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感冒

傷寒感冒

傷寒感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持續高熱、腹痛、腹瀉或便秘、白細胞減少、肝脾腫大,部分病人會出現玫瑰疹、相對緩脈等。腸出血、腸穿孔是傷寒的主要併發症。傷寒病的病原體是傷寒桿菌,而傷寒病人或帶菌者是傳染源。主要通過污染水和食物、日常生活接觸、蒼蠅和蟑螂帶菌而傳播。

基本信息

診斷

傷寒感冒傷寒感冒
實驗室檢查常見白細胞減少,並以 中性粒細胞減少和 嗜酸性粒細胞消失為特徵,但單核細胞相對增多。絕大多數病人 肥達氏反應陽性,肥達氏反應應在發病一周后檢測,一般以“O”凝集效價在1/80或以上和“H”在1/160或以上為陽性。若效價逐漸升高,那么其診斷意義更大。傷寒桿菌培養陽性是確診傷寒的依據,一般是用血培養,也可用骨髓培養或尿、 糞便培養。

治療

傷寒病人的治療應以抗生素為主,必要時可配合中藥治療,同時飲食療法對本病的康復有著較大的影響。對於持續高熱者,應送醫院輸液治療。若伴有 腸出血或腸穿孔等併發症,則應馬上到醫院救治。

預防

要自我預防本病,首先是要搞好飲用水及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滅蠅、防蠅對預防傷寒也是非常重要的。進行預防接種,增強人群對 傷寒病的免疫力,也是預防傷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還必須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鍛鍊身體,對於從事 腦力勞動的人,應該適當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的照射,吸收新鮮空氣。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營養,以增強抗病能力。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持續高熱、腹痛、腹瀉或便秘、白細胞減少、肝脾腫大,部分病人會出現玫瑰疹、相對緩脈等。腸出血、腸穿孔是傷寒的主要併發症。傷寒病的病原體是傷寒桿菌,而傷寒病人或帶菌者是傳染源。主要通過污染水和食物、日常生活接觸、蒼蠅和蟑螂帶菌而傳播。

中醫診斷

病名來源

傷寒這個病名在中國起源很早,但是這與西方醫學所說的 Typhoid Fever 不同,它指的是所有外感熱病。

有關傷寒的記載,始見於《內經·素問》。繼後,《難經》明確指出,傷寒的涵義有廣有狹,廣義傷寒包括狹義傷寒以及中風(感受風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於雜病中風)、溫病、熱病、濕溫等疾病,即以傷寒名稱兼賅風、濕、熱等病邪所致的多種外感疾病。

漢代 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以六經證治為綱要,撰寫了 《傷寒論》一書,使中醫學理法方藥得到和諧統一,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無論對外感熱病和其他系統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腸窒扶斯(腸チフス)是來自日本的譯名,緒方郁藏於1855年刊行的《療疫新法》最早使用這個譯名來稱呼 Typhoid 這個病名,並取代了傳統的中醫的病名。隨著留日學生的增加,這個病名被帶回中國。

在清朝, 西醫將這個病名傳入中國,初期曾經譯為“肚 腸熱症”、“小腸熱症”、“泰斐士熱”等。1908年,博醫會名詞委員會出版《醫學辭彙》,將其譯為“症症”、“ 腸熱症”,希望作為官方名稱,但是使用不廣。

1908年, 丁福保將宮本叔、橋本節齋、寺尾國平所著的《新傷寒論》漢譯出版,首次將窒扶斯桿菌與腸窒扶斯這個病名介紹至中國。 丁福保認為,腸窒扶斯這個病症造成的發熱證狀,與中醫所謂的傷寒相近。腸窒扶斯之輕症,即中醫所謂“ 太陽病”;其熱偏於稽留或間歇者則為“ 少陽病”;若病重持續發熱則為“ 陽明病”。 因此認為它即是中醫所謂的傷寒。這個說法也被當時許多學者所接受。

