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媒介

傳輸媒介

傳輸媒介是指信息傳輸所經由的空間或實體。若通信一端在地面,另一端在外層空間,構成地-空通信,則必須選擇不被電離層反射而且雨、霧等吸收尚不嚴重的頻率範圍,即所謂地-空通信的“視窗”。

特性

傳輸媒介是通信網路中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的物理通路。計算機網路中採用的傳輸媒體可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是常用的三種傳輸媒介。衛星通信、無線通信、紅外通信、雷射通信以及微波通信的信息載體都屬於無線傳輸媒介。傳輸媒介的特性對網路數據通信質量有很大影響,這些特性是:
1)物理特性:說明傳輸媒體的特徵。
2)傳輸特性:包括是使用模擬信號傳送還是數位訊號傳送,調製技術、傳輸量及傳輸的頻率範圍。
3)連通性:點到點或多點連線。
4)地理範圍:網上各點間的最大距離,能用在建築物內、建築物之間或擴展到整個城市。
5)抗干擾性:防止噪音、干擾對數據傳輸影響的能力。
6)相對價格:以元件、安裝和維護的價格為基礎。

正文

信息傳輸所經由的空間或實體。它是電信系統的組成部分,其作用是將發信設備所發出的信息傳輸至收信設備。信息在媒介中傳輸時的特性對於通信系統的構成、特徵和通信質量有重要影響。
媒介對於電磁波傳播有兩方面的主要影響,一是由於傳播時的擴散以及媒介物的吸收或反射,使能量減弱,表現為傳輸損耗。損耗的大小和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是媒介的重要特性。二是在媒介中傳播時產生失真。例如,由於信號中不同頻率成分在媒介中傳輸速度不同(色散效應)而造成的失真,限制了媒介的傳輸頻率範圍;或由於空間存在多徑效應而使接收信號失真甚至不穩定;或由於媒介中還有其他電磁波傳播,其中有人為的、也有自然界的,造成對所需信號的干擾。這些都會使收到的信號不同於原來的信號,嚴重時不可辨認。
按電磁波傳播的方式,媒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收發信設備之間有導引電磁波的實體線路,如導線、同軸管、波導管或光導纖維等,電磁波沿線路傳播,能量集中在導線附近或約束在導波的管內,這稱為有線方式,其構成的信道稱為有線信息;另一類是收發信設備之間無實體線路相連,利用電磁波在空間傳播而傳輸信息,這稱為無線方式,其構成的信道稱為無線信道。
有線信道 包括明線、電纜、波導、光纜等。它們傳輸穩定、干擾小,有較大的容量和較強的保密性。但是須敷設線纜,沿線路建設增音站以補償線路損耗,投資大,建設時間長。因此,擴大系統容量、提高線路利用率和降低每個話路的成本,是有線通信的重要問題。有線線路有以下幾種。
架空明線 由一對或多對裸銅導線構成的通信線路。通常在30千赫以下提供三個雙向載波話路,在30~150千赫之間提供12個雙向載波話路。頻率再高時,損耗和電磁輻射增加較快,頻率超過150千赫只在少數情況下利用。長距離平行線對之間的相互串擾是用線對交叉技術來減弱的。電桿上所能架設的線對不多,所以明線系統容量不大,而且易受氣候條件的影響。
對稱電纜 纜芯由一對或多對相互絕緣的金屬導線組成,外護套由金屬或其他複合材料製成。由於芯線對地對稱,故稱對稱電纜。線對之間的串音是通過扭絞和平衡來減弱的。對稱電纜多半是埋於地下而且有外護套禁止,因而電磁輻射小,抗干擾和保密性能優於明線。其中,有適用於音頻通信的音頻電纜和適用於載波通信的高頻電纜。高頻電纜中一對芯線可通60或 120個單向載波電話,其最高復用頻率分別為252或552千赫。對最高頻率的限制主要是串音,在無需考慮串音時,復用頻率還可提高。
同軸電纜 纜芯由若干個同軸管組成,同軸管則由相互絕緣的兩導體同心套置而成。由於外導體在高頻時的禁止作用,外來的電磁干擾和同軸管間的相互串擾已減弱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同軸電纜可在很寬的頻帶內保證很高的通信質量,適於用作大容量系統的傳輸媒介。損耗近似按傳輸媒介的規律變化,因此復用頻率f 越高,損耗就越大,增音段距離也越短。表列出兩種規格的同軸電纜的系統容量和平均增音段距離。

