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
氣機元氣論
元氣是人的生命與天地自然統一的物質基礎,“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素問·寶命全形論》);元氣也是生命之源泉,“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游》);生命活動過程,即是元氣的消長變化及升降出入運動。“人之生此由乎氣”(景岳全書》),“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素問·六微旨大論》)。論曰:元氣無號,化生有名;元氣同包,化生異類。同包無象,乃一氣而稱元;異居有形,立萬名而認表。故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徼為表,妙為里。里乃基也,表乃始也。始可名父,妙可名母,此則道也,名可名也,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道,異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乃自然所生。既有大道,道生陰陽,陰陽生天地,天地生父母,父母生我身。
由此可見,元氣的盛衰聚散及運行正常與否,直接關係著人的生老病死。元氣充足、運行正常。是人體健康的保障;元氣不足或氣機失調,則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於氣”、“元氣虛為致病之本”之說。因此防病治病也應以調護元氣為本,善養生者更應正視護養元氣。故張介賓說:“蓋天地萬物皆由氣化,氣存數亦存,氣盡數亦盡,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氣不可不寶,能寶其氣,則延年之道也”(《類經·運氣類》)。
臟腑元氣論
元氣藏之於腎而化生元精,繫於命門而為腎間動氣,其變化為用,一分為二而為元陰、元陽,實為生命之本、造化之機。元氣雖藏之於下,而其用則布護周身,臟腑之機能全賴此氣之運轉,故徐靈胎說:“五臟有五臟之真精,此元氣之分體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經所謂丹田。“《難經》所謂”命門“,《內經》所謂”七節之勞有小心”。陰陽闔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此中一線未絕,則生氣一線末亡,皆賴此也”(《醫學源流論》)。元氣之所行,與任督二脈關係至密。元氣根之於腎而行於任督,故李時珍說:“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奇經八脈考》)。元氣雖化生於先天父母之精,但必須有賴於後天水谷精氣的充養,所以與脾胃又密切相關,故李東垣說:“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論》):“脾胃既損,是真氣元氣敗壞,促人之壽”(《內外傷辨惑論》)。由來
“元氣”,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指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元,通“原”,“始也”(《說文》),指天地萬物之本原。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元氣學說是人們認識自然的世界觀,其產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於戰因時期宋釒開尹文的“心氣說”(即“氣一元論”),發展乾東漢末年王充的“元氣自然論”及北宋張載所倡之“元氣本體論”。元氣學說以元氣作為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以元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變化、消亡等現象。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並對門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元氣學說作為一種自然觀,是對整個物質世界的總體認識。因為人的生命活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特殊形態,故元氣學說在對人地萬物的生成和各種自然現象作唯物主義解釋的同時,還對人類生命的起源以及有關生理現象提出了樸素的見解。基於元氣學說的對人類生命的認識,即是“元氣論”。元氣論對中醫學、氣功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相關延伸
人身元氣又為“原氣”、“真氣”,是存在於體內惟動生命活動的本原物質。《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此即指元氣而言,故元氣廣義義簡稱為“氣”。《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允身者也”,此氣源於先天而養於後天,但狹義又專指稟受父母的先天之氣。在古典氣功文獻中,常把此“氣”字寫作“炁”,以示與後天之“氣”的區別。氣功學中所言元氣,多指先天之“炁”。此“炁”形成於受胎之先,先天細細蘊蘊,生於無形,又謂“原始祖炁”,是推動胎兒內呼吸(潛氣內轉)的循環動力;在人出生後,即“炁落丹田”,成為啟動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並司理後天呼吸之氣、水谷之氣、營衛之氣、臟腑之氣、經脈之氣等。氣功學中所指先天之“傑”是潛藏的內氣,而後天之“氣”則著重指形於呼吸之氣(外呼吸),故《入藥鏡》註:“藏則為惹,形則為氣”。在人體,先天之“炁”與後天之“氣”密不可分。出生後“炁落丹田”,為“呼吸之根”,人在進行呼吸活動時,“先天元始祖炁未嘗不充溢其中。非後天之氣,無以見先天一炁之流行;非先天之炁,無以為後天一氣之主宰”(《入藥鏡》注)。內丹水中要求氣貫丹田,即以後天之“氣”接引先天之“炁”,發動任、督循環,以達到所謂“再立胎息”的效果。《入藥鏡》聽說:“先天惹,後天氣,得之者,常如醉。”即指氣功狀態中二氣混合,呼吸綿綿,任督循環,身心酣暢的自我體驗。古代先賢通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氣功鍛鍊可以充實元氣、調理氣機,以達治病強身之目的,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恬恢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養生家們並以“元氣論”為理論基礎,在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一整套行氣、養氣的方法和本式,以培補元氣、調暢氣機,有力地推動了氣功學的發展。
氣功養生名篇。作者是宋代張澡。文中認為自然界一切均由元氣化生,亦講到人生命,「稟天地之元氣為神為形,受元一氣為液為精」。主張返老還童,需七返九還,而其七返九還說則與他說不同:「液化為精,精化為氣,氣化為神、神復化為液,液復化精,精復化為氣,氣復化為神」。特別推重服氣法,認為「夫長生之術,莫過乎服元氣,胎息內固靈液,金丹之上藥」。書中對服氣法有詳細介紹。該論見存於《雲笈七簽》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