章太炎認為腸窒扶斯相當於 太陽病中的“ 抵當湯證”, 但是傷寒的範圍較大,而腸窒扶斯的範圍較小。何佩瑜也有類似的看法。徐仁甫則提出 《傷寒論》的傷寒病即是窒扶斯桿菌侵入太陽經造成。在他們的推動之下,腸窒扶斯慢慢被稱為“傷寒”。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1912年,浙江發生傳染病,經浙江紹興醫學會會員調查,認為這是腸窒扶斯,但是它對應的中醫病名應該是濕溫時疫。民國初年的余岩認為腸窒扶斯應該譯為溫邪或濕溫。

1955年 丁甘仁的門徒 陳純仁出版《傷寒手冊》,整合了前人的說法,認為這個病證,應該稱為濕溫傷寒。根據陳存仁的說法,“傷寒”有三重意義:“第一是所有熱病的集合名詞,泛指一切發熱病;較狹義的可能就是指《 傷寒論》中的麻黃湯證,一種是新的,即專指濕溫傷寒症(腸熱證),故糾纏最多。”

病因

傷寒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內因。廣義傷寒各種疾病的外因為、暑、濕、燥、火六淫之邪;狹義傷寒由冬令感受風寒所致。傷寒發病的內因為正氣虛虧,如果身體虛弱,或勞倦飢餓 ,起居失常 ,寒溫不適 ,房事不節 ,均可導致正氣虛虧,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辨證綱領

傷寒以六經為辨證綱領。六經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和厥陰,是人體手足十二經脈的統稱。

1、傷寒六經病的基本症狀為:

太陽病。多發生在外感疾病初期,主證為發熱,畏惡風寒,頭項痛,脈浮等表證,也稱太陽經證。若表邪不解,而內傳膀胱,則為太陽腑證。證見發熱惡風,煩渴欲飲,水入則吐,小便不利,脈浮或浮數;或證見少腹急結硬滿,小便通利,其人如狂或發狂,脈象沉澀(見 太陽病)。

② 陽明病。為邪熱內盛,腸胃燥熱。主證為高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脈大。若熱邪熏灼胃經,兼見煩渴引飲,脈象洪大,為陽明經證;若熱邪與腸中燥屎互結,兼見日晡潮熱,譫語,腹滿疼痛,大便不通,脈沉實或滑數,舌苔黃厚,為陽明腑證(見 陽明病)。

③ 少陽病。病變表現在半表半里之間。主證為口苦,咽乾,目眩,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脈弦(見 少陽病)。

④ 太陰病。多系脾陽不足,寒濕之邪侵犯所致,主證為腹滿,嘔吐,食不下,腹瀉,腹痛喜揉按,口不渴,脈緩弱(見 太陰病)。

⑤ 少陰病。多因心腎虛衰,寒邪或熱邪侵犯足少陰腎經或手少陰心經,為傷寒病危重階段。 少陰病主證為無熱畏寒,脈微細,但欲寐。若見脈沉微細,畏寒面白,四肢厥冷,嘔吐,下利清谷,即為少陰虛寒證;若兼見心煩不寐 ,口燥,咽乾咽痛,脈沉細數,舌尖紅赤,為少陰虛熱證(見 少陰病)。

⑥ 厥陰病。傷寒病正邪相爭的最後階段,病證較為複雜嚴重,不是熱極便是寒極,故以厥熱往復為主要表現。厥,指四肢寒冷,甚而至於肘膝,一般地說,陽復則厥退而發熱,病可逐漸向愈,邪盛則四肢厥冷,易於出現亡陽危候(見 厥陰病)。

2、六經傳變:傷寒六經為病,不是靜止不動的,某一經的病變,往往會影響到另一經,因此六經病有相互傳變的證候。六經病的傳變是由感邪的輕重,正氣的強弱,治療當否,或有無宿疾等多種因素所決定的。脈證的變化是判斷六經病證是否傳變的主要依據。臨床上,傷寒的傳變並不固定於六經次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