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儒學與中國宗教》由中國財富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踐,1953午3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授,教育部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基地專任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普及委員會主任,中國賓學研究會會長,尼山聖源書院副院長,中國宗教學學會理事,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宗教史和中國哲學史的研究工作。獨立完成或合著《中國宗教通史》(上下卷)(本書2002年獲教育部科研成呆一等獎)《中國歷代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政治·民族》(2004年9月(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呆文庫第一批入選項目,第五屆吳玉章科研成采獎)等10餘本,發表了《儒教與中國政治》《儒家宗教觀的形成及其歷史影響》《儒家孝道觀的形成與演變》等論文百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儒學的宗教觀
第一節 “仁”是儒學一以貫之的核心價值
一、仁學本質:忠恕之道,一以貫之
二、人與他人:推己及人,仁者愛人
三、人與社會:仁政德治,協和萬邦
四、人與自然:仁民愛物,萬物一體
五、人與彼岸:約禮人仁,敬而遠之
第二節儒家宗教觀的形成及其歷史影響
一、傳統宗教的演化與嬗變
二、儒家宗教觀的形成及其特點
三、中國古代政府的宗教政策及其特點
第三節從《易傳》《禮記》看儒家的人文精神
一、對古代宗教的理性化解釋
二、對“禮教”政治作用的人文化闡述
第四節秦漢之際的文化選擇與儒教的形成
一、政教溯源——從神治到教化
二、秦王朝“以法為教”的致命缺失
三、黃老“不言之教”的利弊得失
四、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和儒教的形成
五、儒教的名稱及其學科屬性
第二章儒學與政教關係
第一節儒教與中國政治
一、儒教的超驗性
二、宗法性倫理宗教的政治功能
三、儒學的宗教觀奠定了政府宗教管理政策的基礎
第二節儒教決定了中國文化的結構以及對於
佛、道教的認識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層次及宗教性的差異
二、個人精神生活上的巨大空隙
三、漢代教化論視野下的佛教和道教
第三節因果報應論對傳統政治“正義”觀的補充
一、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的“正義觀”
二、佛教的因果報應說
三、因果報應說對儒家社會“正義”觀念的補充
第四節神不滅論對世俗政治秩序的輔助作用——兼論范縝的《神滅論》
一、神滅論與神不滅論孰更有利於政治
二、梁武帝的妥善處置及神不滅論的重要影響
第五節古代政府的僧籍認定與管理
一、僧籍管理制度的初建
二、僧籍管理制度的成型
三、僧籍管理制度的嬗變
四、古代僧籍管理制度變遷的啟迪
第六節明清政府的“嚴管”宗教政策及其影響
一、嚴管政策導致正統宗教的退化
二、宋明理學的強化導致宗教思想的衰微
三、不能引導民間宗教向上層化、民俗化發展
四、政策錯誤導致民間宗教成為民眾反政府的工具
第七節中國傳統社會政教關係的歷史特點
一、中國政教關係展開的歷史背景的特殊性
二、中國式的“政教”關係
三、人文化的儒學決定了中國政教關係的走勢
四、“以教輔政”是中國政教關係的主要特點
五、教權絕對服從王權
六、宗教引發的民間起義導致了政教關係的緊張
七、外來勢力干涉引起對國家主權問題的憂慮
第八節中國傳統社會政教關係的經驗教訓
一、中國古代政府管理宗教的經驗
二、中國古代政府管理宗教的教訓
第三章儒學與民族宗教
第一節中國原始宗教形態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結構
一、原始宗教的多樣性是中國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的根源
二、祖先崇拜和天神崇拜是中華民族凝聚的文化基礎
第二節孔子的民族觀及其歷史影響
一、明華夷之辨和立夷夏之防
二、重夏輕夷和尊王攘夷
三、用夏變夷和修文德以來之
第三節儒教是古代中國民族凝聚的堅實心理基礎
第四節 多元宗教信仰與各民族的和諧共生
一、中國多元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
二、多元宗教信仰促進了多民族和睦相處
三、多元宗教信仰基礎上和諧共處是中國民族關係的特色
第五節馬啟西與中國傳統文化
一、以儒詮經,認主獨一
二、天命五功,修身養性
三、成己成人,兩世幸福
第六節宗教的類型對民族國家認同的影響
一、宗教與民族凝聚力
二、宗教與民族國家模式
三、多民族國家的多元宗教文化認同
第七節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第四章儒學與宗教對話
第一節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宗教關係
一、全球化對民族一宗教關係形成的雙重效應
二、全球化對民族國家體制形成嚴峻的挑戰
三、“文明衝突”的本質——以宗教為背景的泛化民族衝突
第二節 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成為人類生存的嚴重威脅
一、基督教保守主義成為美國霸權主義的思想基礎
二、宗教激進主義成為恐怖主義的思想根源
三、一場誰也打不贏誰也不能贏的戰爭
四、多元宗教對話是解決民族宗教衝突的可行之途
第三節 中華文明可以為世界宗教對話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和而不同的相處之道
二、理一分殊的哲學智慧
三、忠恕之道的全球倫理
四、多元參與的宗教實踐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