辦,於是暢親自到張子英家遊說,張子英一聽有大財可發,便讓暢少堂把李志恆找來,親自盤問。李志恆又把紅軍從南方帶來的錢財情況地說了一遍。在發財欲的驅使下,張子英派親信副官隨李志恆到紅軍駐地。幾經交涉,終於大批紅軍急需的貨物通過張子英之手源源不斷地流到紅軍供給部長的手裡。為此,李志恆受到中央領導的表揚。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志恆被選為陝甘寧邊區第一屆參議會參議員、定邊縣議會副議長。1938年調任陝甘寧邊區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秘書長。1941年春調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2年參加了整風運動。整風結束後,調邊區民政廳第一科任科長。在此期間,他受邊區政府副主席劉景范之命,設法繪出《陝甘寧邊區行政圖》。李志恆在既無繪圖知識又無資料的情況下,憑著他多年在陝北當畫匠跑的地方多,熟悉地理,先繪出了草圖,接著又找來開參議會的各縣代表一一核實,最後又到八路軍總部與軍事地圖核對校正。幾經周折,由他繪製的第一幅《陝甘寧邊區行政地圖》正式出版發行。為此,受到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的讚揚。

抗日戰爭勝利後,隨劉瀾濤渡河東進,先任晉綏五分區大同縣縣長,1947年5月調山陰縣任縣長。此時,山陰縣由晉綏、晉察冀兩部分幹部組成,他以身作則,團結兩區幹部,共同開展對敵鬥爭。毛主席及黨中央領導到河北路經山陰時,他和縣委書記郜志遠親自到廣武護送。

1949年南下到臨汾,任中共新絳中心縣長(轄河津、稷山縣),後又調任定襄縣長。

1951年調忻縣,先任縣長兼法院院長,繼任忻州專署副專員。1953年調中央,任重工業部監察局局長,負責籌備五四鋼鐵公司(包頭鋼鐵公司),並任黨委書記。後又在冶金部黑色冶金設計總院、冶金部監察局和鞍山礦山設計院等單位擔任領導工作。

1957年,受屈蒙冤,被開除黨籍、公職,下放基層勞動。1979年落實政策,徹底平反。

歷史評價

李志恆終身好學,五十歲學中文取得大學文憑;七旬以後重登畫壇,學習中國畫,揮毫潑墨,造詣較深,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成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