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宋淮西之戰

元宋淮西之戰,是元至元十年(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至十二年(宋德祐元年,1275年),在 忽必烈滅宋之戰中,元軍進攻淮西,牽制宋軍的作戰。

簡介

元宋淮西之戰是元至元十年(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至十二年(宋德祐元年,1275年),在忽必烈滅宋之戰中,元軍進攻淮西,牽制宋軍的作戰。元至元十年二月,元軍攻克襄陽、樊城(今湖北襄樊)(參見襄樊之戰)。四月,元世祖忽必烈命中書左丞相合丹、河南行省政參知事劉整、山東都元帥塔出董文炳,行淮西樞密院事。於正陽(今安徽霍丘東北)夾淮築東西兩城,建行院府,以圖兩淮,南逼長江。是年冬,宋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黃州陳奕率安豐、廬、壽(今安徽壽縣、合肥、風台)等州兵,數攻正陽,阻其築城。塔出率精兵日出戰十數次,將其擊退。宋軍復於六安(今屬安徽)造戰艦,謀攻正陽。塔出偵知,遣騎兵焚之。十一年春,元將相朝議,認為兩淮為宋之北屏,城堅兵精,不宜強攻,應留兵淮甸,牽制宋軍;以主力乘虛渡江東進,搗其根本,忽必烈納其議。三月,命伯顏史天澤並為左丞相,行省於荊湖,做攻宋準備;合丹為左丞相,劉整為左丞,塔出、董文炳為參知政事,行省於淮西,渡淮佯攻。塔出即率師攻安豐、廬,壽等州,俘生口萬餘,送獻於忽必烈。是年夏,宋淮西安撫制置使夏貴率舟師10萬,環攻正陽,矢石如雨,形勢甚急。董文炳登城力御,至夜,夏貴再次發起攻擊,飛矢貫穿董文炳左臂及肋下,董文炳拔矢再戰,連發40餘箭,矢盡,又索隨員箭10餘支,終因力困,弓不能張滿,不能再戰。次日,宋軍決淮水灌城,水浸外廓,董文炳令軍退避,夏貴乘勢列陣近逼,城危幾陷。董文炳令其子董士選代戰,自帶重傷督陣,董士選持戈勇戰,俘獲夏貴部將,夏貴稍退。忽必烈令塔出往援,道出潁州(今安徽阜陽),大敗攻潁宋軍,直奔正陽。時逢霖雨,突圍入城,配合董文炳父子守城,堅壁不出。及晴,乃與淮西行院副使阿塔海分率銳師出城,渡淮至中流,與宋軍展開激戰,萬戶懷都率步卒於淮河西岸助戰,劉整亦於大人洲與宋軍鏖戰,互相配合,擊敗宋軍,斬首數千級,奪戰艦500餘艘,正陽圍遂解,阿塔海追夏貴至安豐城下而還。八月,忽必烈命伯顏率主力軍浮漢入江,直取臨安(今杭州),改淮西行省為行樞密院,助伯顏攻宋。塔出率軍渡淮屯廬、揚(今屬江蘇)之間;九月,阿塔海、董文炳分別率軍南趨長江。十二年二月,董文炳與伯顏會師於安慶府(今安徽安慶市);阿塔海、塔出會伯顏於池州(今安徽貴池)。從伯顏於丁家洲之戰中擊敗宋軍。

點評

該戰,元軍從淮西佯攻,牽制了宋軍兵力,使南宋江防有所懈怠,因而伯顏順利破鄂州順江東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