傳輸媒介傳輸媒介
更大的同軸電纜(如尺寸為3.7/13.5毫米)用得不多。另外還有專門用於數字傳輸系統的微同軸電纜(0.7/2.9毫米)。敷設在海底的電纜往往採用單管同軸結構,外部用鋼絲鎧裝,根據需要可在內導體中裝鋼絞線以增加其抗拉強度。
波導 能傳送頻率極高的電磁波的金屬管。50年代末期,曾研製適宜用作長距離傳輸媒介的圓形波導,在頻率為40~110吉赫時,其損耗低於5分貝/公里。因此,它可用來構成超大容量(幾萬至幾十萬話路)的毫米波波導通信系統。但是,波導的製作和敷設的要求極高,從而限制了這種傳輸系統的實用和發展。
光導纖維和光纜 單色光可以攜帶的信息量極大,因此,從1960年發明雷射以來,人們一直高度重視研究適於傳輸雷射的媒介,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用高純度的石英玻璃纖維來導引光波。在單模光纖中,光波以單一的波型傳輸,色散失真較小,傳輸速率可超過10吉比/秒)。因此,單模光纖是極有希望的大容量或超大容量系統的傳輸媒介,但因它的芯徑僅幾微米,所以耦合和連線所要求的精度極高(見光纖通信)。
無線信道 無線電通信已成為重要的通信手段。由於頻譜資源是有限的,因此,開闢新波段以避免相互干擾是發展無線電通信的重要問題。從使用的波長來說,長的已擴到超長波、極長波;短的已縮至毫米波、亞毫米波,以至於光波。從利用的空間來說,也已發展到地下、水下以至外層空間。電磁波通過媒介的傳播方式可分為地球表面傳播、電離層反射傳播和視距傳播三種。
電磁波沿地球表面傳播 也稱地波。其傳播能力一方面取決於電波沿地球曲面的繞射能力,包括繞過地面障礙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取決於地面對電波的吸收損耗。長波、超長波和極長波繞射能力強,吸收損耗小,從而沿地面傳播的能力最強,可達幾千以至幾萬公里。但是,頻率範圍窄,信道容量小,大氣干擾較大,設備和天線龐大。頻率越高,沿地面傳播的能力越差。例如,短波用地波只能傳播幾十公里,至於微波,一般不使用地波(見地波傳播)。
電波沿地面傳播時,部分能量傳入地下或水下,可用以實現部分的地下或水下通信。波長越長,穿透能力越強,可以達到幾米或幾十米(見地下通信水下通信)。
電磁波經電離層反射傳播 也稱天波。電離層對長、中、短波均有反射作用,其中短波最適於利用天波傳播,可以用較小的設備和天線實現遠距離以至全球的通信。但是,短波的頻帶窄,容量不大。超短波和微波能穿出電離層,不能靠電離層反射傳播。利用天波通信時,由於電離層的變化(如晝夜不同、四季不同、太陽黑子的變化等因素均會影響電離層)對電波傳播影響極大,因而通信的穩定性較差(見電離層電波傳播)。
對流層中的不均勻氣團對超短波和微波有散射作用,可用以實現數百公里的散射通信。但由於色散效應的限制,有效的傳輸頻寬較窄,只能滿足中小容量通信的需要(幾十或幾百個話路)。
電磁波視距傳播 從發信端經由空間媒介按直線傳播到收信端。超短波和微波多用這種方式傳播。若收、發信端均在地面時,傳播距離限於直視範圍,約幾十公里。要實現遠距離通信,必須建立若干個接力站,將信號按站依次傳向遠端,故稱為接力通信(見微波接力通信)。雖然這種方式投資較大、機動性差,但其頻率範圍較中、短波寬得多,從而容量也大得多,而且傳輸比較穩定,所以發展很快。但在毫米波和亞毫米波波段,大氣的溫度和水汽含量變化影響已較顯著,雨、雪也會造成嚴重衰減,對通信的穩定性有一定影響。
若通信一端在地面,另一端在外層空間,構成地-空通信(見空間通信),則必須選擇不被電離層反射而且雨、霧等吸收尚不嚴重的頻率範圍,即所謂地-空通信的“視窗”。
參考書目
程新民編:《無線電波傳播》,人民郵電出版社,北京,1982。
 簡水生主編:《通信線路原理》,人民鐵道出版社,北京,1984。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