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城遺址

元上都城遺址在內蒙古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內,閃電河(灤河上游)北岸的沖積平地上,初建於元憲宗六年(1256年),名開平府,後改為上都,又名上京或灤京。

簡介

元上都城遺址在內蒙古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內,閃電河(灤河上游)北岸的沖積平地上,初建於元憲宗六年(1256年),名開平府,後改為上都,又名上京或灤京

景點介紹

城垣的平面呈方形,每面長2,200米,合於史書“外城方十里”的記載。城市布局具有中原傳統風格,有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規劃整齊對稱,形成一條中軸線。宮城用磚包鑲,四角有樓,內有大明殿、鴻禧殿、奎章閣、大安閣等殿閣亭榭。皇城環衛宮城四周,用石塊包鑲,道路整齊,井然有序,為官署府邸所在地區。外城全用土築,在皇城西北面,為苑囿、寺觀、作坊所在地區。城外東、南、西三處關廂地帶,為市肆、民居及倉廩所在。城於明永樂初年荒廢,城垣及建築台基依然殘留地表,蒙古語稱此城為"兆奈曼蘇默",為一百零八座廟的意思,就是依據城址中建築台基眾多而訛傳的。城址文物對研究元代歷史有重要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